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做公众号的朋友都在问,仿写文章到底算不算侵权,平台的处罚标准又是什么样的。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 法律层面的侵权界定
先从法律角度来说,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 “洗稿”。在法律上,“洗稿” 其实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一般来说,就是对别人的原创作品进行篡改、删减、改头换面,让它看起来像是自己的原创,但实际上还是用了别人的核心内容。
根据《著作权法》里的 “思想表达二分法”,版权不保护思想,只保护对思想的表达。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只是用了别人文章的主题、观点这些思想类的东西,不算侵权;但要是用了别人的段落结构、逻辑顺序、文字表述这些表达类的东西,那就可能构成侵权了。
比如说,你看到一篇关于 “如何提高公众号阅读量” 的文章,里面提到了三个方法:标题优化、内容排版、互动引导。你觉得这三个方法不错,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用了这三个方法,但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了一下,这就不算侵权。但要是你把人家的段落结构、例子都照搬过来,只是换了几个词,那就算是 “表达利用型洗稿”,就可能侵权了。
📱 平台的处罚标准
不同的平台对侵权行为的处罚标准不一样,咱们先来说说微信公众号。微信对抄袭行为的处罚挺严格的,第一次发现会删文并警告,第二次就会封号 7 天,第三次封号 15 天,第四次封号 30 天,第五次就永久封号了。而且,如果乱用 “原创声明” 功能,一旦被发现,会永久回收这个功能,还会进行阶段性封号处理。
再来说说头条号。头条号平台对侵权行为也是零容忍,每个账号有 100 分信用分,如果被确认侵犯版权,单篇文章扣 40 分,分值被扣到 0 分的时候,账号就会自动封禁,而且这个身份信息会被平台永久拉黑,不能再注册新账号了。
百家号的处罚也不轻。如果信用分低于 80 分,每扣 10 分就会禁言 1 天;如果信用分被扣完,就会永久禁言。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标题夸大与事实不符、发布广告或者推广信息、旧闻冒充新闻发布、使用有版权保护的图片等等。
🚫 常见的侵权误区
很多人觉得,只要把别人的文章改一改,换个说法,就不算侵权了。其实不然,这种 “洗稿” 行为很容易被判定为侵权。比如说,把别人的句子换个顺序,或者用近义词替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但核心内容和表达方式还是人家的,这就可能构成侵权。
还有人觉得,只要注明了来源,就可以随便转载别人的文章。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注明了来源,未经作者授权转载,也可能构成侵权。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之间相互转载的情况下,目前我国关于报纸期刊之间相互转载的法定许可规定并不适用,所以必须经过著作权人同意。
另外,有些人会模仿别人的公众号名称或者简介,以为这样可以蹭点流量。但这种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比如说,“新世相” 和 “新时相” 这两个公众号,名称和简介都很相似,就被法院判定为不正当竞争,“新时相” 公众号需要更改名称和简介,还赔偿了经济损失。
🛡️ 如何避免侵权
想要避免侵权,首先得提高自己的原创能力。平时多积累素材,多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和风格。如果实在需要参考别人的文章,也要注意只借鉴思想类的东西,不要抄袭表达类的内容。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原创度检测工具,比如易撰、TTAI、5188 原创检测和创作罐头等,在发布文章之前检测一下,确保原创度符合要求。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章中可能存在的重复内容,及时进行修改。
另外,在转载别人的文章时,一定要先获得作者的授权,并且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需要对文章进行修改,也要征得作者的同意,避免歪曲原意。
最后,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果发现自己的文章被别人抄袭,可以通过平台的侵权投诉系统进行举报,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公众号文章仿写是否侵权,关键要看是否使用了别人的表达类元素。大家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原创,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公众号健康发展。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