做企业公众号的都知道,涨粉难,涨精准粉更难。很多人试过各种方法,社群裂变效果越来越差,内容引流周期太长,最后发现,付费投放反而成了最高效的方式。而在众多付费渠道里,广点通绝对是被低估的公众号涨粉利器。
不是说随便投投就能有效果,我见过太多企业砸了钱却只换来一堆僵尸粉。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懂广点通的底层逻辑,是否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今天就把这几年操盘广点通涨粉的实战经验拆开来聊,全是能直接落地的干货。
📊 先搞懂:为什么广点通是公众号涨粉的最优解?
很多人觉得广点通就是个广告投放平台,和其他渠道没本质区别。这种认知其实错得离谱。广点通背靠微信生态,这意味着它能直接触达 10 亿 + 活跃用户,而且用户在微信里的行为数据是打通的。你想想,一个用户在朋友圈点赞过什么内容,在公众号读过什么文章,甚至在小程序里买过什么东西,这些数据都能帮助你锁定目标人群。
更重要的是,广点通投放公众号广告,用户点击后直接跳转到公众号关注页面,整个转化路径只有一步。对比其他渠道需要先跳转到网页,再引导关注的复杂流程,这种原生体验带来的转化率差距能达到 3-5 倍。我之前帮一个教育类客户做测试,同样的素材和预算,广点通的关注成本比信息流平台低 42%。
还有个隐藏优势,通过广点通进来的粉丝,本身就在微信生态里活跃,后续的留存率和互动率都明显高于外部渠道。有个做美妆的客户,广点通来的粉丝 30 天留存率能达到 65%,而其他渠道平均只有 38%。这意味着你花同样的钱,广点通能给你带来更有价值的用户。
🔧 账户搭建:别忽略这些基础设置,决定 50% 的效果
刚接触广点通的人,很容易上来就直接建计划、传素材。其实账户结构没搭好,后面再怎么优化都是事倍功半。正确的做法是按照 “账户 - 广告组 - 广告计划 - 广告创意” 四层结构来搭建,每一层都有明确的分工。
广告组建议按用户阶段来分,比如新客获取组、老客唤醒组,或者按产品系列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后期对比不同类型用户的转化效果。广告计划层面,一定要单独设置 “公众号关注” 这个转化目标,别和其他目标混在一起。系统会根据这个目标优化流量,你要是选了 “点击” 或者 “曝光”,带来的粉丝质量会差很多。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设置:预算分配。新手往往喜欢把预算集中在一个计划里,其实风险很大。建议把总预算拆成 3-5 个计划,每个计划测试不同的定向或素材。我通常会留 20% 的预算给 “潜力计划”,就是那些初期数据一般,但调整后可能爆发的计划。之前有个餐饮客户,一个原本快被停掉的计划,调整了出价方式后,成本突然下降了 30%,最后成了主力计划。
👥 用户画像:精准到 “能叫出用户名字” 的定向技巧
广点通的定向功能很强大,但 90% 的人只用了最基础的地域、年龄、性别。这就好比拿着一把狙击枪却当成霰弹枪在用。真正的精准投放,要用到 “行为兴趣” 定向,这才是广点通的核心竞争力。
行为定向里,要重点看 “APP 行为” 和 “公众号行为”。比如你是做职场培训的,就可以定向那些最近 30 天打开过领英、脉脉,或者关注过 LinkedIn 职场洞察、笔记侠这类公众号的用户。兴趣定向别选太宽泛的,比如 “教育” 这个大类下面,最好再细分到 “职业技能培训”“职场晋升” 这些小类。
还有个高阶玩法:自定义人群包。你可以把公众号现有的高价值用户(比如经常互动、购买过产品的)上传到广点通,系统会根据这些用户的特征,在微信生态里找到相似的人群。我帮一个 SaaS 客户做过测试,用现有付费用户做种子人群,跑出的相似人群关注成本比普通定向低 28%,而且后续付费率高出 50%。
定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定期优化。建议每周导出后台的用户画像数据,看看实际转化的用户和你预想的有什么差异。比如你本来想定向 25-30 岁的用户,结果数据显示 30-35 岁的转化成本更低,这时候就要及时调整定向策略。
🎨 创意素材:别只顾着好看,这 3 个要素决定转化率
很多企业做素材,总想着做得高大上,结果投放效果一塌糊涂。广点通的素材,核心不是好看,而是能让用户在 1 秒内明白 “关注你能得到什么好处”。那些转化率高的素材,往往都很 “接地气”。
标题是素材的灵魂,一定要直击用户痛点。比如教育类的可以说 “35 岁被裁员?这份副业指南帮你月入过万”,比 “专业职场培训,助你提升竞争力” 效果好得多。我总结了一个公式:用户痛点 + 具体好处 + 行动指令。照着这个公式写,标题转化率至少能提升 30%。
图片素材有个误区,很多人喜欢用产品图或者公司 logo。其实用户根本不关心你的产品长什么样,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最好用场景化的图片,比如健身类的用用户前后对比图,美食类的用成品特写。图片上的文字别太多,突出 1 个核心卖点就行,字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行,要保证在手机上一眼能看清。
视频素材现在越来越重要,广点通对视频素材有流量倾斜。但视频不用太长,15-30 秒最合适。开头 3 秒一定要抓住用户,比如直接抛出问题 “你还在为孩子写作业发愁吗?”。中间讲清楚关注后的好处,结尾引导关注。有个母婴客户,把原来的图片素材换成 15 秒短视频后,关注成本下降了 40%。
📈 投放策略:出价和时段,决定你能不能抢到优质流量
出价方式选不对,再多预算也白花。广点通有两种主要出价方式:CPC(按点击付费)和 CPM(按千次曝光付费)。新手建议先用 CPC,虽然单价可能高一点,但能精准控制成本。当账户跑稳了,有了足够的数据积累,再换成 CPM,尤其是在流量竞争不激烈的时段,CPM 能拿到更便宜的曝光。
出价不是越高越好,要找到 “盈亏平衡点”。可以先按系统建议出价的 1.2 倍设置初始价格,让计划尽快起量。等有了 50 个以上的转化数据后,再根据实际成本调整。如果成本高于预期,可以每天下调 5%-10%,直到找到一个既能有量又能控制成本的价格。记住,千万别一下子大调出价,容易让计划进入 “学习期失败”。
投放时段也很关键,不同行业的用户活跃时间差异很大。比如教育类用户,早上 7-9 点、晚上 8-10 点是高峰;电商类用户,中午 12-13 点、晚上 7-11 点转化更好。可以先全天投放 3 天,然后根据数据,把预算集中在转化效果最好的 3-4 个时段。有个服装客户,原本全天投放,后来只投晚上 8-11 点,预算没变,粉丝量反而增加了 25%。
📝 数据分析:别只看粉丝量,这 3 个指标更重要
很多人看报表,只关心今天涨了多少粉,成本是多少。其实这两个指标太表面了,真正能反映投放质量的是这三个数据:关注率、粉丝留存率、粉丝价值。
关注率 = 关注人数 / 点击人数,这个指标直接反映素材和落地页的吸引力。如果关注率低于 3%,说明素材有问题,要及时更换。高于 5% 就算优秀了,我见过最高的能达到 12%,是一个做考研培训的客户,用了 “免费领取真题” 的诱饵。
粉丝留存率要看 7 天和 30 天的数据。如果 7 天留存低于 40%,说明粉丝质量有问题,可能是定向不准,或者诱饵太夸张。比如你用 “免费领 iPhone” 吸引来的粉丝,留存率肯定高不了。30 天留存能反映粉丝的真实价值,高于 50% 才算合格。
粉丝价值是最终指标,就是一个粉丝能给你带来多少收益。可以简单算一下:(公众号带来的销售额 / 粉丝总数)- 单个粉丝成本。如果这个值是正的,说明投放是盈利的。我帮一个电商客户算过,他们的粉丝平均价值是 28 元,而单个粉丝成本是 15 元,所以即使涨粉成本比同行高,依然能赚钱。
数据分析要形成闭环,每周都要做一次复盘。看看哪些计划效果好,为什么好;哪些计划效果差,问题出在哪里。把效果好的素材和定向复制到其他计划,效果差的及时关停,别浪费预算。
💡 实战技巧:这些细节,能让你的成本再降 30%
有个小技巧很多人不知道,广点通的 “相似人群扩展” 功能,默认是开启的,其实可以手动调整扩展比例。如果你的种子人群很精准,扩展比例可以调到 100%-200%;如果种子人群质量一般,建议调到 50% 以下。我帮一个金融客户测试过,把扩展比例从默认的 100% 降到 50% 后,粉丝的后续转化率提高了 35%。
素材要多准备几套,保持更新。广点通的素材有 “疲劳度”,同一个素材投放太久,点击率会下降。建议每周至少更新 20% 的素材,新素材上线后,给它们多分配一些预算,快速测试效果。有个做美妆的客户,坚持每周更新素材,平均关注成本比同行低 20%。
投放时可以用 “AB 测试” 的方法,同时测试不同的标题、图片、定向。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比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换标题,这样才能准确知道哪个因素影响了效果。我通常会同时跑 5-8 个版本的素材,最后把效果最好的 2-3 个重点投放。
还有个时间点要注意,重大节日前一周,广点通的流量竞争会很激烈,成本可能上涨 30%-50%。如果不是必须在节日期间推广,建议提前两周或延后一周投放。我帮一个礼品客户做过调整,把投放时间从春节前一周,改成春节后一周,成本直接下降了 40%。
最后想说,广点通涨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测试、优化、总结。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它绝对是企业公众号获取高质量粉丝最高效的方式。那些觉得广点通效果不好的人,大多是因为没把细节做到位。按照上面的方法去操作,坚持一个月,你会明显看到粉丝质量和数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