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一篇爆文能给账号带来的增长有多惊人。但现实是,很多账号写了半年甚至一年,阅读量始终在几百徘徊。你可能会怪标题不够吸引人,怪内容不够精彩,却很少想过,真正的问题可能出在选题上。
选题就像地基,地基打不好,再华丽的装修也撑不起整栋楼。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那些让你离爆文越来越远的选题坑,以及该怎么跳出这些坑。
🎯 选题和用户 “错位”,写得再好也白搭
见过太多账号,内容质量其实不错,但就是没人看。点开他们的历史文章才发现,选题完全是自嗨 —— 运营者觉得 “这个话题好”,就埋头写,根本不管用户到底关心什么。
比如有个职场类公众号,整天写 “如何做好年度工作总结”“职场新人必备的 Excel 技巧”。听起来挺相关的吧?但他们的粉丝大多是刚入职 3 个月的实习生,每天发愁的是 “如何和领导汇报工作”“被同事甩锅怎么办”。你说这两类内容能对上吗?实习生哪有心思琢磨年度总结?
怎么判断选题和用户对不对位?别靠感觉,看数据。后台的 “用户分析” 里,年龄、性别、地域、活跃时间都有;每篇文章的 “阅读完成率” 更关键 —— 如果开头 30% 就掉了一半读者,大概率是选题没戳中他们的痛点。
还有个简单的方法:翻留言区。用户平时在评论里问得最多的问题,抱怨得最频繁的烦恼,其实就是最好的选题库。有个母婴号运营者告诉我,她每天花半小时整理留言,发现妈妈们问得最多的不是 “哪款奶粉好”,而是 “孩子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她顺着这个方向写了一系列文章,阅读量直接翻了三倍。
别总想着 “我要写什么”,多想想 “用户现在最想知道什么”。这两者的差距,就是你和爆文之间的第一道坎。
⏰ 追热点追成 “复读机”,读者早就看腻了
热点确实是爆文的催化剂,但不是所有热点都值得追。现在很多账号陷入了 “热点焦虑”—— 不管什么热点都想蹭,结果写出来的内容和别人大同小异,读者扫一眼就划走了。
就拿前段时间很火的 “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 来说,财经号写、职场号写、生活号也写。大部分内容都是罗列现象:“年轻人不买大牌了”“二手市场火了”,观点高度重合。但有个生活方式号换了个角度,写 “反向消费不是抠,是年轻人终于学会对自己诚实了”,结合几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反而成了爆款。
追热点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热点和我的账号定位真的相关吗?我能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吗?我的读者会在乎这个热点吗? 三个问题里有一个是否定的,就别浪费时间了。
还有些账号,总在追 “过期热点”。比如某个明星绯闻都凉了三天了,才慢悠悠写出一篇分析文。互联网记忆本来就短,等你写完,读者早就转移注意力了。追热点要快,但更要准,判断不准,不如不追。
🔍 选题太 “大而空”,读者抓不到重点
“如何提升职场竞争力”“普通人怎么搞钱”“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类选题你是不是很眼熟?看起来覆盖面广,好像谁都能看,但实际上,越大的话题越难写出深度,读者看完也留不下什么印象。
有个情感号之前写过 “婚姻里别太较真”,阅读量平平。后来他们把选题拆小,写 “老公总把脏袜子扔地上,该不该较真?”“婆婆插手装修,到底要不要让步?”,反而引发了大量讨论。因为具体的场景才能让读者有代入感,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困惑。
怎么把大选题变小?试试 “加限定词”。“搞钱” 太大了,加上 “月薪 5000 的人”“下班后 3 小时”“在小县城”,就具体多了。读者一看就知道 “这篇是写给我的”,点开的概率自然高。
还有些选题,看似具体,其实是 “伪具体”。比如 “推荐 3 个副业”,但既没说适合什么人群,也没说操作难度。这种内容,读者看完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自然不会转发分享。
🚀 选题没 “延展性”,留不住回头客
爆文的价值不只是一次高阅读,更重要的是能给账号带来持续的关注。但很多账号的选题是 “一次性” 的 —— 写完一篇就没下文了,读者看完觉得 “还行”,但没必要关注你。
看看那些做得好的账号,他们的选题往往是 “系列化” 的。比如美食号,不会只写 “红烧肉怎么做”,而是延伸出 “红烧肉的 10 种吃法”“剩红烧肉怎么二次创作”“不同部位的猪肉适合做什么”。读者看完一篇,会想看下一篇,慢慢就养成了追更的习惯。
怎么找到有延展性的选题?可以从 “时间线” 和 “场景线” 入手。时间线就是 “过去 - 现在 - 未来”,比如写 “职场新人穿搭”,可以延伸到 “入职 1 年的穿搭变化”“30 岁职场人的穿搭思路”。场景线就是 “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写 “笔记本电脑选购”,可以延伸到 “学生党笔记本推荐”“设计师笔记本选购”“出差用笔记本推荐”。
另外,选题的延展性还体现在 “互动性” 上。好的选题能引发读者讨论,甚至让他们主动提供素材。比如写 “你最讨厌的职场套路”,读者会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又能成为你下一篇的选题。这样一来,内容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读者也会觉得 “这个号懂我”。
🧐 怎么判断一个选题能不能火?试试这 3 个小技巧
不是所有选题都需要写出来才知道效果,提前判断能节省很多时间。分享几个我常用的小方法,亲测有效。
先看同类账号的表现。如果你的选题,已经有 10 个以上同类型账号写过,而且数据都一般,那大概率没必要再写了。但如果有账号写过,数据很好,但角度还有补充空间,那就是个好机会。比如别人写 “租房避坑”,你可以写 “房东视角下的租房套路”,换个角度可能就有新火花。
用关键词搜一搜。在微信搜一搜、知乎、小红书上搜你的选题关键词,看看相关内容的热度。如果搜索结果很少,但讨论度高,说明是个蓝海选题。如果搜索结果很多,但最新的内容是半年前的,可能这个话题已经过气了。
做个小范围测试。把选题写成几个不同的标题,发在粉丝群或者朋友圈,看哪个标题的点赞评论多。或者用小号发个简短的想法,看看大家的反应。别觉得麻烦,这个步骤能帮你避开很多坑。比如我之前想写 “中年人学英语的方法”,在群里测试后发现,大家更关心 “怎么让孩子主动学英语”,及时调整方向后,那篇文章成了当月爆款。
最后想说,选题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 “适合不适合”。你的账号定位、粉丝画像、内容风格,都会影响选题的效果。别盲目跟风别人的爆款选题,多研究自己的用户,多试错,慢慢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爆文密码。
记住,爆文从来不是偶然,而是从选题开始的必然。把选题这一步做扎实,离爆文就不远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