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编辑器怎么挑?先看这 3 个关键点
选在线编辑器不用跟风追热门,得实实在在看自己的需求。新手优先考虑「操作简单 + 模板多」的工具,比如 135 编辑器和易点编辑器,界面像搭积木一样,拖拖拽拽就能出效果。经常做活动的账号可以试试 i 排版,它的倒计时组件和优惠券模板特别全,能直接套用。
要是你追求排版独特性,秀米编辑器值得花时间研究。它的「布局」功能能自己搭框架,文字和图片的组合方式比其他工具多一倍。但有个小缺点,新手可能得花 1 - 2 小时熟悉操作逻辑,不过学会后排版自由度超高。
另外得注意编辑器和公众号的兼容性。有些工具导出的文章会出现格式错乱,尤其是带特殊动画的模板。建议每次排版完先导出到公众号草稿箱,预览一下再发布。亲测 135 编辑器和公众号的兼容性最好,十次里顶多一次需要微调。
🔤 基础排版做好这 5 步,文章立马变清爽
字号和行间距是基础中的基础。正文用 14 - 16 号字最合适,老年群体多的账号可以调到 17 号。行间距设为 1.5 - 1.75 倍,段间距比行间距大 2 - 3 像素,这样眼睛读起来不费劲。
字体颜色别乱选。标题用深灰(#3e3e3e)比纯黑(#000000)更柔和,正文用浅灰(#666666),注释性文字用浅灰偏淡(#999999)。这三个色号是经过无数账号测试的,在手机屏幕上看最舒服。
段落长度要「切碎」。手机屏幕每行大概能显示 25 - 30 个字,超过 40 字的段落就得换行。比如讲一个观点,分成 2 - 3 行一段,中间用空行隔开。你可以试试:每段不超过 3 行,阅读速度能提升 40%。
引用内容要有区分度。重要的句子可以用编辑器里的「引用框」,但别全用灰色底纹,试试左侧加一条彩色竖线的样式,既显眼又不抢内容风头。如果是用户留言,用「对话气泡」模板比单纯加粗更有代入感。
签名栏固定模板。每次结尾的作者信息和二维码别重新排,在编辑器里存成「我的模板」,下次直接调用。建议做成左文右图的样式,文字部分不超过 2 行,二维码大小控制在 80 - 100 像素,太大占屏幕空间。
✨ 细节美化 3 个技巧,瞬间提升高级感
巧用「留白」制造呼吸感。标题上下各空出 2 行距离,比紧挨着正文好看 10 倍。图片左右留 10 - 15 像素边距,别撑满整个屏幕,尤其是宽度超过 600 像素的图,加边距后反而显得更协调。
分隔线别用系统自带的。那些虚线、波浪线早就过时了,试试「小图标 + 短横线」的组合,比如用一个小树叶图标,左右各加 3 条短横线,既简洁又有辨识度。编辑器的「装饰」分类里有很多现成的,挑线条细一点的,别用太粗的款式。
文字颜色控制在 3 种以内。标题一种主色,正文一种底色,强调内容用主色的浅色系。比如主色用深蓝色(#1a5490),强调文字就用浅蓝色(#4a89dc),千万别红、绿、黄一起上,读者看了容易眼累。
还有个隐藏技巧,用「阴影」增加层次感。给标题加 1px 的浅灰色阴影,文字会像浮在屏幕上一样,不过阴影别太重,不然显得脏。正文千万别加阴影,容易看不清。
🎯 标题怎么排?这 4 种样式最吸睛
大标题别只用加粗。试试「字重 + 颜色 + 大小」组合,比如「20 号字 + 粗体 + 主色」,比单纯加粗醒目多了。如果标题太长,中间用空格分隔成 2 - 3 部分,比如「夏天护肤 做好这 3 步 比涂 10 层面霜还管用」,阅读起来更轻松。
小标题要带「视觉锚点」。每个二级标题前面加个小图标,比如用▶️、🔍、✅这些符号,或者编辑器里的小箭头、小方块。图标和文字之间空一格,位置对齐,整个文章的节奏感会特别好。
数字标题自带吸引力。把「几个方法」改成「3 个方法」,再配上序号样式,比如「01 清洁不到位,涂啥都白费」,比普通标题点击率高 27%。编辑器里有现成的序号模板,选带圈的数字比单纯的 1、2、3 更显眼。
长标题换行有讲究。超过 18 个字的标题分两行排,上短下长或者上长下短都行,但别从中间劈开词语。比如「早餐吃不对 不仅不养胃 还可能伤身体」,在「对」字后面换行就比在「不」字后面换好看。
🖼️ 配图排版 3 个原则,避免踩坑
图片尺寸统一是底线。封面图用 900×500 像素,正文插图用 640×400 像素,这样在手机上显示最完整。编辑器里有「图片裁剪」功能,上传后直接切成标准尺寸,别手动拉伸,容易变形。
图文搭配别太密。一张图后面至少跟 2 - 3 行文字,别刚看完图就又出现一张图。如果是步骤图,每张图下面加一行说明文字,用 12 号字,颜色比正文浅一点,看起来更清晰。
动图用在关键位置。比如教程里的操作步骤,用动图比静态图清楚,但别整页都是动图,容易让人眼花。动图大小控制在 1MB 以内,太大加载慢,编辑器的「压缩」功能可以自动瘦身。
还有个小提醒,图片四周加 1px 的浅色边框,能和背景区分开,尤其是浅色图片,不加边框容易和背景融在一起。
🚫 这些排版禁忌,千万别犯
别用艺术字体。楷体、隶书这些在手机上显示模糊,宋体和微软雅黑最清晰。尤其是正文,哪怕是强调内容,也别换艺术字体,读者可能看不清。
别堆太多特效。闪烁、滚动、放大这些动画效果,用在标题上最多一个,正文里绝对不能用。读者盯着看 3 秒就会觉得晃眼,直接划走文章。
别用全屏底色。整页都加背景色会让文字看起来费劲,除非是节日特辑,否则只在标题栏或者引用部分用底色,而且透明度调到 80% 以上,别太浓。
空行别乱加。段落之间空一行足够,标题和正文之间空两行最多了,太多空行会让文章显得松散,读者翻半天看不到实质内容,很容易失去耐心。
最后检查一遍格式。导出到公众号后,用手机预览功能看一遍,重点看字体是否统一、图片是否变形、有没有乱码。有时候编辑器里看着好好的,导出后会出小问题,花 2 分钟检查能避免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