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清楚自己要什么 —— 明确需求清单
别急着找代运营公司聊合作,先坐在办公室里把自己捋明白。你得知道自家业务到底缺什么,是天猫店没人管,还是抖音账号涨粉慢,或者是全平台的信息流广告不会投。把需求拆成 “必须做” 和 “可以试” 两类,比如电商代运营里,店铺基础装修、日常订单处理就是必须做的,而新品直播带货可能属于可以试的范畴。
预算这块得划条死线。代运营市场水太深,从几千块一个月到几十万服务费的都有。你要想清楚,这笔钱打算花多久,能接受多长时间看不到回报。有个做服装的朋友,一开始给代运营公司的预算是每月 5 万,结果第三个月还没起色就扛不住了,最后合作不欢而散。提前算好账,把季度预算和年度预算分开列,心里才有底。
还要盘点自己能提供什么资源。代运营不是万能的,他们需要你的产品资料、品牌授权、活动素材,甚至有时候得调用你的仓库数据。有个美妆品牌找代运营做小红书推广,结果连产品成分表都提供不全,代运营写文案时处处受限,效果自然好不了。提前列个资源清单,标清楚哪些能立刻给,哪些需要走流程申请,合作起来才不会掉链子。
🔍 火眼金睛选公司 —— 资质核查要点
别信销售嘴里的 “行业第一”,自己去查营业执照。看经营范围有没有 “网络运营”“电子商务” 这类关键词,注册资本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实力,但至少 500 万以上的公司抗风险能力会强一些。还要注意成立时间,那些刚注册半年就敢吹自己有 5 年经验的,直接 pass。
案例得扒得细一点。代运营公司肯定会给你看成功案例,比如 “某品牌 3 个月 GMV 破千万”。你得追问细节:这个品牌原来的基础怎么样?当时投入了多少推广费?用了哪些渠道?有个老板更绝,直接让代运营提供案例的后台数据截图,虽然对方可能会打码,但至少能看出大致的增长曲线是否合理。同行业案例优先看,卖女装的找专做男装的代运营,大概率会水土不服。
团队配置要摸清。别光听总监吹得天花乱坠,问问具体负责你项目的操盘手是谁。从业 3 年和 1 年的差距很大,最好能让操盘手出来聊聊,看看他对你们行业的了解程度。有个食品企业合作前,要求代运营的项目经理提供过往服务过的 3 个客户联系方式,打过去一聊,才发现对方擅长的是休闲食品,而自己做的是冷冻生鲜,果断换了家公司。
📜 合同里的坑要避开 —— 条款审核指南
服务范围必须写得像说明书一样细。“负责店铺运营” 这种话等于没说,要具体到 “每日上架 2 个新品”“每周优化 3 次关键词”“每月策划 1 场店铺活动”。有个做家居的客户,合同里写着 “负责短视频推广”,结果代运营每周只发 1 条 15 秒的产品视频,根本没做投放,双方吵到最后只能走法律程序。每一项服务都要标清数量和频率,含糊不得。
KPI 不能是空中楼阁。代运营肯定会承诺增长,但你得让他们把 KPI 量化。比如 “月均 GMV 增长 30%” 要注明是在什么基础上增长,基数是合作前一个月的,还是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值。还有,流量指标也要写清楚,是自然流量还是包含付费流量,粉丝增长是否要求是精准用户。见过最坑的合同,KPI 写的是 “提升品牌知名度”,这种没法衡量的指标,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付款方式要留一手。别信什么 “付全年款送两个月服务” 的套路,最好分阶段付费。比如签合同付 30%,达到第一个季度 KPI 再付 40%,年底完成全年目标付剩下的 30%。还有,违约金条款要对等,他们没完成 KPI 怎么赔,你中途终止合作怎么算,都得写明白。有个老板就是因为一次性付了半年款,后来发现代运营根本没干活,想退款比登天还难。
💬 合作前必须聊透的事 —— 沟通机制建立
每周开一次固定会议不过分。别指望代运营会主动汇报进展,得提前说好沟通频率。最好是每周五下午开视频会,复盘本周数据,确认下周计划。有个跨境电商的客户,要求代运营每天发日报,看起来很严格,但其实效果不错,问题能及时发现。会议纪要必须双方签字确认,免得后期各说各话。
数据权限要抓在自己手里。店铺后台、广告账户的主账号必须是你自己的,只给代运营子账号权限,并且设置操作日志提醒。有个教训很深刻,一家公司合作结束后,发现代运营把他们的抖音账号绑定了自己的企业认证,最后花了两个月才把账号拿回来。还有,核心数据比如用户画像、交易记录,必须能随时调取,这是你的核心资产。
紧急情况的响应速度要约定好。比如店铺突然被投诉、广告账户被封,这种事拖不得。得在合作前问清楚,出现紧急问题时,代运营的响应时间是 1 小时内还是 4 小时内,谁是第一联系人。有个做 3C 产品的商家,因为代运营没及时处理买家的假货投诉,店铺被平台降权,损失了几十万销售额,就是因为没提前说好应急处理流程。
🛡️ 风险兜底方案不能少 —— 应急准备清单
先搞个小范围测试。别一上来就把全平台运营都交出去,最好先试合作一个渠道或者一个季度。有个母婴品牌很聪明,先让代运营只做天猫店的日常运营,观察了两个月,发现对方确实有能力,才逐步把京东、拼多多的业务交过去。小步试错的成本永远比全盘皆输低,这是过来人的教训。
关键岗位要有自己人。代运营可以做执行,但战略决策必须在你手里。至少得有一个懂业务的人对接,能看懂数据报表,知道哪些指标不对劲。有个老板自己完全不懂电商,把所有事都交给代运营,结果对方为了冲销量,用低于成本价的方式促销,虽然 GMV 上去了,但亏了几十万,等发现时已经晚了。
终止合作的交接流程要提前写好。万一合作不顺利,怎么平稳过渡?得约定好代运营必须在多少天内移交所有资料,包括文案、图片、视频素材,还有用户数据、投放策略文档等。有个服装品牌就吃过亏,合作终止后,代运营以各种理由拖着不给直通车的投放数据,导致新接手的团队花了很久才摸清投放规律。
合作前的背景调查别偷懒。除了看代运营自己提供的资料,还可以去企查查、天眼查看看有没有纠纷记录,在行业群里问问其他商家的评价。有个做小家电的朋友,就是在行业群里听说某代运营公司有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果断放弃了合作,后来果然听说那家公司因为资金链问题倒闭了,不少客户的预付款都没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