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服务号运营,最核心的就是搞定用户。用户管得好,营销才能精准,不然发再多内容也是白搭。毕竟服务号一个月只能发 4 次推送,每一次都得像打靶一样,瞄准了再出手。
📊 先搭好用户标签体系,给每个用户 “画好像”
用户刚关注的时候,别让他们闲着。可以做个简单的欢迎语引导,比如让他们回复关键词获取福利,顺便收集基础信息。像是地域、行业、兴趣这些,都能成为最初的标签。
光靠手动打标签不够,得学会用公众号后台的用户分析工具。看他们点开了哪些文章,参加了什么活动,甚至是在菜单栏里点了哪个按钮,这些行为都能自动生成标签。比如经常看 “职场干货” 的,就给个 “职场人士” 标签;总参加抽奖活动的,标上 “活动敏感型”。
标签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整理一次,把过时的标签去掉,新增一些有价值的。比如有个用户之前总看育儿内容,最近突然开始关注养老话题,那标签就得跟着调整,不然推送内容就会跑偏。
🔢 搞用户分层运营,不同用户不同对待
新关注的用户,前 3 天是黄金时期。这时候得赶紧发点实在的东西留住他们,比如新人专属的资料包或者小优惠。别一上来就推硬广,容易把人吓跑。可以在欢迎语里加个简短的调查问卷,既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能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
对活跃用户,要想办法让他们更活跃。可以建个专属的社群,定期在里面发些独家内容,或者搞点小互动。比如每周挑一天让他们投票选下周的推送主题,他们会觉得自己有话语权,对账号的粘性自然就高了。
沉睡用户得想办法唤醒。先看看他们是多久没互动了,超过 3 个月的,就发点福利刺激一下,比如限时优惠券或者免费课程。推送的时候标题可以写得直白点,像是 “好久不见,给你留了份礼物”,比干巴巴的文章标题管用多了。
高价值用户是重中之重。他们可能是经常消费,或者在后台互动频繁的人。得给他们搞点特殊待遇,比如新品优先体验、专属客服通道,甚至是线下活动的邀请函。让他们觉得自己和普通用户不一样,这样才会一直支持你。
🎯 精准营销的内容策略,每次推送都戳中痛点
内容选题得围着用户标签转。比如标签是 “宝妈” 的,就多写育儿经验、亲子活动;标签是 “创业者” 的,就分享融资技巧、团队管理。别想着一篇文章讨好所有人,服务号的推送次数有限,必须精准再精准。
标题得下功夫,要让目标用户一眼就觉得 “这是给我看的”。比如给 “职场新人” 的文章,标题可以是 “刚入职 3 个月,怎么快速和同事处好关系?”;给 “中小店主” 的,就写 “实体店没人来?这 3 个引流招亲测有效”。比那些空洞的 “干货分享” 强多了。
内容里可以适当加些个性化元素。比如在文章开头提一句 “最近很多上海的朋友问我……”,如果用户的地域标签是上海,就会觉得这篇文章是专门为自己写的。或者在结尾加个互动,“如果你是做餐饮的,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难题”,针对性强了,互动率自然就上去了。
推送时间也得根据用户标签调整。“上班族” 可能早上通勤和晚上睡前有空,“宝妈” 可能下午孩子睡了才有时间看手机。别一刀切都选在晚上 8 点,根据不同标签的活跃时间段推送,打开率能差不少。
🎮 用互动活动粘住用户,顺便收集更多数据
搞活动别只想着拉新,老用户的激活更重要。针对 “沉睡用户” 可以搞个 “回归有礼”,只要他们在活动期间点开文章或者回复消息,就能领个小奖品。既唤醒了用户,又能更新他们的行为标签。
活动形式要贴合用户标签。比如给 “学生党” 搞个答题抽奖,题目是他们专业相关的;给 “健身爱好者” 弄个打卡活动,连续打卡能换健身装备。用户觉得活动和自己有关,才愿意花时间参与。
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复盘数据。看看哪些标签的用户参与度高,哪些几乎没人理。比如发现 “职场人士” 对线上讲座兴趣大,下次就多搞这类活动;“宝妈” 更喜欢亲子类的小游戏,那就往这个方向靠拢。这些数据能帮你优化下一次的活动策划。
📈 靠数据分析优化策略,让每一步都有依据
每天都要看看用户增长和流失情况。如果某天突然掉粉多,就得查查看前一天发了什么内容,是不是触碰到了用户的雷区。如果某个标签的用户流失严重,可能是你最近推送的内容和他们不匹配了,得赶紧调整。
分析文章的阅读数据时,别只看总阅读量。重点看不同标签用户的阅读完成率,比如 “创业者” 对某篇文章的完成率只有 30%,可能是内容太浅了;“宝妈” 对另一篇的完成率有 80%,说明这类内容对他们胃口,以后可以多写。
菜单栏的点击数据也很重要。如果某个标签的用户总点 “客服咨询”,可能是他们对产品有很多疑问,那就可以在相关推送里多加点答疑内容;如果 “优惠活动” 栏目点击率低,可能是优惠力度不够,或者用户不知道有这个栏目,得在文章里多引导一下。
定期做用户画像的对比,看看和最初的预期有没有偏差。比如你本来以为主要用户是年轻人,结果数据显示 30-40 岁的用户占了大头,那内容风格和营销方向就得跟着改。别凭感觉做事,数据才是最诚实的。
🚫 避开这些坑,不然前面的努力全白费
别给用户打太多标签,搞得太复杂反而没用。重点抓 3-5 个核心标签就够了,比如地域、兴趣、消费能力,太多了不仅管理麻烦,精准度也会下降。
别频繁打扰用户,尤其是高价值用户。除了每月 4 次的推送,平时尽量别用模板消息乱发通知,除非是他们主动订阅的重要信息,不然很容易被拉黑。
别忽略用户的反馈。后台的留言和投诉一定要及时回复,哪怕是负面评价,也能帮你发现问题。比如有用户说 “推送内容太杂了”,可能就是你的标签体系出了问题,得赶紧梳理。
把用户管理好,精准营销就水到渠成了。服务号运营拼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哪怕只有一万个精准用户,也比十万个泛粉强得多。记住,每一个标签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了解他们,才能让你的服务号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