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别让 “侵权” 成为你公众号运营生涯的 “污点”
运营公众号这事儿,看似门槛低,实则暗藏不少法律风险。尤其是 2025 年,随着国家版权局新政策的出台和平台治理力度的加大,侵权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给你的运营生涯留下难以抹去的污点。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如何在 2025 年避免公众号运营中的侵权风险。
一、2025 年版权新规带来的新挑战
2025 年 7 月 17 日起施行的《关于加快推进版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公众号运营者来说是个重要的风向标。这份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版权保护制度。这意味着,像 AI 生成内容、图片使用、文章转载等常见的运营操作,都需要更加谨慎。
比如,你用 AI 生成了一篇文章或者一张图片,可别以为这就是你的原创了。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判例,AI 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取决于用户的创作贡献。如果你的指令过于简单,没有体现出个性化的选择和实质性的贡献,很可能就不构成作品。而且,从 2025 年 9 月 1 日起,AI 生成内容还需要进行标识,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再看看微信平台的治理数据,2025 年 5 月,平台治理违规使用原创标识内容 64231 篇,删除涉及抄袭、洗稿内容 1229 篇,封禁 1065 个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账号。这组数据说明,平台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运营者可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
二、常见侵权行为及法律后果
在公众号运营中,有几种侵权行为特别容易踩雷,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1. 图片使用不当
很多运营者喜欢从网上随便下载图片来用,觉得 “互联网资源就是免费午餐”。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图片都受著作权法保护。2025 年,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批案件中,被告公司就是因为在公众号文章中使用了未经授权的图片,被判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
很多运营者喜欢从网上随便下载图片来用,觉得 “互联网资源就是免费午餐”。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图片都受著作权法保护。2025 年,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批案件中,被告公司就是因为在公众号文章中使用了未经授权的图片,被判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
2. 转载授权不规范
有些运营者认为,只要开通了微信的白名单,转载文章就没问题了。可上海某科技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使获得了白名单授权,如果首发公众号没有取得图片、视频等素材的授权,转载方依然可能构成侵权。
有些运营者认为,只要开通了微信的白名单,转载文章就没问题了。可上海某科技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使获得了白名单授权,如果首发公众号没有取得图片、视频等素材的授权,转载方依然可能构成侵权。
3. 内容抄袭洗稿
抄袭洗稿是公众号运营的大忌。2025 年,微信平台处理了大量涉及抄袭、洗稿的内容,甚至封禁了不少账号。更严重的是,像上海警方破获的自媒体敲诈案中,运营者通过拼凑整合甚至恶意拼接负面信息来敲诈企业,最终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抄袭洗稿是公众号运营的大忌。2025 年,微信平台处理了大量涉及抄袭、洗稿的内容,甚至封禁了不少账号。更严重的是,像上海警方破获的自媒体敲诈案中,运营者通过拼凑整合甚至恶意拼接负面信息来敲诈企业,最终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 侵犯名誉权和隐私权
在文章中泄露当事人姓名、肖像或个人信息,或者捏造内容损害当事人名誉,都是侵权行为。海口市美兰区法院就曾判决一起微信公众号侵犯名誉权的案件,要求运营者赔礼道歉并保留声明 3 天。
在文章中泄露当事人姓名、肖像或个人信息,或者捏造内容损害当事人名誉,都是侵权行为。海口市美兰区法院就曾判决一起微信公众号侵犯名誉权的案件,要求运营者赔礼道歉并保留声明 3 天。
三、避免侵权的实用策略
既然侵权风险这么大,那该怎么避免呢?咱们从内容创作、素材使用、转载授权等方面来看看具体的策略。
1. 内容创作:确保原创性
- 使用 AI 生成内容时:要保留生成过程的证据,如提示词、参数设置、修改记录等。同时,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要求,对 AI 生成内容进行标识。
- 进行原创检测:可以使用 “易撰” 小程序等工具,对文章进行原创度检测。原创度在 70% 以上,才能更好地通过平台审核。
- 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对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避免出现抄袭、洗稿等问题。
2. 素材使用:合法合规
- 图片授权获取:选择官方图库,如 “国家公共文化云”“正规版权交易平台” 等,并留存授权证明。如果使用免费素材,一定要仔细阅读授权条款,避免超出授权范围使用。
- 音乐、视频等素材:同样要取得授权。可以通过版权交易平台或者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获取授权。
3. 转载授权:明确权限
- 微信白名单授权:在转载文章时,要确保首发公众号已经取得了相关素材的授权。同时,根据需要设置转载权限,如是否允许修改内容、是否显示来源等。
- 其他平台转载:如果转载其他平台的文章,要联系著作权人取得授权,并支付相应费用。
4. 法律风险防范
- 学习法律法规:及时了解国家版权局的新政策和法院的判例,增强法律意识。
- 留存证据:在使用素材、转载文章等过程中,要留存相关证据,如授权文件、生成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
- 遇到侵权投诉及时处理:收到侵权通知后,要积极与权利人协商解决,避免诉讼风险扩大。
四、实用工具推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避免侵权,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款实用工具。
1. 原创检测工具
- 易撰:可以检测文章的原创度,还能提供提升原创度的建议。
- 原创宝:一款互联网原创文字作品跨平台在线监测和维权的 SaaS 工具,能够帮助原创作者检测文章被转载抄袭情况、保存证据。
2. 侵权监测工具
- 微版权:集成了针对电商、视频、公众号、音乐、图片及文字等多个维度的智能监测功能,能够精准识别侵权行为。
- 云捕手: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检测系统,虽然主要针对专利,但对公众号运营中使用的图片、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授权管理工具
- 版权印:一个互联网版权的快速授权平台,帮助权利人在内容传播中简单地实现版权授权,也为使用人提供了 “所见即可用,即用即授权” 的获取合法版权授权的快速通道。
五、结语
2025 年,公众号运营的侵权风险越来越大,但只要我们增强法律意识,掌握实用的避免侵权策略,合理使用工具,就能够有效降低风险。记住,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就是保护自己的运营生涯。希望大家在 2025 年都能运营出合规、优质的公众号,别让 “侵权” 成为你的污点。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