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后台数据,看着那可怜的阅读量和几乎为零的变现收入,不少公众号主估计都得叹气。这行早就不是随便写写就能赚钱的年代了,现在能真正靠公众号活得滋润的,真没几个。为啥 90% 的公众号都赚不到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聊聊,都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
🎯 定位像浮萍,粉丝自然留不住
很多人开公众号就是一时兴起,今天看美妆火就写美妆,明天见职场文流量高就转职场。用户点进来一看,上周还在教怎么化妆,这周就开始聊跳槽避坑,直接懵圈。这种毫无定位的 “杂货铺” 模式,根本攒不下精准粉丝。
精准粉丝有多重要?你卖母婴用品,粉丝全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算天天发广告,谁会买?有个朋友做公众号,一开始今天发美食测评,明天发电影影评,运营半年粉丝才两千多,而且活跃度极低。后来他狠心砍掉其他内容,专注本地小众餐馆探店,不到三个月,粉丝涨到一万五,还接了不少餐饮商家的推广,这就是定位的力量。
还有些号主觉得定位越宽泛,受众越多。其实恰恰相反,现在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了,你想什么都满足,最后什么都满足不了。就像商场里的 “综合超市”,看起来啥都有,可用户想买高端护肤品,还是会去专柜;想买新鲜水果,更愿意去生鲜店。公众号没个清晰的定位,就像在大海里漂流的浮萍,风一吹就散了。
📝 内容没价值,打开率低到离谱
内容是公众号的根,可太多号的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要么是网上东拼西凑的 “缝合怪”,把几篇文章的段落打乱重排,就敢标上 “原创”;要么是自嗨式写作,写的全是自己的情绪和感悟,读者看了一脸问号:“这跟我有啥关系?”
用户只关心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你写职场文,就得告诉读者怎么跟老板提加薪,怎么避免同事甩锅;你写育儿文,就得分享实用的哄睡技巧,辅食做法。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之前总写 “我今天又完成了一个大项目” 这种炫耀式内容,阅读量一直在几百徘徊。后来改成 “月薪 3 千到 3 万,我总结出 3 个避坑公式”,阅读量直接破万。
还有些号主迷信 “标题党”,标题起得花里胡哨,点进去内容空洞无物。一次两次读者可能会被骗,但第三次绝对不会再点开。现在用户都精得很,标题吸引人只是第一步,内容没价值,只会加速掉粉。
📊 运营没章法,粉丝互动等于零
很多人觉得公众号运营就是 “写文章 + 发出去”,剩下的就等着粉丝上门、广告自来。这种想法太天真了。运营就像开店,你得时不时搞点活动,跟顾客聊聊天,不然谁记得你?
粉丝互动是提升粘性的关键。有个情感号主做得特别好,每篇文章末尾都会留一个话题,比如 “你最难忘的一次分手是因为什么?”,然后在留言区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甚至会记住老粉丝的名字和故事。时间久了,粉丝就像找到了一个线上 “树洞”,每天都盼着她更新,阅读量和完读率一直很高,接广告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反观那些不赚钱的号,留言区要么空空如也,要么只有几条广告刷屏。号主从不回复,也不搞任何互动活动。粉丝感觉自己就是个数字,关注了跟没关注一样,取关是迟早的事。还有些号,发文章的时间也乱七八糟,有时候早上 8 点发,有时候半夜 12 点发,完全不考虑粉丝的阅读习惯。要知道,固定更新时间能培养用户的阅读惯性,这是最基础的运营常识。
💰 变现太单一,广告接不到,带货带不动
公众号变现的路子其实不少:广告、带货、知识付费、社群等等。可大多数不赚钱的号,变现方式只有一种 —— 等广告主找上门。问题是,广告主选号看的是粉丝质量和阅读量,一个粉丝不到一万,阅读量几百的号,谁会给你投广告?
就算接到广告,价格也低得可怜。有个生活类公众号主跟我吐槽,她接的第一条广告,是个不知名的护肤品,写一篇推文才给 200 块,还要求必须夸得天花乱坠。这种广告不仅赚不到钱,还容易引起粉丝反感,得不偿失。
带货也是同理,很多号主选品完全看佣金高低,不管产品质量。上次有个母婴号推了一款号称 “纯天然” 的宝宝面霜,结果有粉丝反馈孩子用了过敏。虽然号主及时删除了推文,但粉丝还是流失了一大半。带货赚的是信任钱,产品不行,砸的是自己的招牌。
知识付费和社群就更难了,这两种变现方式对内容质量和粉丝粘性要求极高。没有扎实的内容积累和活跃的粉丝基础,推出的课程和社群根本没人买。很多号主看到别人做知识付费赚了钱,自己也跟风搞,结果课程卖不出去几份,还得罪了粉丝。
📈 流量被稀释,新号突围太难
这几年公众号的流量早就不是 “增量市场” 了,而是 “存量竞争”。微信官方数据显示,现在活跃的公众号超过 2000 万个,每天都有新号诞生,也有老号停更。用户的注意力就那么多,被短视频、直播、小红书分走了一大半,留给公众号的越来越少。
新号想在这种环境下突围,难如登天。没有初始流量池,文章发出去就像石沉大海,阅读量长期在两位数徘徊。就算内容再好,也可能被淹没在信息洪流里。微信的推荐机制也偏向头部大号,那些粉丝多、互动好的号,更容易被推荐到 “看一看”,新号和小号基本没机会。
还有些号主迷信 “爆款思维”,总想着写出一篇 10 万 + 就能一飞冲天。可爆款哪有那么好出?一篇爆款需要内容、时机、运气多重因素叠加。天天盯着爆款,不如踏踏实实做内容、攒粉丝。有个历史类公众号,坚持写小众历史故事,两年才积累了 5 万粉丝,但粉丝粘性特别高,光靠社群会员费,每个月就能稳定收入几万块。
🧠 心态太浮躁,赚快钱的想法害了自己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 —— 很多号主的心态太浮躁了。开号三个月没赚到钱就开始焦虑,半年没起色就直接放弃。公众号这行,早就过了 “躺赚” 的时期,想赚钱,就得沉下心来打磨内容、积累粉丝。
见过太多人,看到别人做公众号赚钱,就跟风入场,结果写了没几篇就嫌麻烦,要么随便转载别人的文章,要么干脆断更。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怎么可能赚到钱?做公众号就像种庄稼,春天播种,夏天施肥,秋天才能收获。妄想刚种下种子就结果,纯属异想天开。
还有些人,总想着走捷径,买粉、刷阅读量、搞虚假广告。这些歪门邪道或许能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微信对这些行为的打击越来越严,一旦被封号,之前的努力全白费。踏踏实实做事,虽然慢,但走得稳。
90% 的公众号赚不到钱,不是因为行业不行了,而是因为很多人没找对方法,没沉下心来做事。定位清晰、内容有价值、运营有章法、变现多元化、心态够踏实,做到这几点,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至少能让公众号成为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别总羡慕那些赚钱的公众号,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得多。与其抱怨行业难做,不如从现在开始,一点点改进自己的公众号。毕竟,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行动才能改变现状。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