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你的体育公众号跳出同质化的泥潭?独家采访绝对是破局的关键。但跟体育圈的人打交道,可不是随便发个消息就能成的。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今天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全是实战经验,照着做,大概率能让你的公众号内容上一个大台阶。
🎯 找准目标:别瞎忙活,精准定位采访对象
体育圈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从奥运冠军到基层教练,从职业球员到体育产业创业者,不同的人能给你带来的内容价值天差地别。你得先想明白,你的公众号定位是什么?粉丝想看什么?
要是你主打青少年体育培训,那采访那些在校园足球、青少年篮球培训领域深耕的教练,远比追着国家队明星跑有用。他们的实战经验、对青少年成长的理解,才是粉丝真正需要的干货。反过来,要是你的号聚焦体育商业,那体育品牌创始人、赛事运营方的故事,可能更有吸引力。
怎么找到这些人?别只盯着微博大 V。垂直体育社群才是宝藏。比如虎扑的特定板块、小红书上的体育博主聚集地,甚至是一些体育行业的线下沙龙群。这些地方藏着很多有料但不那么出名的人,他们往往更愿意分享,也更容易接触。
还有个小技巧,关注体育类的颁奖典礼、行业论坛。这种场合聚集了各种从业者,去现场混个脸熟,递张名片,比线上发一百条私信都管用。当然,前提是你得做足功课,知道人家是干嘛的,别上去就瞎聊。
📝 准备工作:功课做足,才能聊到点上
找到目标了,别急着冲上去就问 “能采访你吗”。体育圈的人都忙,尤其是有点名气的,时间金贵得很。你的准备工作越充分,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首先,把对方的背景摸透。他最近的动态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比如一个足球教练刚带领球队拿了冠军,你就得知道这场比赛的关键转折点是什么,他用了什么战术。要是聊起这些,他会觉得 “哦,这人懂行”,而不是应付一个门外汉。
然后,设计问题是重中之重。千万别问那种百度一搜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比如 “你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这个项目的?” 这种问题只会让人觉得你没诚意。要问有深度、有独家性的。比如可以问 “那场比赛最后时刻,你换下核心球员的时候,心里有没有过犹豫?” 或者 “现在很多人觉得青少年练体育会影响学习,你怎么看这个矛盾?”
还有,准备几个备用问题。万一聊到某个话题卡住了,备用问题能救场。而且,问题最好分个层次,先从轻松的入手,慢慢深入到核心话题,别一上来就抛个尖锐的问题,把人问懵了。
📩 发出邀请:态度真诚,方式要对
邀请的方式很重要。私信?邮件?还是托人介绍?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方式。
如果是不太熟的人,邮件其实是个好选择。显得正式,也给了对方思考和回复的空间。邮件里别写太长,但要把这几点说清楚:你是谁,你的公众号是干嘛的,为什么想采访他,采访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内容会怎么呈现。最重要的是,让他感觉到,接受你的采访对他也有价值。比如可以说 “很多年轻教练都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培养球员心理素质的,你的经验能帮到他们”。
要是能通过中间人介绍,那就更好了。体育圈其实挺讲究人情的,有个共同认识的人搭个桥,信任感一下子就上来了。所以,平时多积累点人脉,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用场。
收到拒绝也别灰心。可以礼貌地回复一句 “没关系,以后有机会再合作”,给对方留个好印象。说不定过段时间,他就愿意接受采访了呢?
💬 采访过程:会听会引导,才能挖到大料
好不容易约上了,采访的时候可别掉链子。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准时是最基本的尊重。提前十分钟调试好设备,别到时候因为网络卡顿、录音不清影响效果。
采访的时候,千万别只顾着念问题清单。要学会倾听,抓住对方话里的 “点”。比如他说到 “当时差点就放弃了”,你就得赶紧追问 “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 这种即兴的追问,往往能挖出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
还有,保持平等的姿态。别把自己放得太低,也别太傲慢。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轻松自然最好。体育圈的人很多都直来直去,你真诚,他才愿意跟你掏心窝子。
如果是面对面采访,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语气。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停顿,里面都有戏。这时候可以顺势说一句 “刚才说到这儿,感觉你有点感慨,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说不定就能打开新的话匣子。
对了,控制好时间。提前说好采访多久,就别超时。人家愿意给你时间已经不错了,别贪多,不然下次就难了。
✍️ 内容呈现:抓住亮点,写出独家感
采访完了,不是把录音整理成文字就完事儿了。怎么把内容写得吸引人,让读者觉得 “这篇没白看”,才是关键。
首先,标题得下功夫。别用那种干巴巴的 “专访 XXX”,要提炼出最有爆点的内容。比如 “他带的球队三年没输过,秘诀竟然是让球员每天多玩半小时?—— 专访 XX 教练”,这样的标题是不是一下子就想点进去看?
正文里,多用直接引语。把对方说的那些有个性、有态度的话直接写出来,比你转述十句都管用。比如他说 “现在的孩子练体育,太急功近利了,忘了运动本身是快乐的”,这句话本身就很有冲击力,不用你再去加工。
还有,适当加入一些场景描写。比如采访一个老教练的时候,可以写写他办公室里挂着的老照片,他说话时手里转着的乒乓球拍。这些细节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仿佛亲眼见到了这个人。
当然,别忘了突出 “独家” 这两个字。可以在文末加一句 “这是 XX 首次公开分享他的训练方法”,或者 “关于那场比赛的幕后故事,这是第一次完整披露”。但前提是,真的是独家,别瞎吹,不然砸了自己的招牌。
🤝 后续维护:一次采访,长期朋友
采访不是一锤子买卖。跟采访对象处好关系,对公众号的长期发展太重要了。
内容发出来之后,第一时间转给对方看看。顺便说一句 “感谢您的分享,很多读者都说很受启发”。如果对方有什么反馈,比如某个地方想修改一下,尽量配合。
逢年过节,发个简单的问候。不用太复杂,一句 “节日快乐” 就行,让对方知道你还记得他。等下次再有合适的选题,再找他的时候,就顺理成章了。
甚至可以建立一个采访对象的小档案,记录他们的兴趣点、擅长的领域。比如知道某个教练特别关注青少年体能训练,下次有相关的话题,再找他聊,他会觉得你很用心。
体育圈其实很小,你对一个人真诚,口碑慢慢就传开了。以后再想采访其他人,可能就会有人主动说 “我认识个人,他特别适合你这个选题”。
说到底,采访体育圈内人士,核心就两个字:真诚。你是真的想做有价值的内容,还是只想蹭热度,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把姿态放低,把功课做足,把读者放在心上,你的公众号想不火都难。记住,独家内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一点点磨出来的。现在就去找第一个目标,行动起来,比啥都强。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