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账号被封有多让人闹心。可能熬了几个通宵写的内容,就因为一个没注意到的违规点,不仅内容被删,严重的连账号都直接没了。辛辛苦苦攒的粉丝、做的品牌,全打水漂。所以每天发布前花个十分钟,对着这份清单自查一遍,真不是多此一举。别嫌麻烦,等真出问题了再后悔,可就晚了。
📝 内容审核:把好第一道关
内容是公众号的命脉,也是最容易踩雷的地方。发布前这几点必须逐字逐句过一遍。
先看有没有政治敏感内容。这可不是小事,像涉及国家领导人的不当表述、对重大政策的恶意解读,哪怕是一句玩笑话都不能有。还有那些未经证实的政治传闻,别想着蹭热度,一旦沾上,轻则删文,重则封号。前段时间就有个号,因为在文章里调侃某重要会议,直接被永久封禁,申诉都没用。
再检查有没有色情、暴力或低俗内容。别以为打擦边球没事,现在审核越来越严。像露骨的图片描述、血腥的场景描写,哪怕是用谐音梗暗示色情,系统都能识别出来。还有那些宣扬暴力解决问题的内容,比如教人防身术却过度渲染暴力场面,也容易被判定违规。
接着看是不是虚假信息或谣言。尤其是涉及健康、财经、社会事件的内容,必须确保来源可靠。别轻信那些没有权威出处的 “内部消息”“独家爆料”,像之前流传的 “某种食物能治愈癌症” 这类谣言,你要是转发了,不仅账号有风险,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引用数据的时候,最好标注来源,比如 “据某某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最后查有没有侵权内容。自己写的内容没问题,要是转载的,得确认获得了原作者授权。哪怕是改编别人的内容,也得注明来源。别觉得 “天下文章一大抄”,现在原创保护越来越严格,被原作者投诉侵权,轻则删文扣分,重则封号。图片也一样,别随便从网上找图就用,很多图片是有版权的,用了可能就会收到律师函。
🆔 账号基础信息:细节别忽视
账号的头像、昵称、简介这些基础信息,看似不起眼,违规了一样有风险。
先看头像和封面图。有没有用国家机关的标志、国旗国徽之类的图案?这些只有官方账号才能用,个人或企业号用了就是违规。还有头像里有没有低俗、色情的元素,哪怕是很小的细节,都可能被系统抓取到。之前有个美妆号,头像里模特的衣服领口太低,被判定为低俗,强制要求更换,还影响了账号权重。
再检查昵称和简介。昵称里不能有敏感词,像 “最”“第一” 这类绝对化用语,还有 “官方”“政府” 等容易误导用户的词汇,没有相应资质就别用。简介里也一样,不能夸大宣传,比如 “关注我就能月入过万” 这种虚假承诺,很容易被判定为违规。还有简介里留的联系方式,像微信号、QQ 号之类的,别用特殊符号刻意规避,现在系统能识别各种变体,规规矩矩留,或者用 “私信获取联系方式” 这种方式更稳妥。
然后看菜单栏和自动回复。菜单栏里的链接,是不是指向违规网站?比如含有赌博、色情内容的网站,哪怕是第三方平台的链接,你也要负责审核。自动回复的内容,有没有包含敏感信息或广告?别在自动回复里放太多硬广,尤其是虚假宣传的广告,用户投诉多了,账号肯定受影响。
💬 互动管理:别被用户带偏
用户的留言、评论,还有你自己的回复,都是互动的一部分,管理不好也会有风险。
先检查留言区和评论。每天发布内容后,要及时查看用户留言,有没有用户发表违规言论,像政治敏感、人身攻击、广告刷屏之类的,发现了要马上删除。别想着 “眼不见为净”,要是被系统监测到有大量违规留言没处理,会认为你管理不善,对你的账号进行处罚。之前有个情感号,留言区里有用户互相谩骂,管理员没及时处理,结果账号被禁言一周。
再看自己的回复和私信。回复用户的时候,别用过激的语言,更不能人身攻击。哪怕用户的留言再难听,也得保持理性。私信里也一样,不能发广告、低俗内容,尤其是不能频繁给用户发私信骚扰,用户举报多了,私信功能可能会被限制,甚至影响整个账号。
还有抽奖和活动互动。要是搞抽奖活动,规则必须清晰透明,不能有虚假抽奖、暗箱操作的情况。奖品也不能是违规物品,像香烟、酒精类产品,或者国家禁止销售的东西。活动规则里别用 “百分百中奖”“最低 XX 元” 这种绝对化表述,容易被判定为虚假宣传。之前有个电商号,抽奖活动没说明中奖概率,被用户投诉,活动被迫中止,账号还被扣分。
📜 合规资质:该有的不能少
不同类型的公众号,需要的合规资质不一样,没资质就别碰相应内容。
如果是企业号,得检查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是不是在有效期内,有没有及时更新。发布的内容如果和企业经营范围不符,比如经营范围里没有金融业务,却发布理财投资类内容,就可能被判定为超范围经营,有封号风险。
要是发布医疗、健康类内容,必须有相关的医疗资质证明。像发布疾病治疗方法、推荐药品之类的内容,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这些,绝对不能碰。哪怕是分享健康常识,也要确保内容来自权威医学机构,别自己瞎编。之前有个养生号,因为推荐了一款没有批号的保健品,被认定为非法行医相关内容,账号直接被封。
涉及金融、证券类内容的,得有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质。像分析股票走势、推荐理财产品,没有相应资质,就是违规。别觉得只是 “科普”,只要涉及具体的金融产品或投资建议,就必须有资质。很多财经号就是因为没资质却发布这类内容,被永久封禁。
还有新闻资讯类内容,只有具备新闻资质的公众号才能发布原创新闻。普通公众号转载新闻,得从正规新闻媒体转载,并且注明来源,不能篡改新闻内容。擅自发布未经证实的新闻,或者歪曲新闻事实,都是违规行为。
⚙️ 发布设置:细节决定安全
发布前的一些设置,也能帮你降低风险,这些细节别忽略。
先看原创声明和转载设置。自己写的内容,一定要勾选原创声明,既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能避免被别人侵权。转载别人的内容,要选择 “转载” 而不是 “原创”,要是误标了原创,被原作者投诉,会被取消原创权限,影响账号信用。还有转载的时候,最好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哪怕是 “可转载” 的内容,注明来源总是没错的。
再检查发布时间和频率。别在敏感时间段发布内容,比如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期间,发布敏感话题的内容,审核会更严格,风险也更高。发布频率也别太极端,一下子发太多篇,或者长时间不发突然大量发布,都可能被系统判定为异常操作,触发审核机制。
然后看内容排版和链接。排版里别用太多刺眼的颜色、夸张的字体,尤其是像红色加粗这种容易引起注意的格式,别用来突出敏感内容。文章里的链接,要确保是安全的、合规的,别链向有病毒、色情、赌博内容的网站。哪怕是正规网站,也要检查链接的页面内容有没有违规,因为链接的内容出问题,你的账号也可能受牵连。
最后检查错别字和语病。别觉得这是小问题,太多错别字会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因为表述不清导致内容被误判。比如把 “国家” 写成 “国镓”,虽然是笔误,但系统可能识别不出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发布前最好自己读一遍,或者用校对工具检查一下。
每天发布前,照着这份清单一条条查,可能会花点时间,但总比账号被封强。做公众号不容易,小心驶得万年船。别存侥幸心理,觉得一次两次没事,风险都是慢慢积累的,等真出问题了,哭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