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好多人用 AI 写小红书文案,结果发出去石沉大海。不是 AI 不行,是你没摸透小红书的 “流量密码”。今天就把我用 AI 写爆 30 + 笔记的实战技巧掏出来,看完你也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自带热度。
📈 先搞懂:小红书的流量逻辑和博主腔调
小红书的算法跟其他平台不一样,它更吃 “精准标签” 和 “用户停留”。你看那些爆文,标题里一定有关键词,比如 “油痘肌”“租房改造”“30 天瘦 10 斤”,这些词能帮系统快速定位你的内容给谁看。
博主们说话都有固定套路。美妆博主爱说 “家人们谁懂啊”,穿搭博主喜欢加 “梨形身材亲测”,美食博主总带 “新手也能做”。这种腔调不是瞎来的,是为了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让你觉得 “她跟我一样”。
AI 生成文案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太 “官方”。上次见个 AI 写的口红测评,开头就说 “本品质地柔滑,色泽饱满”,这哪是小红书啊,分明是产品说明书。真正的爆款文案得带点 “瑕疵感”,比如 “我涂这个色号吃火锅会掉,但架不住显白啊”。
🛠️ 选对 AI 工具,事半功倍
不是所有 AI 都能写小红书文案。试过十几个工具后,发现这两类最好用:一类是专门做小红书的垂直工具,比如 “红书文案助手”,内置了各种博主模板;另一类是大模型加精准提示词,比如 ChatGPT 加小红书专属 prompt。
用大模型的时候,提示词得写得像 “给博主下任务”。别只说 “写一篇口红文案”,要具体到 “假设你是 25 岁混油皮女生,刚买了 YSL 小金条 21,分享第一次上嘴的感受,要提到显白程度和沾杯情况,语气活泼点,加三个 emoji”。
我最近常用来回切换的是 “文心一言” 和 “豆包”。文心一言对中文语境理解更好,写出来的句子更接地气;豆包的优势是能记住上下文,改文案的时候不用反复解释需求。两款换着用,能避免 AI 写出千篇一律的内容。
✨ 3 个技巧让 AI 文案有 “人味儿”
第一个是加 “个人经历”。AI 写不出来真实体验,你得自己补。比如 AI 写 “这个粉底液持妆久”,你改成 “昨天带妆去健身房跳帕梅拉,流汗到流眼泪,底妆居然没花,就是鼻翼有点卡粉(已打圈遮瑕)”。
第二个是故意留 “小破绽”。完美的文案反而让人不信。你看那些高赞笔记,总有些 “但是”“不过”,比如 “这个眉笔防水是真的,上次游泳都没掉,就是削的时候容易断,建议买两支备用”。这种小缺点反而显得真实。
第三个是用 “场景化表达”。小红书用户不爱看理论,就爱看 “具体场景”。把 “这个锅好用” 改成 “昨晚用这个锅煎牛排,烟比我家旧锅小一半,煎完直接端上桌,省得洗盘子(懒人狂喜)”。AI 生成的内容如果太笼统,就用这种方法细化。
📊 用数据反推:让 AI 越写越精准
发出去的文案别不管了,后台数据藏着优化密码。重点看三个指标:点击率(标题和封面)、收藏率(内容实用性)、评论率(互动性)。
如果点击率低,就让 AI 换标题。把原来的 “好用的洗发水推荐” 改成 “油头三天不洗的秘密!这个洗发水我空瓶 5 罐了”。亲测后者点击率能提升 40% 以上。
收藏率低说明内容不够 “利他”。让 AI 在文案里多加点 “步骤”“清单”“避坑点”。比如护肤笔记,别只说 “这个精华好”,要写成 “早 C 晚 A 新手教程:第 1 周隔两天用一次,第 2 周每天用,记得加防晒(附时间表)”。
评论率低就加 “钩子”。在文末让 AI 加一句互动,比如 “你们觉得这个色号适合黄黑皮吗?评论区告诉我”,或者 “下期想我测什么?留言抽 3 个宝送小样”。AI 有时候想不到这些,得手动加。
🚫 这些坑千万别踩
最容易犯的是 “关键词堆砌”。有人觉得加越多关键词越好,结果文案变成 “油皮混油皮干皮都能用的粉底液,适合学生党上班族宝妈”。系统会判定你作弊,直接限流。关键词选 2-3 个精准的就行,比如 “混油皮”“持妆”“平价”。
别让 AI 写 “绝对化” 的话。“最”“第一”“永不” 这些词在小红书很敏感,容易被举报。换成 “我用过的里面 top3”“目前没找到平替” 会安全很多。
还有个细节,AI 生成的表情别太多。上次见个笔记每句话都带 emoji,看起来像乱码。保持每段 1-2 个表情就够了,重点内容用✨或者❗突出,比如 “
这个眼线笔真的不晕染!✨”
现在 AI 写文案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能写出爆款的人不多。核心不是让 AI 替你写,而是用 AI 提高效率,自己把控 “灵魂”。毕竟小红书用户爱的是 “真实分享”,不是 “完美广告”。
试试这些方法,下次让 AI 写完文案后,自己再花 5 分钟改改细节,相信我,流量会不一样的。要是还没头绪,评论区留你的领域,我来教你写专属 pro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