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破解公众号选题的 “玄学困境”
不少公众号作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着空白的文档发呆,想破头也不知道写点啥。选题就像个玄学,总抓不准用户的胃口。其实啊,AI 早就把这个难题给拆解透了。它能扒拉全网的数据,用户最近搜得最多的关键词、社交平台上吵得最凶的话题、甚至同领域大号刚冒头的新方向,都能给你整理得明明白白。
比如说你做职场类公众号,AI 会告诉你 “35 岁职场危机” 这个话题最近又热起来了,但大家更关心的是 “35 岁转型做自由职业靠谱吗” 这种具体的出路。它还会对比不同选题的潜在阅读量、互动率,甚至给你标出来哪些选题容易引发转发。你不用再猜来猜去,直接从 AI 给的选题池里挑,踩中的概率能提高一大截。
最妙的是,AI 能帮你挖到 “小众但精准” 的选题。那些太大太泛的话题早就被写烂了,读者看都看腻了。AI 会分析你的粉丝画像,比如你的粉丝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它就会给你推 “第一份工资该怎么存”“试用期被 PUA 怎么办” 这种小而美的选题,虽然不是全网爆火,但粉丝看了觉得 “这不就是在说我吗”,粘性自然就上来了。
📥 AI 让素材收集从 “体力活” 变 “选择题”
以前写篇公众号,光找素材就能耗掉半天时间。翻行业报告、查新闻报道、截用户评论,最后电脑里存了几十个文档,真正能用的没几条。现在有了 AI,你只需要说清楚想要什么,它就像个贴心的助理,把素材打包好送到你面前。
想写一篇关于 “AI 写作工具” 的测评?AI 会给你列出来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十几个工具,每个工具的核心功能、用户评价、价格对比都整得清清楚楚。甚至还会附上几个真实的使用案例,比如某公众号用这个工具把出稿速度提高了多少。你不用再一个个去官网扒信息,这些素材直接就能用。
更厉害的是,AI 能帮你整合不同角度的观点。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不能只说一面之词。比如讨论 “远程办公好不好”,AI 会给你找来支持方的论据,像 “节省通勤时间,工作效率更高”;也会给你反对方的观点,比如 “团队协作变难,容易摸鱼”。还会附上相关的研究数据,比如某调查显示多少比例的公司觉得远程办公利大于弊。有了这些素材,你的文章才能显得客观又有说服力。
而且 AI 找素材还特别快。上午想到一个选题,下午素材就齐了。以前要花两三天准备的内容,现在一天就能搞定。省下的时间,你可以用来琢磨怎么把文章写得更精彩,而不是在找素材这种琐事上浪费精力。
✍️ 人机配合:AI 搭骨架,你填灵魂
别以为有了 AI,人就没用了。恰恰相反,AI 做的是基础工作,真正能让文章活起来的,还是你自己的观点和思考。AI 给你的选题和素材是死的,怎么把它们串起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态度,才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AI 可能会给你一个选题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了”,也会给你一堆素材,比如手机更新换代变慢、价格越来越高、用户更注重实用性等等。但你得想清楚,你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是想吐槽手机厂商没诚意,还是想分析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个核心观点得你自己定。有了这个核心,你再从 AI 给的素材里挑能用的,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编排,文章才有你的个人印记。
有时候 AI 给的素材太多太杂,这时候就需要你去筛选和提炼。比如 AI 给了你十个关于 “熬夜危害” 的案例,你不能全堆上去,得挑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或者把这些案例总结一下,提炼出 “熬夜不仅伤身体,还会影响情绪” 这样的观点。这个过程就是在打磨你的思考,让文章有别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内容。
还有啊,AI 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会有点 “冷冰冰”,缺乏人情味。这时候就需要你加入自己的故事和感受。比如写 “职场压力”,AI 给了你一堆数据说多少人有焦虑情绪,但你可以加一段自己的经历,比如 “上次连续加班一周,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后来发现每天抽十分钟散步就能缓解不少”。这些个人化的内容,AI 可写不出来,却是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
🚀 AI 加持下,公众号写作效率翻倍
以前写一篇公众号,从选题到发稿,可能要折腾三四天。现在有了 AI 帮忙,这个周期能缩短一半还多。选题半天搞定,素材一天收集完,剩下的时间专心打磨观点和润色文字,两天就能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效率提高了,更新频率自然就能跟上。读者都喜欢活跃的公众号,要是一个月才更一两篇,早就被取关了。有了 AI,你可以轻松做到一周三更甚至日更,既能保持和读者的互动,又能让公众号的权重慢慢提上来,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效率高了,你还能尝试更多新的内容形式。比如以前没精力做的系列文章,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搞。像 “职场避坑指南” 系列,每周写一个小点,慢慢积累起来,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读者也会养成追更的习惯,公众号的影响力自然就越来越大。
不过也别贪多求快,虽然 AI 能帮你提高效率,但文章的质量还是第一位的。宁愿少更几篇,也要保证每篇都有料。AI 是工具,不是万能的,最终还是要靠你的思考和判断,才能写出让读者喜欢的好文章。
⚠️ 用 AI 写作,这些坑要避开
虽然 AI 让公众号写作变轻松了,但也不是没有陷阱。要是用不好,很容易写出一堆没人看的 “垃圾文”。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 AI,自己不动脑子。AI 给的选题和素材再好,也得经过你的筛选和加工。要是直接把 AI 写的东西复制粘贴发出去,那和机器生产的流水线产品没区别,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时间长了肯定会取关。
还有就是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AI 有时候会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给你一些看似靠谱其实错误的数据或者案例。所以用 AI 给的素材时,一定要自己再核对一遍。比如某个数据,最好去原出处查一下;某个案例,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不然文章发出去被读者指出错误,那就太尴尬了,还会影响公众号的可信度。
另外,别让 AI 限制了你的思路。AI 给的选题和素材都是基于已有数据生成的,可能会少了一些突破性的想法。有时候你灵光一闪想到的一个奇怪选题,反而可能成为爆款。所以用 AI 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敏感度,多观察生活,多思考,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独特的内容。
最后,要记得给 AI “纠错”。AI 不是一开始就懂你的,你得慢慢教它。比如你觉得它给的选题不够精准,就告诉它 “我想要更偏向年轻人的观点”;觉得素材太多太杂,就说 “只需要最近三个月的案例”。用得越多,AI 就越懂你的需求,给你的东西也就越好用。
总的来说,AI 确实给公众号写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把我们从选题和素材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打磨观点,写出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文章。但说到底,AI 只是个工具,真正决定文章好坏的,还是写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用好 AI,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公众号写作才能真正变得又轻松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