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不是自说自话,是用户想听什么 🗣️
做公众号的都知道,选题要是跑偏了,后面内容写得再好也白搭。你以为的好选题,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就像跟人聊天,你滔滔不绝讲自己喜欢的球队,对方却一脸茫然,这对话能继续下去吗?
选题的本质是 "用户想听什么",不是 "我想写什么"。之前见过一个美食号,小编自己爱吃日料,连续写了十几篇日料探店,数据一路下滑。后来翻后台数据才发现,关注者里 70% 是宝妈,平时更关心家常菜做法和性价比餐厅。你看,不跟用户 "对频",再用心也是白费功夫。
怎么知道用户想听什么?看后台的留言区啊,那是最直接的对话窗口。有人问 "夏天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有人说 "能不能讲讲房贷利率怎么算",这些都是现成的选题。还有文章末尾的 "点赞在看" 数据,那些互动高的内容,藏着用户的真实喜好。
别总想着教育用户,没人愿意被说教。你是来跟他们聊天的,不是来上课的。选一个用户心里早就想问,却没地方找到答案的话题,比你硬塞一个 "我觉得你该知道" 的话题,效果好一百倍。
爆款选题藏在用户的 "痛点弹幕" 里 😣
用户的痛点就像弹幕一样,在各种地方飘着,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抓得住。去年有个职场号突然火了,就是因为写了篇《凌晨三点的加班狗,工资条比脸还干净》,一下子戳中了年轻人的职场焦虑。
这些痛点怎么找?去微博热搜的评论区翻一翻,去小红书的热门笔记下面看看,去知乎的 "为什么" 话题里逛一逛。那些被反复讨论的问题,那些带着情绪的吐槽,都是现成的选题素材。
有个健康号的小编告诉我,她每天花两小时刷各种社交平台,看到有人说 "减肥总反弹",就顺着这个点挖下去,写了篇《反弹不是因为你管不住嘴,是方法错了》,阅读量直接破 10 万。你看,痛点找对了,内容就像长了腿,自己会跑。
但要注意,痛点不是猎奇。有人为了博眼球,专挑那些极端案例,比如 "月入 3 千怎么在北上广活下去",这种话题看似抓痛,其实离大多数人的生活太远,火得了一时,留不住粉丝。真正的好痛点,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小事,比如 "手机内存总不够用"、"孩子写作业拖拉",这些才是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选题要有 "信息增量",不然谁看? 📈
用户点开你的文章,是想得到点什么的。要么是新知识点,要么是新视角,要么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是你说的都是人家早就知道的东西,谁耐烦看下去?
信息增量不一定是高大上的干货。生活号写 "冰箱收纳",别人都讲怎么叠盒子,你加一句 "蔬菜用厨房纸包着再放保鲜盒,能多存三天",这就是增量。职场号写 "开会技巧",别人说要提前准备,你补充 "会前跟领导确认三个核心议题,效率提升 50%",这也是增量。
最怕的是那种 "正确的废话" 选题。比如 "努力就能成功"、"健康很重要",这些谁不知道?写这种内容,就像跟人说 "多喝水对身体好",听着没毛病,但没人会当真。
怎么判断选题有没有信息增量?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点别人没说过吗?我说的角度跟别人不一样吗?用户看完能记住一个具体方法吗?三个里至少占一个,不然这选题就别碰。
选题的 "黄金三秒法则",你 get 了吗? ⏰
用户刷手机的时候,留给每个标题的时间只有三秒。三秒内抓不住眼球,你的文章就会被划走,跟没发一样。
怎么在三秒内留住人?数字是个好东西。"3 个方法" 比 "几个方法" 具体,"7 天瘦 5 斤" 比 "快速减肥" 实在。有人做过测试,带数字的标题比不带数字的打开率高 37%。
疑问也管用。"你家的空调清洗对了吗?" 比 "空调清洗方法" 更能让人停下来。因为疑问会触发人的回答欲,哪怕只是心里默默想一句 "好像没洗对",也已经成功了一半。
还有个小技巧,把用户画像写进标题里。"宝妈必看" 比 "家长必看" 精准,"北漂族注意" 比 "租房族注意" 具体。精准定位人群,能让目标用户觉得 "这是在说我",自然就愿意点进来。
但别玩标题党。"我差点死了" 点进去是 "吃了个坏西瓜拉了肚子",这种套路一次两次还行,多了就没人信了。用户被忽悠一次,下次看到你家的号直接划走,得不偿失。
避开选题的 "死亡陷阱",这些坑别踩 💣
有些选题看着热闹,其实是坑,谁踩谁掉粉。最常见的就是 "万能选题",比如 "适合所有人的理财方法"、"不管什么肤质都能用的护肤品"。听起来受众广,其实等于没说,谁看了都觉得跟自己没关系。
追热点也要小心。不是所有热点都适合你的号。科技号追娱乐圈的瓜,美食号聊国际政治,粉丝会觉得 "你不务正业"。之前有个历史号非要写某明星的绯闻,结果掉了两千粉,得不偿失。
还有一种坑是 "自嗨型选题"。小编自己是个摄影发烧友,就写 "全画幅相机的 100 种用法",但粉丝里 90% 用的是手机拍照。这种内容再专业,也没人看。记住,你的爱好不等于用户的需求。
太负面的选题也要慎碰。整天写 "这个行业要完了"、"年轻人没希望了",偶尔一次还行,多了就会让人觉得压抑。用户关注你是想获得价值,不是来听你抱怨的。
长期主义的选题库,才是爆文的底气 📚
偶尔出一篇爆文不难,难的是持续出爆文。这就需要一个选题库,就像冰箱里存着各种食材,想吃什么随时能做。
怎么建选题库?把平时看到的好点子记下来。刷到一个热门话题,记下来;看到用户的一个好问题,记下来;甚至跟朋友聊天时听到的一个新鲜观点,也记下来。积少成多,就不会到写的时候抓瞎。
选题库要分类。按话题分,比如职场类、生活类、情感类;按季节分,比如春节特辑、夏日专题;按用户场景分,比如通勤路上看的、睡前看的。分类越细,用的时候越方便。
还要定期给选题库 "除草"。有些选题过了那个时间点就没用了,比如 "双 11 攻略" 到了 12 月就该删掉。同时要不断补充新内容,保持选题库的新鲜度。
最重要的是,选题库不是摆设,要真的用起来。每周花两小时从库里挑选题,结合当下的热点和用户反馈做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做公众号就像开餐馆,选题就是菜单。菜单合顾客口味,人家才会常来。别总想着自己爱吃什么,多想想食客想吃什么。把每次选题都当成跟用户的一次对话,聊得多了,自然就知道该说什么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