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公众号已经栽了!肖像权侵权的真实代价
说真的,最近这两年公众号因为用错一张图被告的案例,真的越来越多。你别觉得是小题大做,去年深圳有个美食号,就因为在推文里用了某网红探店的照片,没经过人家同意,结果被判赔了 3 万块。还有更夸张的,上海一个母婴公众号,用了一位宝妈带娃的照片做封面,说是 “粉丝投稿” 就没事,最后法院判赔 5 万,理由是 “粉丝投稿不代表拥有肖像权授权”。
你可能会说,我就用了一张小图,放文末当配图,也没盈利啊。但法律可不管你用在哪,只要是 “未经同意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就可能构成侵权。去年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数据显示,涉公众号肖像权纠纷案件里,70% 的被告都是中小公众号,很多号主直到收到法院传票,才知道自己踩了坑。
更麻烦的是,现在明星、网红的维权意识特别强。他们背后有专门的团队盯着全网,一旦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用于商业推广,哪怕只是个小公众号,也会立刻发律师函。有个美妆类的小号,粉丝才 2 万,就因为用了某明星的机场图做 “穿搭推荐”,最后不仅删文道歉,还赔了 20 万。你想想,一个小号得赚多久才能填上这个窟窿?
❌ 别踩这些坑!容易侵权的 3 种常见场景
很多人觉得 “我不是故意的” 就能免责,这想法可太天真了。肖像权侵权看的是行为本身,不是你的主观想法。这几种场景,你哪怕只占了一条,都可能出事。
第一种,随便扒网红、素人的照片当 “案例”。比如写职场文章,顺手从某社交平台找了张打工人喝咖啡的照片当配图;或者做情感类推文,用了网友发在小红书的情侣合照。你可能觉得 “人家都放网上了,用用怎么了?” 但法律规定,公开在网络上的照片,不代表你有使用权。就像你把日记放朋友圈,不代表别人能拿去印成书卖钱一个道理。
第二种,用用户提供的照片却没签授权。不少公众号会搞 “粉丝投稿” 活动,比如 “晒出你的宠物合照”“分享家庭旅行照”。有个亲子号就因为用了粉丝发的孩子照片做合集,被家长告了 —— 家长说 “我投稿是让你看看,没让你发出来当广告”。法院最后判公众号侵权,因为 “投稿行为不等于授权商业使用”。所以只要你这篇推文带广告、有流量变现(比如接了赞助),用用户的照片就必须单独要授权。
第三种,以为 “新闻事件” 里的照片随便用。比如某热点事件里的当事人照片,你觉得 “报道新闻而已,用用无妨”。但这里有个边界:只有 “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才算合法。要是你用人家的照片做了 “深度分析”,还加了品牌推广,或者把照片截下来做表情包,那就超出了 “新闻报道” 的范围。去年有个财经号写某企业家的创业故事,用了人家的照片配了句 “推荐大家买他公司的股票”,结果被认定为 “商业宣传”,判了侵权。
✅ 合法用图的 4 个正确姿势,赶紧记下来
别慌,不是说公众号就不能用人物照片了,只是得用对方法。这 4 个办法,亲测有效,你照着做基本能避开 90% 的坑。
自己拍的照片最保险。比如你写探店文,自己拍店员的工作照;做教程类内容,自己出镜当模特。这种情况下,你既是拍摄者又是使用者,只要拍的时候没侵犯别人隐私(比如别偷拍更衣室、厕所),就完全没问题。有个本地生活号就很聪明,所有配图都是小编自己拍的路人(提前打过招呼),两年多从没出过版权问题。
一定要拿到书面授权,口头答应不算数。很多人觉得 “微信上跟对方说过了,他同意了” 就行,但真出事了,你拿不出白纸黑字的证据,对方完全可以说 “我没同意”。授权书里必须写清楚这几点:谁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用在哪个公众号(名称、ID)、用多久(比如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 月 1 日”)、用在什么内容里(比如 “仅限《职场穿搭指南》系列推文”)、能不能二次修改(比如裁剪、加文字)。有条件的话,最好让对方手写签名,再拍个手持身份证的照片存档。
用正版图库的 “可商用” 素材。像视觉中国、图虫创意这些平台,有专门的 “肖像权授权” 图库,里面的照片都是模特签过协议的,你花钱买了版权就能用。但记住,别贪便宜用 “免费图库” 里的人物照。很多免费网站虽然标着 “可商用”,但其实没拿到完整授权,真出事了平台可不会替你担责。有个教育号就因为用了某免费图库的 “学生学习照”,结果被照片里的家长告了 —— 原来图库根本没跟家长签授权,最后号主自己赔了钱。
实在要用别人的照片,先搞清楚 “合理使用” 的边界。根据《民法典》,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这些情况可以不经同意,但绝对不能用来盈利。比如你写文章批评某明星的不当言论,用他公开活动的照片做配图,这没问题;但如果同时插了个 “同款衣服购买链接”,性质就变了,很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 授权书要这么写,才能避免扯皮
别以为有了授权书就万事大吉,要是写得含糊不清,照样可能出问题。这几个关键点,少一个都不行。
首先,必须明确 “授权主体”。就是说,照片里的人是谁,得写清楚。如果照片里有多个人,每个人都得授权 —— 比如你拍了一张家庭合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都在里面,那这 5 个人都得签字同意,少一个都可能被没签字的人告。之前有个婚礼号用了新人的合照,只让新郎签了授权,结果被新娘告了,法院判侵权,因为 “新娘的肖像权没得到授权”。
其次,使用范围不能含糊。“全网使用”“永久使用” 这种话千万别写,太容易出问题。最好精确到 “某公众号的某几篇推文”,甚至可以写上推文的具体标题。有个健身号就吃了这个亏,授权书上写 “可用于健身相关内容”,结果后来他们用照片推了一款减肥药,被授权人告了 —— 人家说 “我只同意用在健身教程,没同意用在药品推广”,最后法院支持了原告。
还有,一定要写清楚 “是否允许转授权”。就是说,你拿到授权后,能不能把照片给其他公众号用。如果没写,默认是 “不允许”。之前有个矩阵号,A 号拿到了授权,B 号直接用了同一张图,结果被认定为侵权,因为 A 号的授权没包含 “转授权给 B 号”。
最后,别忘了约定 “侵权责任”。可以在授权书里加一句:“若因肖像权归属问题引发纠纷,由提供照片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这招能帮你在万一出错时(比如对方其实不是照片本人),减少自己的损失。
⚖️ 万一侵权了?3 步教你降低损失
要是真收到律师函或者法院传票,别慌,这 3 步能帮你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一时间删文,保留证据。赶紧把涉事的推文删掉,同时截图保存原文(包括发布时间、阅读量、有没有广告),还要截图证明你已经删除了。别想着 “我悄悄删了就没人知道”,对方既然发了律师函,肯定早就留了证据。主动删除能体现你的 “止损态度”,法院判的时候可能会少赔点钱。
赶紧联系对方协商。收到律师函后,别拖着不回应,越拖越被动。可以先跟对方说 “确实是我们工作失误,已经删文了,愿意赔偿合理损失”。一般来说,对方要的赔偿包括 “维权合理支出”(比如律师费、公证费)和 “肖像权使用费”。你可以跟他们讨价还价,比如 “我们公众号阅读量才几千,影响不大,能不能少赔点”。有个情感号就靠积极协商,把赔偿从 5 万降到了 1.5 万。
如果协商不成,赶紧找专业律师。要是对方狮子大开口,或者直接起诉了,别自己瞎折腾,找个懂知识产权的律师帮你处理。律师能帮你看对方的诉求合不合理,比如他们索赔 10 万,但你的推文根本没盈利,律师可以据此 argue 降低赔偿金额。记住,别舍不得律师费,跟可能的赔偿比起来,花几千块请律师太值了。
🔍 日常运营要做好这 2 件事,从源头减少风险
防永远比治重要。平时多花点心思在预防上,能省掉很多麻烦。
建一个 “图片审核表”。每次用人物照片,都让编辑填清楚:照片来源(自己拍的 / 授权的 / 图库买的)、授权文件编号(如果有的话)、使用范围。每周让负责人抽查一次,发现没授权的照片赶紧换掉。有个企业号就靠这个办法,半年内拦截了 12 次可能侵权的用图。
定期给团队做培训。不光是编辑,连实习生都得知道 “用图要授权”。可以把之前的侵权案例整理出来,让大家看看 “踩坑的后果”。还可以列个 “禁用清单”:明星未授权的照片、网红的私人照片、用户投稿没签授权的、百度随便搜的图…… 贴在办公室显眼的地方,或者设成电脑桌面。
说真的,公众号运营现在越来越规范了,以前 “随便找张图用用” 的日子早就过去了。肖像权这事儿,看着小,真出事了可能让你辛辛苦苦做起来的号都保不住。记住,每一张人物照片背后都可能藏着法律风险,用之前多问自己一句:“这图能用吗?授权齐了吗?” 别等吃了亏才后悔。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