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情感类公众号活得好,精准的粉丝画像就是指南针。你写的文字给谁看?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纠结什么?搞不懂这些,就算文笔再好,也可能像对着空气说话。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怎么扒出那些真正能跟你产生共鸣的粉丝模样。
🌱 先从自己的内容 “DNA” 里挖线索
你的公众号天天聊什么?是深夜 emo 的孤独感,还是异地恋的保鲜技巧?是婚姻里的鸡毛蒜皮,还是原生家庭的和解之道?内容的核心主题,本身就藏着粉丝的第一层画像。
拿 “失恋恢复期” 这个主题来说,经常看这类文章的,大概率是 20 - 30 岁的年轻人,刚经历感情挫折,需要情感宣泄和重建自信的方法。他们可能在晚上刷手机的时间更多,容易被 “前任回头该不该复合”“走出失恋的 3 个小习惯” 这类标题吸引。
再看内容风格,是犀利毒舌还是温柔治愈?喜欢毒舌风格的粉丝,可能更吃 “别傻了,他没那么爱你” 这种直接戳破的表达,年龄层可能偏成熟,见过一些感情套路。而偏爱温柔风格的,或许更需要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的安慰,可能是学生党或者刚入社会的年轻人。
还有内容里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比如 “独立”“自我成长”“安全感”,这些词高频出现的话,说明你的粉丝群体很可能在关注个人在感情中的状态,他们在意平等和自我价值,而不是一味依附对方。
📊 后台数据是藏不住秘密的 “情报员”
别光盯着阅读量发呆,公众号后台的粉丝分析功能,能扒出不少干货。打开 “用户分析”,先看基础数据:性别比例是 7:3 还是 3:7?年龄集中在 18 - 25 岁,还是 30 - 40 岁?地域是一二线城市多,还是三四线及以下占大头?
这些基础数据很关键。比如一个主打 “城市独居女性情感” 的号,粉丝 80% 是女性,25 - 35 岁,集中在北上广深,那她们的痛点可能更多是 “加班后的孤独感”“租房生活的漂泊感”“如何在忙碌中保持恋爱状态”。
再看 “图文分析”,哪些文章打开率最高?哪些在看、转发、留言最多?高互动的文章,一定踩中了粉丝的强需求。比如一篇 “30 岁还没结婚,我被亲戚催到想逃” 的文章爆了,说明粉丝里有不少被催婚困扰的适婚青年,他们需要被理解、被认同,甚至需要一些应对催婚的话术。
还有粉丝的活跃时间,是早上通勤时打开的多,还是晚上睡前?如果晚上 10 点 - 12 点是高峰,那发文时间就别选在早上 9 点,那会儿大家可能正忙着赶地铁,没心思静下心看情感文。
🗣️ 直接问粉丝:他们会告诉你答案
别害怕打扰粉丝,适当的调研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设计问卷的时候,别搞太复杂,3 - 5 个核心问题就行。
可以问问 “你最近在感情中最困扰的一件事是什么?”“你希望在这个公众号看到哪些内容?”“你平时喜欢用什么方式缓解情绪?” 这类问题。收集到的答案里,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是突破口。
除了问卷,评论区和私信也是宝藏。经常在评论区留言的粉丝,他们的观点、困惑,甚至语气,都能反映出他们的性格和状态。比如有人总在评论里说 “跟老公吵架后不知道怎么沟通”,那婚姻中的沟通问题就是你要重点关注的。
还可以搞点小规模的访谈,找几个忠实粉丝聊聊天,不用太长,10 - 15 分钟就行。问问他们的生活状态,怎么关注到你的号,觉得号里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地方觉得差点意思。面对面(或者线上视频)的交流,能捕捉到很多文字表达不出来的信息,比如他们提到某个问题时的语气和表情,可能比问卷答案更真实。
🌿 从 “使用场景” 反推粉丝画像
粉丝通常在什么情况下打开你的公众号?是失恋后躲在被子里刷手机时,还是工作摸鱼想放松一下?是和伴侣吵架后想找共鸣,还是单纯想看看别人的故事打发时间?
不同的场景,对应着不同的需求。比如在 “情绪低落时” 打开的粉丝,更需要共情和安慰,内容可以多一些 “我懂你” 的表达,少一些说教。而在 “想解决问题时” 打开的,比如 “异地恋怎么维持”,就需要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越实在越好。
再想想他们看完文章后会做什么?是转发到朋友圈,还是默默收藏?转发的人,可能希望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让某个人看到;收藏的人,可能是觉得内容有用,想以后再看,这类粉丝更注重内容的实用性。
还有他们关注的其他公众号是什么?如果你的粉丝同时关注了 “深夜食堂”“书单来了” 这类号,说明他们可能喜欢安静、有温度的内容,平时爱看书、关注生活细节。如果还关注了 “职场充电宝”,那他们可能是一群在努力平衡工作和感情的年轻人。
👀 看看竞品的 “粉丝池” 有什么规律
别光顾着自己埋头干,竞品的粉丝画像能给你不少启发。找几个跟你定位相似、做得不错的情感号,分析他们的内容风格、互动话题、甚至是广告合作。
比如一个竞品号经常推 “大学生恋爱指南”,广告多是校园周边产品,那它的粉丝大概率以大学生为主。另一个号总聊 “婚后婆媳关系”,广告是母婴用品,那粉丝可能多是已婚已育的女性。
再看看竞品的评论区,那些高赞评论里,粉丝在讨论什么?抱怨什么?期待什么?这些都能帮你补充自己的粉丝画像细节。比如竞品评论区里很多人说 “婆婆总干涉我的育儿方式”,而你也写婚姻相关内容,那这部分粉丝的痛点你也得考虑进去。
但别直接照搬,竞品的粉丝画像只能做参考。你的公众号有自己的特色,要找到那些被竞品忽略,或者你能做得更好的细分点。比如同样是聊恋爱,竞品侧重技巧,你可以侧重 “如何在恋爱中保持自我”,吸引那些更关注个人成长的粉丝。
🔄 粉丝画像是动态的,得常更新
别以为找到一次粉丝画像就万事大吉了。粉丝会成长,需求会变,你的公众号内容也可能调整,画像自然得跟着更新。
比如刚开始你的号主要聊校园恋爱,粉丝多是大学生。过了两年,这些粉丝毕业进入社会,可能开始关注职场恋爱、租房同居等问题,你的画像就得加上 “初入职场”“面临同居挑战” 这些标签。
怎么知道该更新了?定期回头看看数据,最近的高互动文章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了?粉丝的留言有没有出现新的关键词?如果发现很多粉丝在问 “结婚要不要彩礼”,而你之前很少涉及,那可能就得把 “适婚青年”“婚姻现实问题” 纳入画像里。
还可以每季度做一次小调研,问问老粉丝 “你现在最想在号里看到什么”,对比一下新粉丝和老粉丝的差异。画像越新,你的内容就越能踩在粉丝的需求点上,他们才会一直跟着你。
说到底,精准的粉丝画像不是凭空猜出来的,是从内容里挖、从数据里找、从粉丝嘴里问出来的。花点时间把这件事做透,你写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粉丝心坎里,公众号想不火都难。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