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人都清楚,标题是文章的第一道门槛。用户划手机时,留给标题的时间可能不到 1 秒。10w + 爆文的标题,往往能在这 1 秒内抓住特定人群的眼球 —— 靠的就是 “贴标签”。标签就像精准的钩子,能瞬间勾住目标用户的注意力,让他们觉得 “这篇文章是写给我的”。
🌟标签是目标用户的 “身份证”,让他们一眼认出自己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信息海洋里找和自己相关的内容。没有标签的标题,就像在人群里喊 “喂”,没人知道在叫谁。带标签的标题则像喊 “穿红裙子的姑娘”,目标立刻就能回应。
比如 “30 岁职场人必看:月薪 5 千到 2 万的跳槽指南”,“30 岁职场人” 就是标签。30 岁左右的职场人刷到,会觉得这是专门为自己写的,点开的概率自然比 “职场人跳槽指南” 高 3 倍以上。
标签的核心作用是降低用户的识别成本。用户不用猜文章是否适合自己,标签直接给出答案。就像逛超市,标着 “无糖” 的饮料会被糖尿病患者直接拿取,标着 “儿童专用” 的零食会被宝妈放进购物车 —— 标签帮他们做了初步筛选。
📌常见的 3 类标签,覆盖用户核心需求
身份标签:锁定 “我是谁”。这类标签直接点出用户的身份属性,比如 “应届生”“二胎妈妈”“程序员”“北漂青年”。身份越具体,吸引的人群越精准。
“应届生别慌:秋招失利后,我靠这招拿到了 3 家大厂 offer” 比 “找工作失利怎么办” 好在哪?前者只吸引应届生,后者可能引来刚失业的中年人、想换工作的职场老鸟 —— 但文章内容只适合应届生,后者的点击量虽高,完读率却会很低。
场景标签:锁定 “我在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完全不同。“通勤路上 10 分钟:用这个方法背单词,效率提升 50%” 比 “高效背单词方法” 更打动人,因为 “通勤路上” 这个场景戳中了上班族的痛点 —— 他们没时间专门背单词,只能利用碎片时间。
需求标签:锁定 “我要什么”。直接点出用户的核心需求,比如 “减肥”“省钱”“升职”“育儿”。“想瘦肚子的人注意:睡前 3 个动作,7 天见效”,精准抓住了有瘦肚子需求的人,而不是泛泛的 “想减肥的人”。
✨贴标签的 3 个黄金法则,避免无效引流
标签要 “窄” 不要 “宽”。很多人想吸引更多人,会用宽泛的标签,比如 “年轻人必看”“大家都需要”。但 “年轻人” 包含 18 - 35 岁,学生、职场新人、自由职业者需求天差地别,标题根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
不如把 “年轻人” 拆成 “刚毕业的大学生”“25 岁租房党”,虽然覆盖人群变少,但点击的人都是精准用户,转发和互动率会更高。10w + 爆文的秘密不是吸引所有人,而是让精准用户疯狂转发。
标签要 “痛” 不要 “泛”。用户只会为自己的痛点停留。“职场人压力大” 是泛泛而谈,“996 上班族:凌晨 2 点睡不着,我靠这招找回了睡眠” 才是痛点标签。“睡不着”“996” 都是具体的痛,能让有同样经历的人瞬间共鸣。
标签数量不超过 2 个。标题里堆 3 个以上标签,会让用户 confusion。比如 “宝妈 + 职场新人 + 租房党:这样装修省钱又实用”,用户不知道文章到底侧重哪类人群的需求,反而会划走。最多 2 个标签,比如 “宝妈职场人:接娃前 30 分钟,搞定晚餐的 5 个技巧”,既明确又聚焦。
📝5 个爆款标题案例拆解,手把手教你套用
案例 1:“月薪 8 千的北漂:我在城中村,把出租屋改成了小花园”
标签:“月薪 8 千”(收入标签)、“北漂”(身份标签)。精准锁定低收入北漂群体,他们既想改善居住环境,又受限于预算,标题里的 “城中村”“出租屋改花园” 直接呼应需求。
案例 2:“二胎妈妈的早晨:6 点起床,带俩娃 + 做早餐,还能挤时间护肤”
标签:“二胎妈妈”(身份标签)、“早晨”(场景标签)。二胎妈妈最缺的是时间,标题里的场景和动作(带娃、做早餐、护肤)都是她们的日常,让她们觉得 “这就是我的生活,想看看她怎么做到的”。
案例 3:“35 岁被裁员后:我用 3 个月,从焦虑到月入 2 万”
标签:“35 岁被裁员”(身份 + 事件标签)。35 岁职场危机是高频痛点,“被裁员”“焦虑” 戳中痛点,“3 个月月入 2 万” 给出希望,吸引这类人群点击寻求解决方案。
案例 4:“考研二战党:别再死磕真题了,这个方法让我多考了 30 分”
标签:“考研二战党”(身份标签)。二战考生比一战更焦虑,更想找到高效方法,“别再死磕真题” 否定常见做法,引发好奇,“多考 30 分” 给出具体利益。
案例 5:“合租的 95 后:再也不用和室友抢厕所,这招太灵了”
标签:“合租的 95 后”(身份 + 场景标签)。合租抢厕所是年轻人的共同经历,标签具体到年龄和居住状态,让目标用户一看就有代入感。
⚠️这些贴标签的坑,90% 的人都踩过
标签和内容不符。标题写 “宝妈必备”,内容却讲职场晋升,用户点进来发现被骗,会直接举报或取关。这种 “标题党” 短期可能带来点击,但会毁掉账号的信任度。
用小众标签自嗨。比如 “INFP 人格的周末指南”,INFP 是 MBTI 里的小众人格,全国认识这个标签的人不到 5%,就算内容再好,也很难突破传播瓶颈。标签要选目标用户中 80% 都能理解的。
忽略标签的时效性。有些标签只在特定时期有效,比如 “2023 届毕业生” 到 2024 年就失效了,换成 “2024 届毕业生” 才能继续吸引新的目标用户。
贴标签不是简单加几个词,而是对目标用户的深度洞察 —— 你得知道他们是谁,在哪,想要什么。10w + 爆文的标题,从来不是写给所有人看的,而是写给 “被标签圈住的那部分人” 看的。
下次写标题时,先问自己:我的目标用户身上有什么最明显的标签?把它放进标题里,你离 10w + 可能就差这一步。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