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公众号的朋友,估计都有这样的感受:天天追热点、写原创,脑子早就被榨干了。有时候盯着空白的编辑器,半天敲不出一个字,那种焦虑感真的能把人逼疯。
但自从 AI 写作工具普及后,不少人发现写推文突然变轻松了。不过别以为随便扔个主题给 AI,就能出来一篇 10 万 +。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今天就拿几款免费工具举例,一步一步教你怎么用 AI 生成高质量的公众号推文,看完就能上手。
🛠️ 先搞懂:3 款必用的免费 AI 写作工具,各有什么撒手锏?
市面上的 AI 写作工具多如牛毛,但真正好用还免费的没几个。这三款是我实测下来最靠谱的,各有各的优势,按需搭配着用,效率能翻倍。
豆包必须第一个说。字节跳动家的产品,对中文语境的理解特别到位。最关键的是完全免费,而且不用翻墙上外网。它的强项是写生活化、接地气的内容,比如情感文、种草文。给它一个模糊的主题,它能帮你梳理出清晰的框架,细节填充也很自然,不会像有些工具那样说空话。
然后是 ChatGPT(免费版)。虽然功能不如付费版,但基础的写作需求完全能满足。它的逻辑能力超强,适合写观点类、干货类的推文。比如你想写一篇 “职场新人避坑指南”,它能帮你把每个坑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还能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不过用它得注意,有时候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涉及数据、事实的内容一定要自己核对。
还有文心一言,百度旗下的 AI 工具,对中文互联网的热点、梗文化理解得很透彻。写追热点的推文用它准没错,能快速抓住事件的核心,还能结合网友的普遍情绪来组织语言。免费版每天有使用次数限制,但正常写一两篇推文完全够用。
📝 第一步:给 AI “喂料” 要精准,提示词这么写才不会跑偏
很多人用 AI 写出来的东西像白开水,问题多半出在提示词上。你给的信息越模糊,AI 返回的内容就越敷衍。想要高质量的推文,先学会写 “精准提示词”。
得把推文的核心要素列清楚。比如 “目标读者是谁”“想表达什么核心观点”“希望用什么风格”“需要包含哪些关键信息”。举个例子,同样是写 “夏季减肥”,给年轻人看和给宝妈看,内容方向天差地别。
可以试试 “场景 + 细节” 的提示词模板。比如:“帮我写一篇公众号推文,目标读者是 25 - 35 岁的上班族女性,主题是‘办公室简易减肥法’。要求内容实用、语言轻松,要包含 3 个具体可操作的小方法(比如利用午休时间、调整坐姿等),结尾要引导读者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减肥小技巧。” 这样的提示词,AI 一看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写。
别忘了给 AI 设定 “角色”。比如你想写一篇专业的护肤科普文,可以在提示词里说:“假设你是有 5 年经验的皮肤科医生,请写一篇关于‘敏感肌防晒’的公众号推文……” 给 AI 一个明确的身份,它输出的内容会更有针对性,专业度也会提升。
✍️ 第二步:生成初稿后,这 3 处必须人工修改,否则像机器人写的
AI 生成的初稿,顶多算个 “半成品”。直接用的话,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是机器写的,转发率肯定高不了。这三个地方一定要手动改,改完才能有 “人味儿”。
先看开头。AI 写的开头往往比较生硬,要么是干巴巴的定义,要么是套路化的提问。得改成能抓住眼球的。比如 AI 写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想减肥”,可以改成 “上周同事穿裙子时叹了口气:‘去年的腰围还能塞下一拳,今年拉链直接卡肚子上了 —— 夏天对胖人也太不友好了!’” 用具体的场景和细节,一下子就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再改案例和数据。AI 经常会编造一些 “假案例”,比如 “某位网友说”“研究表明”,但没具体来源。看到这种内容,要么换成你自己经历的、或者身边人的真实案例,要么去网上找权威的数据替换掉。比如把 “有研究显示多喝水能减肥” 改成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够 1.5 升水的人,比喝水少的人平均多瘦了 2.3 公斤”。
最后调语言风格。AI 写的句子有时候会太书面化,或者太啰嗦。把长句拆成短句,多加点口语化的表达。比如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运动是减肥的有效方式” 改成 “说白了,想瘦,动起来肯定没错”。适当加一些语气词,比如 “呢”“啊”“吧”,读起来会更自然。
📊 第三步:结合公众号特性优化,这几个细节决定打开率
公众号推文有自己的 “潜规则”,AI 可不懂这些。改完内容后,还得针对公众号的传播特点再优化,不然写得再好,没人点开也是白搭。
标题得下功夫。AI 生成的标题通常比较平淡,比如 “关于夏季养生的几个小知识”。得改成有冲突、有利益点的。比如 “夏天这么养生,难怪你越养越虚 —— 这 3 个坑别再踩了”。可以用 “数字 + 痛点 + 解决方案” 的公式,或者制造一点小悬念,让读者忍不住想点进去看。
段落别太长。手机屏幕就那么大,一大段文字堆在一起,读者看着累,很容易划走。AI 写的内容经常是大段大段的,得手动拆分成短段落,每段最好不超过 3 行。重要的句子可以单独拎出来,或者加粗显示,方便读者快速抓住重点。
多埋 “互动钩子”。公众号想涨粉、提高活跃度,互动很重要。AI 写的结尾往往比较平淡,比如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改成引导评论的,比如 “你夏天减肥踩过最坑的方法是什么?评论区告诉我,抽 3 个人送减肥食谱电子版”;或者引导转发的,比如 “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正在减肥的朋友,一起变瘦呀”。
💡 进阶技巧:让 AI 写出 “独家感”,这招 90% 的人不知道
用 AI 的人多了,很容易出现内容 “撞车” 的情况。想要让你的推文看起来独一无二,得学会 “训练” AI,让它写出带有你个人风格的内容。
把你过去写得好的推文发给 AI,让它学习你的风格。比如可以说:“这是我之前写的 3 篇公众号推文,请分析我的写作风格(包括常用词汇、句式、段落结构等),然后按照这种风格写一篇关于‘周末短途游’的推文。” 多试几次,AI 就能越来越像你 “代笔” 的。
让 AI 帮你 “扩写细节”。有时候 AI 写的内容框架不错,但细节不够丰富。可以挑出其中一段,让它补充更多细节。比如 AI 写 “去海边玩要注意防晒”,你可以让它具体写:“防晒霜怎么选?涂多少才够?出汗后怎么补涂?除了防晒霜,还有哪些物理防晒的小技巧?” 细节越多,内容就越有 “独家感”,读者觉得更有用。
用 AI 生成多个版本,再自己拼接。比如让 AI 分别写 “幽默版”“专业版”“走心版” 的同一主题推文,然后把每个版本里写得好的部分挑出来,重新组合成一篇。这样既保留了 AI 的高效,又能避免内容单一,还能加入自己的想法,一举三得。
🚫 避坑提醒:这些 AI 写作的雷区,新手很容易踩
用 AI 写推文确实方便,但有些坑得提前避开,不然可能会出大问题。
别完全依赖 AI 的事实性内容。尤其是涉及到健康、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AI 经常会出错。比如它可能会说 “每天喝 8 杯水最健康”,但实际上每个人的饮水量应该根据体重、活动量来定。一定要自己去权威网站(比如人民网、丁香医生等)核对,不然误导了读者,很容易失去信任。
注意版权问题。有些 AI 工具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抄袭别人的作品。尤其是写书评、影评的时候,别直接用 AI 生成的内容。最好是自己先看一遍原作,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 AI 帮忙组织语言,这样既能保证原创性,又能避免版权纠纷。
别偷懒跳过 “通读” 环节。哪怕 AI 写得再顺,也一定要自己从头到尾读一遍。有时候 AI 会写出前后矛盾的内容,或者出现一些奇怪的词语。比如我之前用 AI 写一篇关于美食的推文,它突然冒出一句 “这道菜的口感像塑料”,明显是出错了。通读一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避免闹笑话。
用 AI 写公众号推文,核心不是 “让 AI 替你写”,而是 “让 AI 帮你提高效率”。从确定主题到生成初稿,再到修改优化,AI 可以帮我们省掉很多重复劳动,但最关键的创意、情感和个人特色,还得靠自己来把控。
试试上面这些方法,你会发现写推文不再是负担,反而能腾出更多时间去思考怎么运营好公众号。刚开始可能有点麻烦,但熟练之后,效率会翻倍。
最后想说,工具再好,也得靠人来用。别指望 AI 能一下子让你写出 10 万 +,但它绝对能成为你公众号运营路上的好帮手。赶紧挑一款工具试试,说不定下一篇爆款推文就出自你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