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广告收益战场上,不同位置的广告位就像不同兵种,各有其擅长的作战场景。接下来咱们就从收益数据、用户行为、行业适配性三个维度,把公众号底部、文中、视频后这三个广告位好好比一比。
一、从收益数据看高低
视频后广告位现在就像一匹黑马,在腾讯广告体系里的增长速度那叫一个快。2025 年一季度,视频号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70%,达到 68 亿元,而公众号广告虽然也增长了 18%,但收入只有 10.4 亿元。这差距可不只是数字上的,背后反映的是用户注意力的大转移。
视频号广告的收益模式也很有特点。现在平台主推 CPC(点击付费),同样的播放量,收益能达到 CPM(千次展示付费)的 3 倍。就拿一条 10 万播放量的视频来说,如果是 CPM 模式,收益大概在 200-500 元;要是 CPC 模式,点击量高的话,收益能轻松破千。而且视频号的广告分成比例虽然在 5%-30% 之间波动,但胜在流量基数大,尤其是在热门赛道,一条 50 万播放量的视频,广告收益能有 800 元左右。
再看公众号广告。文中广告的点击率明显比底部广告高,特别是插入视频广告时,点击率能提升 3-5 倍。激励式视频广告的单个点击收益最高,要是内容垂直,广告精准度高,eCPM(千次展示有效成本)单价也会跟着涨。不过公众号的打开率现在普遍不高,很多账号都跌破 1.5% 了,这就导致底部广告的曝光量受限。
二、用户行为决定收益天花板
用户在不同平台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广告的展示效果。视频号的用户更愿意看完内容,特别是中老年群体,他们的完播率能达到 68%,比行业均值高出不少。而且视频后的广告是在用户看完视频后自然出现的,这时候用户的注意力还没分散,点击广告的可能性就更大。
公众号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用户阅读文章时,注意力容易被内容吸引,文中广告要是插得太频繁,就会影响阅读体验。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在文章的第 3 屏插入视频广告,既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又不会打断阅读节奏,点击率反而会更高。底部广告虽然在文章末尾,但很多用户可能还没看到底部就离开了,这就导致曝光量不足。
三、行业适配性决定最终收益
不同行业在不同广告位上的表现差异很大。电商、教育、餐饮这些行业,在视频号上的效果特别好。电商可以通过短视频展示产品特点,结合直播进行销售;教育行业可以用短视频展示教学成果,直播答疑;餐饮行业能通过直播展示美食制作过程,吸引用户到店。像美妆品牌在视频号投放 15 秒的短视频广告,点击率能达到 5%,转化率 3%,ROI 做到 1:5。
公众号则更适合知识付费、垂直领域的内容。比如教育类公众号,广告留存率比娱乐类高 23%,用户的付费意愿更强。母婴、省钱攻略等垂直领域的公众号,广告精准度高,用户点击率也更高。不过公众号的广告形式相对固定,主要是图文和文中视频,不像视频号那样有丰富的互动形式。
四、实操建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组合拳
对于大多数创作者来说,单一广告位很难实现收益最大化。可以试试 “视频号引流 + 公众号沉淀” 的组合策略。在视频号发布爆款内容,吸引用户关注,然后引导他们到公众号阅读深度文章,在文中插入视频广告提高点击率。同时,利用视频号的直播功能,在直播后插入广告,进一步提升收益。
具体操作上,视频号要注重前 3 秒的吸引力,用冲突画面、悬念台词或者情绪触发点留住用户。公众号则要优化文中广告的位置,避免频繁打断阅读,同时保持内容的垂直性,提高广告精准度。另外,不管是哪个平台,都要关注数据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比如视频号要监控完播率、互动率,公众号要关注点击率、eCPM 单价,根据数据优化内容和广告投放。
总的来说,视频后广告位在增长速度和潜在收益上更胜一筹,适合追求流量爆发的行业;公众号文中广告则在垂直领域和用户粘性上有优势,适合精细化运营。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类型和行业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广告位组合,再结合数据优化,才能真正实现收益最大化。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