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刚开始做小红书,总觉得只要选个热门领域,每天发点内容就能做起来。其实不是这样。我见过太多账号,今天发美食明天发穿搭,看似内容丰富,实则像个大杂烩,别说涨粉了,连系统都不知道该推给什么人。
确定赛道,本质是给账号贴标签 —— 给用户一个关注你的理由,给系统一个精准推送的方向。 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难在很多人把兴趣、专业和市场需求弄成了 "单选题",总想着选一个就行;简单在只要找对三者的交叉点,哪怕领域小众,也能做出爆发力。
🍀 先搞懂:什么是真正的 "赛道"?别被表面分类骗了
很多新手上来就说 "我要做美妆赛道"" 我想做职场赛道 ",这根本不是赛道,顶多算个大类目。真正的赛道得有三个特征:有明确的用户群体,有清晰的内容边界,有差异化的价值点。
就拿美妆来说,同样是化妆,有人专门教单眼皮怎么画眼线,有人只测评百元内平价产品,有人专注于敏感肌护肤。这才是赛道 —— 把一个大类目不断细分,直到找到你能站住脚的小领域。
为什么要这么细?小红书现在的用户早就过了 "看什么都新鲜" 的阶段。你发的内容,要么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么提供别人没说过的视角。泛泛而谈的内容,系统都懒得推。
看看那些快速起号的账号,几乎都有个特点:让人一眼就知道 "哦,关注他能得到这个"。比如 "上班族的 10 分钟快手早餐",用户群体(上班族)、内容边界(10 分钟、早餐)、价值点(快手)都清清楚楚。
🎯 兴趣:别把 "三分钟热度" 当成核心驱动力
总有人说 "我对美妆感兴趣,就做美妆吧"。但兴趣这东西,经不起深究。你是喜欢研究成分,还是喜欢化妆过程?是想分享买到的好物,还是想教别人化妆技巧?
能支撑你走下去的,是 "能持续输出的兴趣",不是 "偶尔关注的爱好"。 我见过一个账号,博主说自己喜欢旅行,结果做了两个月就停更了。问起来才知道,她其实只是喜欢被人羡慕 "到处玩" 的感觉,真要她每天写攻略、剪视频,早就烦了。
怎么判断是不是真兴趣?问问自己:如果这个领域没人关注,没人点赞,你还愿意花时间研究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大概率撑不过三个月。
还有个误区:觉得兴趣越宽泛越好。其实恰恰相反,兴趣越具体,越容易做出特色。喜欢做饭的人很多,但有人就盯着 "一人食",有人专攻 "减脂餐",有人只做 "家常菜创新做法"。越具体的兴趣点,越容易找到同频的用户。
💼 专业:别被 "我不专业" 吓退,也别高估 "半桶水" 的价值
一提到专业,很多人就打退堂鼓:"我又不是专家,怎么敢教人?" 这其实是把专业理解窄了。专业不一定是科班出身,也可以是实践中练出来的经验。
一个宝妈,可能没学过教育学,但她摸索出了一套对付挑食孩子的方法,这就是专业;一个职场新人,可能不是管理大师,但他总结出了应届生快速适应工作的技巧,这也是专业。专业的核心是 "你能提供别人没有的经验或方法"。
但也别反过来,觉得自己懂一点就够了。我见过一个做理财账号的,自己刚接触基金半年,就敢教别人怎么 "稳赚不赔",结果被粉丝问几个深入的问题就露馅了,评论区全是质疑,账号直接废掉。
专业度不够,就先做 "成长型账号"。 坦诚告诉大家 "我正在研究这个,会把学到的、踩过的坑分享出来"。这种真实感,反而比硬撑专家更圈粉。慢慢跟着用户一起成长,专业度自然就上来了。
📊 市场:别迷信 "热门赛道",冷门类目也能出爆款
打开小红书,总看到有人说 "这个赛道太卷了,换一个吧" 或者 "这个领域没人做,肯定不行"。其实市场好不好,不能只看表面热度。
判断一个赛道有没有潜力,看三个数据:内容量、互动率、增长速度。 内容多但互动低,说明竞争激烈但用户需求饱和;内容少但互动高,说明是蓝海;内容量快速增长,说明大家都看好这个领域,得抓紧入场。
怎么查这些数据?用小红书的搜索功能就行。搜一个关键词,看看首页推荐的笔记点赞数怎么样,发布时间是不是集中在最近。如果很多高赞笔记都是近一个月发的,说明这个领域还在上升期。
别觉得冷门赛道就没机会。我知道一个博主,专门分享 "旧物改造",教大家怎么把不要的衣服、家具改成新东西。这个领域不算热门,但他的笔记经常能到几千赞,因为精准击中了 "想省钱又想有生活质感" 的人群。
市场需求不是凭空创造的,是从用户的 "未被满足的痛点" 里找的。 比如职场妈妈,她们既想兼顾工作,又想陪好孩子,还想有点自己的时间。围绕这个群体的痛点做内容,哪怕领域再小,也有稳定的受众。
⚖️ 平衡三者的核心:找到 "兴趣能落地、专业能支撑、市场有需求" 的交叉点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怎么找这个交叉点?教你个简单的方法:拿一张纸,左边写下你能坚持做三个月以上的兴趣,中间写下你比 80% 的人都强的技能或经验,右边写下你观察到的用户痛点。然后找这三列的交集。
我有个学员,喜欢做手工(兴趣),以前在服装厂工作过(专业),发现很多人买了衣服不知道怎么改尺寸(市场痛点)。她就做了个 "旧衣改造" 账号,教大家简单的缝纫技巧,怎么把不合身的衣服改得好看。三个月就涨了 5 万粉,现在还接了缝纫工具的广告。
如果找不到完美的交叉点,就按这个优先级取舍:先保专业,再找兴趣,最后看市场。 专业是底气,没这个,内容立不住;兴趣是燃料,没这个,坚持不下去;市场是方向,稍微差点可以慢慢调整,但不能完全脱离。
有人说 "我兴趣和专业都很强,但市场不行怎么办?" 那就想办法细分。比如有人喜欢研究古诗词(兴趣),中文系毕业(专业),但纯讲诗词太冷门。他就改成 "用古诗词解读现代人的情感",把诗句和爱情、职场结合起来,一下子就火了。
🛠️ 验证赛道的 3 个小技巧,避免白忙活
找到初步方向后,别急着大量发内容,先做小范围测试。
第一个技巧:发 3-5 篇不同角度的笔记,看用户反馈。 比如你想做 "小户型装修",可以分别发收纳技巧、家具选购、颜色搭配,看哪类笔记点赞收藏高,评论区大家问得最多的是什么。数据会告诉你,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第二个技巧:观察同类账号的 "内容缺口"。 搜关键词,看看排在前面的笔记都在说什么,有没有重复的内容。如果大家都在说 "小户型怎么选沙发",但没人说 "小户型怎么选餐桌",这就是你的机会。
第三个技巧:用 "最小成本" 试错。 不用一开始就买各种设备,手机拍、简单剪辑就行。重点是看自己能不能持续产出内容,用户是不是真的喜欢。等确定方向没问题了,再慢慢提升内容质量。
很多人一开始就追求 "完美开局",结果迟迟不敢动手。其实小红书的算法对新账号是有扶持的,前 10 篇笔记很关键,但更关键的是快速找到方向。哪怕一开始内容粗糙点,只要方向对,后面慢慢优化就行。
最后想说,确定赛道不是一锤子买卖。刚开始可能有点偏差,随着你对用户的理解加深,对内容的把握变准,完全可以慢慢调整。重要的是先开始,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而不是停在原地空想。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