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订阅号,从零开始确实不容易。看着后台那可怜的几个粉丝(可能还是亲戚朋友),谁心里都着急。但别慌,只要找对方法,稳定涨粉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今天就把我这些年摸爬滚打总结的实战经验分享出来,全是干货,照做大概率能看到效果。
📝 内容是根,先让你的公众号有 “料”
粉丝关注你,归根结底是因为你能提供价值。没内容或者内容不行,其他都是白搭。
怎么才算有 “料”?首先得搞清楚你要写给谁看。别想着讨好所有人,那是不可能的。就拿职场号来说,是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看,还是给工作五六年的中层管理者看?两者的需求天差地别。确定精准的目标人群,是做好内容的第一步。你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同类爆款账号的粉丝画像,或者在相关的社群里潜水观察,找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内容形式也很关键。现在大家时间都碎片化,纯文字看得人越来越少。可以多尝试图文结合,用一些表情包、示意图来增加趣味性。如果有能力,插入一些短视频或者音频片段,效果可能更好。比如做美食号, step - by - step 的图文菜谱很受欢迎;做情感号,配上一些能引起共鸣的短视频,转发率会高很多。
标题是文章的脸面,得下功夫打磨。别用那种干巴巴的标题,要能抓住人的眼球。可以试试提问式,“月薪 5000,如何一年攒下 3 万?”;也可以用数字,“3 个技巧,让你快速摆脱拖延症”;或者制造悬念,“我用这个方法,一周瘦了 5 斤,你也可以”。但要注意,标题可以吸引人,但不能做标题党,内容和标题不符,只会让粉丝反感取关。
内容发布频率要稳定。不用一天发好几篇,那样你累,粉丝也可能被刷屏打扰。刚开始可以一周发 3 - 4 篇,固定一个时间,比如每天晚上 8 点,让粉丝养成阅读习惯。慢慢积累了一定的内容库和创作能力,再根据粉丝的反馈调整频率。
🚀 多渠道引流,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号
内容做好了,就得想办法让更多人看到。别指望粉丝自己找上门,得主动出击。
微信群和朋友圈是最基础的引流阵地。但千万别一进去就发广告,很容易被踢。进群后先积极互动,帮别人解决问题,混个脸熟。等大家对你有了好感,再偶尔分享一些自己公众号里的优质内容,记得附上一句 “觉得这篇文章对大家可能有用,分享给你们”。朋友圈也是,别硬推,结合自己的生活场景分享,比如 “今天写了篇关于怎么挑选性价比高的投影仪的文章,自己试了几个方法挺管用,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现在很多平台都可以作为引流的渠道。小红书适合分享一些干货笔记,结尾可以引导 “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去我公众号看”;抖音、快手可以做一些短视频,在简介或者评论区留下公众号信息;知乎上可以回答相关问题,在答案里自然地提到自己的公众号,说有更全面的资料可以去那里获取。但要注意,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规则,别违规,不然账号可能会被限流。
和其他公众号互推也是个好办法。找那些和你粉丝画像相似、粉丝数量差不多的号,互相在对方的公众号里推荐一下。比如你写一篇推荐对方的文章,介绍一下对方的公众号有什么价值,对方也用同样的方式推荐你。互推的时候要真诚,别敷衍,不然效果不好。刚开始可以一周互推一次,慢慢积累。
线下引流也不能忽略。如果你有实体店,可以在店里贴公众号的二维码,告诉顾客关注可以享受优惠;参加一些行业交流会、线下活动,主动和别人交换名片,介绍自己的公众号,邀请对方关注;甚至可以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咖啡馆、图书馆,张贴一些有吸引力的海报,附上二维码。
💬 做好用户互动,提高粉丝粘性
吸引来粉丝只是第一步,留住粉丝才是关键。做好用户互动,能让粉丝觉得这个公众号是 “活” 的,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
及时回复粉丝的留言和私信。粉丝给你留言,说明他们对你的内容感兴趣,或者有问题想咨询。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认真对待。看到留言就尽快回复,别拖个好几天。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解答,粉丝会觉得自己被重视。
多搞一些互动活动。比如发起一个话题讨论,让粉丝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看法;搞个小抽奖,关注并留言就有机会获得小礼品;或者征集粉丝的故事、经验,在公众号里分享出来。活动不用太复杂,关键是能调动粉丝的积极性。比如一个读书号,可以搞 “每周共读一本书” 的活动,让粉丝在留言区打卡分享读后感。
建立粉丝社群也很有必要。可以把公众号的粉丝拉到微信群里,在群里定期分享一些独家内容,组织一些群内活动。社群能让粉丝之间也产生互动,形成一个小圈子,这样粉丝就不容易离开了。但社群要好好管理,别变成广告群,定期清理发广告的人,保持群内的良好氛围。
记住粉丝的一些信息,能增加亲切感。比如有的粉丝经常留言,你可以记住他的名字,在回复的时候提一下;粉丝在留言里提到自己的一些情况,下次有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 @他一下。这样粉丝会觉得你很用心,对你的好感度会大大提升。
📊 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运营公众号不能凭感觉,得看数据,根据数据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首先要关注的是文章的阅读量、在看量、点赞量、转发量。通过这些数据能知道哪篇文章受欢迎,哪篇不受欢迎。受欢迎的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内容有什么共性,以后可以多写一些类似的;不受欢迎的文章问题出在哪里,是内容不行,还是标题不好,或者是发布时间不对,下次注意改进。
粉丝增长数据也很重要。每天新增了多少粉丝,流失了多少粉丝,从哪些渠道来的粉丝比较多。如果发现某个引流渠道带来的粉丝很多,就可以多在那个渠道发力;如果粉丝流失比较多,就要看看是不是内容出了问题,或者互动不够。
用户画像数据也得分析。看看你的粉丝主要是哪个年龄段的,性别比例怎么样,分布在哪些城市,兴趣爱好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就能更精准地定位内容,让内容更符合粉丝的需求。比如你的粉丝大多是年轻人,就可以用一些更潮流、更活泼的语言;如果粉丝主要在一线城市,就可以多写一些和一线城市生活相关的内容。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比如发现周末的阅读量比工作日高,就可以把重要的文章放在周末发布;发现某个话题的文章转发量特别高,就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多做一些内容。别害怕改变,运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的过程。
📌 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做好了能加分
细节决定成败,有些小细节做好了,能让你的公众号运营更顺利。
公众号的头像、简介要清晰明了。头像要和你的公众号定位相符,让人一眼就能记住;简介要能准确地告诉别人你的公众号是做什么的,能提供什么价值,最好再加上一句引导关注的话,比如 “关注我,每天分享一个职场小技巧”。
自动回复要设置好。关注后自动回复可以欢迎一下粉丝,简单介绍一下公众号的内容,告诉粉丝回复哪些关键词可以获取相关资料;关键词自动回复可以把一些粉丝经常咨询的问题设置成关键词,粉丝回复后就能收到相应的答案,节省你的时间。
文章排版要舒服。别用太多花里胡哨的格式,字体大小、颜色要适中,段落之间要有间隔,让读者看起来不累。可以用一些排版工具,比如 135 编辑器、秀米编辑器,让排版更美观。
定期清理僵尸粉。有些粉丝关注后从来没看过你的文章,也没互动过,留着没什么用,还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可以用一些工具检测并清理僵尸粉,但别太频繁,以免影响账号。
做公众号订阅号,从零粉丝到稳定涨粉,没有捷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内容、引流、互动、数据分析,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可能刚开始效果不明显,但只要坚持下去,不断优化,肯定会看到成果。别灰心,加油干,你的公众号一定能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