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问题:你真正热爱且能持续输出的领域是什么?
别小看这个问题,它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在小红书走得远。很多人起号的时候眼睛只盯着 “赚钱”,选了个看似热门但自己完全不感冒的赛道,结果写了三篇笔记就卡壳,最后只能放弃。
小红书的用户很敏感,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领域,内容里藏不住。比如有人跟风做美食号,自己其实根本不爱做饭,每次拍视频都像完成任务,画面里的饭菜看着就没食欲,评论区自然冷清。反观那些真正爱吃懂吃的人,哪怕分享的是简单的家常菜,字里行间都是对食物的热情,很容易让用户产生共鸣。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问问自己,就算没有任何收益,你会不会主动去研究这个领域的新动态?会不会在和朋友聊天时不自觉地聊起相关话题?如果你对美妆的热爱到了每周不看十几篇新品测评就难受,对健身的执着能让你雷打不动坚持锻炼,那这些领域就值得深挖。
而且热爱能帮你扛过初期的冷清。起号阶段没流量、没粉丝是常态,这时候如果全靠意志力硬撑,很容易放弃。但要是你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只有几个粉丝互动,你也会觉得有成就感。就像有人喜欢手账,一开始只有几十个粉丝,她还是坚持每周分享排版技巧,后来慢慢积累了上万粉丝,还接到了手账品牌的合作。
🔍 第二个问题:这个赛道在小红书有真实的用户需求吗?
光有热爱不够,还得看看市场买不买账。有些领域可能你很喜欢,但在小红书上就是没人关注,硬要做下去只会白费力气。
怎么判断用户需求?最简单的方法是搜关键词。打开小红书,输入你想做的领域相关词汇,比如 “职场穿搭”“小户型装修”,看看搜索结果页的笔记数量和互动数据。如果大部分笔记的点赞都在几百以上,评论区有很多 “求链接”“求教程” 的留言,说明这个赛道有稳定的需求。
还要注意区分 “伪需求” 和 “真需求”。比如 “复古磁带修复” 这个领域,可能你自己很感兴趣,但搜一下就会发现,相关笔记寥寥无几,互动量也低得可怜,这就是典型的伪需求,因为现在很少有人会去修复磁带了。而 “旧衣改造” 就不一样,很多人想把不穿的衣服变废为宝,相关笔记的互动量一直很高,这就是真需求。
还要看需求的持续性。有些赛道可能一时热门,比如某个电视剧刚播完时,相关的穿搭模仿笔记会爆火,但热度很快就会过去。这种短期流量很难变现,不适合长期做。而像 “母婴用品测评”“考研经验分享” 这类赛道,需求常年存在,只要内容质量过关,很容易积累忠实粉丝。
另外,用户需求还分 “显性” 和 “隐性”。显性需求就是用户直接说出来的,比如 “求推荐平价粉底液”;隐性需求是用户没说但实际存在的,比如买平价粉底液的人可能还关心 “持妆效果”“是否闷痘”。能挖掘出隐性需求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脱颖而出。
💪 第三个问题:你在这个赛道有什么别人比不了的优势?
小红书上同一个赛道的创作者可能有几千上万,你凭什么让用户关注你?答案就是你的差异化优势。
优势可以是专业背景。比如做护肤号,如果你是皮肤科医生,那你的科普内容就比普通美妆爱好者更有说服力。有个皮肤科医生在小红书分享 “敏感肌护理误区”,凭借专业的知识和权威的身份,很快就积累了大量粉丝,很多护肤品品牌主动找她合作。
也可以是独特的经历。比如做旅行号,你去过很多小众国家,能分享不一样的旅行攻略,这就是你的优势。有个博主专门分享 “东南亚小众海岛”,她去过的很多地方连本地人都不太了解,她的笔记给想避开人群的旅行者提供了新选择,很受欢迎。
还可以是独特的风格。比如同样是做美食号,有人走精致路线,把家常菜拍得像米其林大餐;有人走接地气路线,用方言讲解做菜步骤,反而显得亲切。找到自己的风格,能让用户在众多笔记中一眼记住你。
要是你暂时没发现明显的优势也别慌,可以从 “细分” 入手。比如健身赛道太泛,你可以专注于 “办公室健身”“产后恢复健身”;穿搭赛道太卷,你可以聚焦于 “150cm 小个子穿搭”“梨形身材穿搭”。细分领域竞争小,更容易做出成绩。
别担心细分领域受众少,小红书的算法会把你的内容推给精准用户。有个博主专门分享 “男生短发造型”,看似受众窄,但他的笔记互动率很高,因为关注这个领域的用户都是精准粉丝,转化率也比泛领域高很多。
想清楚这三个问题,你的小红书起号定位就会清晰很多。先从自己的热爱出发,确保能长期输出;再验证市场需求,保证有用户买单;最后找到差异化优势,让自己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刚开始可能会走些弯路,没关系,慢慢调整。记住,好的定位不是一开始就完美的,而是在不断实践中优化出来的。只要方向没错,坚持下去,总会找到既喜欢又赚钱的赛道。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