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降权的那个清晨,我盯着后台数据手抖了
5 月 17 号早上 7 点,像往常一样点开公众号后台。前一天推送的头条文章,阅读量停留在 237。这个数字像根针,猝不及防扎破了我所有侥幸。
要知道,我们账号虽然不算头部,但 3 年积累了 5 万粉丝,平时头条保底也能有 3000 + 阅读。更诡异的是,新关注用户从每天平均 80 + 跌到 12 个,就连菜单栏点击量都降了 67%。
一开始以为是内容出了问题。翻了前两周的推送,选题都是用户常看的职场干货,标题也没玩什么花哨的。直到看到 "在看" 数据 ——12 篇文章加起来只有 28 个在看,而以前单篇平均就有 50+。
突然想起上周三,有粉丝在后台留言:"你们最近的文章怎么在订阅号列表里刷不到了?" 当时以为是个例,现在才明白那是降权的预警信号。
登录新榜后台查指数,公众号健康度直接从 82 分掉到 45 分,标签从 "优质职场号" 变成了灰色的 "待观察"。那一刻后背发凉,三年心血好像突然被扔进了冰窖。
🔍 扒遍规则库,才发现这些坑我全踩了
疯了一样翻微信公众平台的规则说明。以前总觉得那些条款太啰嗦,现在逐字逐句看,每个字都像在打我的脸。
最可能的导火索,是 4 月那篇爆款文。当时为了冲流量,标题用了 "必看!2024 年职场人必须掌握的 3 个保命技能",内容里插入了 3 个外部链接,都是我们合作的课程平台。现在才知道,过度营销性质的外链会触发平台预警,尤其是那些跳转第三方付费页面的链接,哪怕是正规合作也不能太密集。
还有 3 月份的两篇文章,为了赶热点,用了 "震惊体" 标题。比如 "某大厂突然裁员 50%,背后真相太扎心",实际上内容只是常规的行业分析。当时数据确实不错,现在想来,那就是平台给的 "甜蜜陷阱"—— 短期流量暴涨,实则在积累违规积分。
更要命的是原创问题。我们有个专栏叫 "职场问答",其中 3 期内容引用了读者投稿的案例,为了省事直接用了对方提供的原文,没做太多修改。现在才意识到,即使获得授权,过度引用他人内容也会被判定为原创度不足。
把近 3 个月的文章拉了个表格,发现还有 5 次违规使用表情符号的情况。比如标题里用了 "🔥" 和 "❗️" 组合,当时觉得醒目,其实已经触碰了 "标题党" 的红线。
💡 死马当活马医的 30 天自救计划
发现问题后的第一周,我几乎没合眼。试过各种网上能找到的方法,走了不少弯路,也踩了新的坑。
一开始病急乱投医,听人说删违规文章有用。连夜把那几篇可能有问题的文章都删了,结果第二天数据更差。后来才知道,已发布的违规内容删除后,违规记录并不会消失,反而频繁删除会让系统认为账号不稳定。
然后想到找客服申诉。连续 5 天发邮件给微信公众平台客服,每次得到的都是模板回复:"经核查,您的账号存在不符合平台规范的内容,请认真学习《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直到第 7 天,才有个真人客服回电,模糊地指出 "2024 年 3 月至 4 月期间,有多次用户举报记录"。
这提醒了我,赶紧去看举报记录。果然有 12 条举报,其中 8 条是 "标题与内容不符",3 条是 "内容低质"。以前总觉得举报量少没关系,现在才明白,即使只有 1% 的举报率,也可能触发降权机制。
真正管用的是从内容源头整改。我们建立了 "三审三校" 制度:选题要符合定位,标题不能用夸张词汇,正文里的外部链接控制在 1 个以内,而且必须是和内容高度相关的官方网站。
📊 数据回暖的 3 个关键节点
第 15 天的时候,出现了第一个转机。那天推送的《职场新人必备的 5 个沟通技巧》,没有用任何夸张标题,正文里全是原创案例。到晚上 10 点,阅读量慢慢爬到了 800,虽然还是低于以前,但至少不是断崖式下跌了。更重要的是,有 17 个在看,3 条留言说 "最近的内容很实在"。
第 22 天,收到了平台的站内信,说 "经核查,您的账号近期内容符合规范,已解除部分限制"。当天的粉丝增长回到了 35 个,虽然离以前的 80 + 还有差距,但这个信号让团队看到了希望。
第 30 天,也就是今天,最新的文章阅读量突破了 2000。后台显示,公众号健康度回到了 68 分,标签也恢复成了 "职场干货"。虽然还没回到巅峰状态,但至少走出了降权的阴影。
这一个月让我明白,平台的规则从来不是摆设。以前总想着钻空子、走捷径,现在才懂得,踏踏实实地做内容,才是账号长久生存的唯一正道。
🔒 这些教训,希望你永远用不上
经历过这次降权,我总结了几个血泪教训,如果你也是公众号运营者,一定要记牢:
- 标题党真的会死。现在平台对标题的审核越来越严,"最"" 必看 ""震惊" 这些词能不用就不用。我们现在的标题都是朴实无华的,比如 "如何写好周报?3 个实用技巧",虽然不够吸睛,但至少安全。
- 原创度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自己的粉丝投稿,也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和加工,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案例。我们现在规定,原创内容必须占到 80% 以上,引用部分不能超过 20%,而且一定要注明来源。
- 别忽视用户举报。每次收到举报,不管多少,都要认真对待,及时修改有问题的内容。我们现在每天都会看举报记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定期自查很重要。每周花 1 个小时,把自己的文章和平台规则对照一下,看看有没有违规的地方。不要等出了问题才想起整改,那时候就晚了。
- 遇到降权别慌。及时止损,认真整改,平台还是会给机会的。但这个过程可能很长,需要耐心和毅力。我们这一个月,每天都在优化内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这次降权虽然让我们损失了不少流量和粉丝,但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内容创作的本质。现在的我们,不再追求爆款和流量,而是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也许这样走得慢一点,但会走得更稳。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别重蹈我的覆辙。做公众号,就像做人一样,脚踏实地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