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订阅号列表里密密麻麻的红点在闪烁。手指上下滑动,目光在标题和摘要之间快速切换。看到感兴趣的,点进去;不感兴趣的,直接划过。这个过程,快到只有几秒。
这就是现在公众号读者的常态。信息太多,时间太少,大家都在快速筛选。而摘要,就是在这短短几秒里,决定你的文章能否被打开的关键。别以为摘要只是标题的补充,它其实是文章的 “第二张脸”,是打动读者的最后一道关卡。
很多运营者花几个小时打磨标题,却在摘要上随便写一句 “本文共 2500 字,建议收藏阅读”,或者干脆直接复制开头的一段话。这种敷衍的态度,只会让精心创作的内容埋没在信息海洋里。
📌 摘要的 “生死权”:3 秒决定文章命运
数据不会说谎。我们做过一次小范围测试,同一篇文章,用不同的摘要推送,打开率能差出 30% 以上。更让人惊讶的是,那些打开率低的摘要,往往是运营者觉得 “差不多就行” 的版本。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读者在滑动屏幕时,眼球的移动轨迹是 “标题→摘要→头图”。如果标题已经引起了一点兴趣,摘要就要负责把这点兴趣放大,让读者产生 “我要看” 的冲动。要是摘要没做到,那标题的努力就白费了。
有个朋友运营着一个职场类公众号。之前他的摘要总是写 “本文分享了 XX 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后来改成 “3 个办公室效率技巧,亲测能每天多赚 2 小时摸鱼时间”,打开率一下子涨了 27%。
这就是摘要的魔力。它不是简单的内容概括,而是要精准戳中读者的痛点、痒点,让他们觉得 “这篇文章和我有关,我必须看”。
别再把摘要当成可有可无的部分。现在就去翻一下自己公众号的历史文章,看看那些打开率低的,是不是摘要都很敷衍?从现在开始,把摘要和标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打磨。
✨ 优质摘要的 4 个 “吸睛密码”
什么样的摘要才算优质?不是辞藻华丽,也不是面面俱到。它需要具备这几个特点:
精准传递核心价值。读者点开文章,是想获得价值的 —— 可能是知识、技巧,也可能是情感共鸣、娱乐放松。摘要必须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比如一篇讲 “如何在 30 分钟内做好一顿饭” 的文章,摘要写 “忙碌上班族的福音,30 分钟搞定营养晚餐,附 5 个快手菜谱”,就比 “今天教大家做几道简单的菜” 要好得多。前者直接点出了目标人群(忙碌上班族)、解决的问题(没时间做饭)、具体价值(30 分钟、营养、5 个菜谱)。
制造适当悬念。完全把话说透,读者可能就没兴趣点进去了。适当留一点悬念,让他们产生 “后面还有什么?” 的好奇心,反而能提高打开率。
比如一篇讲 “月入 3 千到 3 万的理财技巧” 的文章,摘要可以写 “从月光族到每月存下 1 万,我只用了这 3 个方法,第 2 个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的 “3 个方法” 是核心价值,“第 2 个很多人都不知道” 就是悬念,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用数字增强可信度。模糊的描述容易让人觉得不真实,而具体的数字能增加可信度和吸引力。
比如 “很多人都在用的高效学习法”,就不如 “10 万人亲测有效的高效学习法,每天学习 3 小时抵别人 8 小时”。后者的 “10 万人”“3 小时抵 8 小时” 都是具体数字,更有说服力。
体现独特性。现在公众号内容同质化很严重,想要脱颖而出,摘要就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告诉读者,你的文章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
比如大家都在写 “减肥方法”,你的文章如果是针对 “懒人” 的,摘要就可以写 “懒人专属减肥法:不用运动,不用节食,一个月轻松瘦 5 斤”。“懒人专属”“不用运动不用节食” 就是独特性,能吸引到特定人群。
📝 不同类型文章的摘要写法
不同类型的文章,摘要的写法也不一样。不能用一套模板套所有文章,要根据内容特点来调整。
干货类文章。这类文章的核心是实用价值,摘要就要突出 “能学到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一篇讲 “Excel 高效办公技巧” 的文章,摘要可以写 “5 个 Excel 冷门技巧,让你告别加班,第 3 个能快速搞定数据透视表”。直接点出技巧数量、能带来的好处(告别加班)、具体内容(快速搞定数据透视表),精准吸引需要用 Excel 的职场人。
如果是步骤类的干货文,摘要可以简单说一下步骤数量和最终效果。比如 “3 步搞定公众号排版,小白也能做出专业级效果”。
故事类文章。这类文章的吸引力在于情感共鸣,摘要就要突出故事的亮点或情感点,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比如一篇讲 “北漂女孩的奋斗故事” 的文章,摘要可以写 “来北京 3 年,搬了 5 次家,哭过无数次,现在终于在这个城市站稳了脚跟”。这些具体的经历(3 年、5 次搬家、哭过无数次)能引起北漂族的共鸣,让他们想知道故事的细节。
如果故事有反转,摘要也可以稍微透露一点。比如 “她以为嫁对了人,直到那天看到他手机里的聊天记录……”,这种带有反转暗示的摘要,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热点类文章。这类文章的关键是时效性和独特视角,摘要就要突出 “最新消息”“不同观点”。
比如某个热点事件发生后,很多公众号都在报道,你的文章有不同的解读角度,摘要就可以写 “XX 事件刷屏,大家都在骂 A,我却发现 B 才是关键,背后原因值得深思”。这里的 “大家都在骂 A,我却发现 B” 就是独特视角,能吸引想了解不同观点的读者。
如果是跟进热点的最新进展,摘要就要强调时效性。比如 “XX 事件最新进展:刚刚,官方回应了,这 3 个信息很重要”。
💡 摘要优化的 5 个实用技巧
写摘要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搞定的,需要不断优化。这几个技巧,亲测有效:
做 A/B 测试。同一个标题,搭配不同的摘要,分别推送给一部分粉丝,看哪个打开率高。然后用效果好的那个推送给所有粉丝。
比如之前我们推一篇关于 “早起好处” 的文章,准备了两个摘要:“早起的人,人生都开挂了” 和 “坚持早起 100 天,我的生活发生了这 5 个变化”。测试发现后者打开率更高,于是就用了后者。
控制长度。摘要太长,读者没耐心看;太短,可能说不清楚核心价值。一般来说,摘要控制在 20-50 个字比较合适,既能说清重点,又不会让读者觉得繁琐。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内容灵活调整。如果确实需要更长的摘要才能说清楚,也可以适当加长,但最好不要超过 70 个字。
关键词布局。把读者可能会搜索的关键词放进摘要里,既能让目标读者更容易找到你的文章,也能让摘要更精准地触达他们。
比如你的公众号是做亲子教育的,写了一篇关于 “孩子挑食怎么办” 的文章,摘要里就可以包含 “孩子挑食”“育儿技巧” 等关键词。
结合热点词。如果文章内容和近期热点相关,在摘要里适当加入热点词,能增加曝光率。但要注意,不能为了蹭热点而强行加入,必须和文章内容相关。
比如最近 “AI” 很火,如果你的文章是讲 “AI 在工作中的应用”,摘要里就可以用 “AI” 这个热点词。
模仿爆款摘要。平时多留意那些打开率高的爆款文章,分析它们的摘要有什么特点,模仿它们的写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学习它们的思路和技巧,然后结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创新。
比如你发现很多爆款摘要都喜欢用 “我用 XX 方法,解决了 XX 问题” 的句式,你就可以借鉴这种句式,写出 “我用这个方法,解决了困扰我半年的失眠问题” 这样的摘要。
🚫 摘要写作的 3 个常见误区
知道了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不该怎么做。这几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过于夸张。为了吸引点击,在摘要里夸大其词,甚至编造信息。比如文章明明只讲了一个小技巧,摘要却写 “学会这招,轻松月入过万”。这种做法可能会提高一时的打开率,但会让读者觉得被欺骗,损害公众号的信任度,得不偿失。
信息不完整。摘要写得太模糊,读者看完还是不知道文章讲的是什么。比如 “这篇文章很有用,一定要看”,这种摘要等于没写,根本无法吸引读者。
和标题重复。摘要的作用是补充标题,而不是重复标题。如果标题已经说清楚了 “是什么”,摘要就应该说 “为什么重要”“能带来什么好处”。比如标题是 “5 个实用的 PPT 技巧”,摘要就别再写 “这 5 个 PPT 技巧很实用”,可以写 “5 个实用的 PPT 技巧,让你的汇报惊艳全场”。
优化公众号摘要,说到底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他们关心什么?他们想从文章里得到什么?然后用简洁、精准、有吸引力的语言,把这些信息传递给他们。
别再忽视摘要了。花点时间打磨,让每一篇文章都能被更多人看到,这才是对自己辛苦创作的内容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