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想要变现,流量主和接广告是两大主流方式。但很多人做了很久,还是搞不懂收入到底怎么算,广告定价更是一头雾水。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全是实战总结的干货,新手也能一看就懂。
📌 流量主收入计算:别只看表面数字,这些门道要摸清
公众号流量主的收入来源不少,文中广告、文末广告、视频号贴片广告,每种玩法的计算逻辑都不一样。先从最常见的文中广告说起。
文中广告是按有效点击算钱的。不是用户点一下就算,得是真实用户的有效行为。系统会过滤掉恶意点击、机器点击,所以刷点击的路子千万别试,被检测到会封号。单次点击的价格浮动很大,低的时候可能 0.3 元,高的时候能到 3 元,这跟广告类型有关。金融、教育类的广告出价通常更高,生活服务类的可能低一些。有个朋友的职场号,粉丝 3 万,上个月文中广告有 2300 次有效点击,平均每次 1.2 元,这部分就赚了 2760 元。
文末广告的计算方式更复杂,曝光和点击都会影响收入。简单说,只要用户看到广告就算一次曝光,曝光量越大,基础收入越高。如果用户不仅看了还点了,会有额外奖励。曝光的单价很低,千次曝光可能只有 2 - 5 元,但胜在稳定。一个情感类公众号,平均每篇文章阅读量 5000,文末广告的千次曝光按 3 元算,光曝光收入就有 15 元,再加上偶尔的点击,单篇文末广告能有 20 - 30 元。
视频号贴片广告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收入跟视频播放量和广告点击率挂钩。播放量越高,广告展示的机会越多。有个美食号,每条视频平均播放量 8000,贴片广告的点击率在 2% 左右,单条视频这部分收入能有 50 - 80 元。但要注意,视频内容得和广告匹配,不然用户反感,点击率上不去,收入也高不了。
另外,流量主收入还有阶梯奖励。粉丝数越多、原创文章比例越高,系统给的分成比例也会提高。比如粉丝 10 万以上的号,同样的点击量,收入可能比粉丝 1 万的号多 30%。所以别只顾着赚眼前的钱,把号养起来,粉丝和原创内容跟上,收入自然会涨。
📌 接广告定价:别被甲方忽悠,这几个指标定生死
接广告是公众号变现的大头,但定价没标准,很容易被坑。有人粉丝 10 万,一条广告只收 5000 元;有人粉丝 5 万,一条能收 8000 元。差别就在定价策略上。
粉丝数量是基础,但不是唯一。甲方首先看的肯定是粉丝数,但粉丝质量更重要。同样 10 万粉丝,一个全是僵尸粉,一个 80% 是活跃用户,定价能差 5 倍。怎么判断粉丝质量?看互动率,点赞、在看、留言、转发的数据,这些比粉丝数更有说服力。一个科技类公众号,粉丝 7 万,每篇文章留言能有 200 多条,接一条 3C 产品的广告,报价 1.2 万,甲方很爽快就答应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粉丝转化率高。
阅读量是硬通货,得算准 “真实” 数据。甲方通常会按 “平均阅读量” 来砍价,但这里面有猫腻。你的号可能有的文章 1 万阅读,有的 3000,平均下来 6500。但甲方可能只认最低的 3000,这时候就得拿出近 30 天的阅读数据,取中位数或者加权平均,证明号的真实水平。一般来说,单篇广告报价 = 平均阅读量 × 0.8 - 1.5 元,具体看行业。教育、金融行业能到 1.5 元,本地生活类可能 0.8 元就不错了。
垂直领域溢价高,泛领域要找精准点。垂直类公众号,比如母婴、法律、医疗,粉丝标签明确,广告转化率高,定价可以比泛领域的号高 50%。有个专注 0 - 3 岁宝宝辅食的号,粉丝才 4 万,但接母婴产品广告,一条报价 9000 元,因为粉丝都是精准宝妈,甲方投了一次就续了 3 个月。泛领域的号,比如综合资讯类,就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某个细分话题上特别有影响力,以此来提高定价。
广告形式不同,价格也得拉开差距。头条广告肯定比次条贵,头条能占 70% 的流量,次条可能只有 30%。所以头条和次条的价格比例大概是 3:1。还有定制软文,比普通图文广告贵,因为要花时间写原创内容,得把创作成本算进去。一个职场号,头条普通广告 8000 元,定制一篇深度软文,报价 1.5 万,甲方也能接受,因为软文的植入更自然,效果更好。
📌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别犯,不然白忙活
算清楚收入和定价还不够,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坑,稍不注意就可能白忙活,甚至被平台处罚。
流量主这边,千万别碰违规内容。比如在文章里引导用户点击广告,像 “点击下面广告支持一下” 这种话,系统检测到会扣钱,严重的直接取消流量主资格。有个旅游号,因为在文末加了句 “觉得文章有用就点一下底部广告”,当月收入直接被扣了一半,后悔都来不及。广告内容也要看清楚,有些违规的广告,比如虚假理财、假冒产品,就算用户点了,平台也不会给你钱,还可能连累你的号。
接广告的时候,合同一定要签仔细。口头约定没用,万一甲方拖款、改需求,没合同就很难维权。合同里要写清楚发布时间、内容要求、付款方式、违约条款。有个朋友的时尚号,接了个服装广告,甲方说好了发布后 3 天付款,结果拖了一个月,因为没签合同,最后只拿到一半的钱。还有,别接 “黑五类” 广告,医药、医疗器械、丰胸减肥这些,平台查到会封号,得不偿失。
另外,别频繁接广告。粉丝关注你是为了看内容,不是看广告。一个月接广告的次数最好别超过 4 次,而且广告内容要和你的号调性相符。有个美妆号,本来粉丝粘性很高,结果一个月接了 8 条广告,还是各种杂七杂八的产品,粉丝掉了 1 万多,后来花了半年才缓过来。
📌 提高收入的小技巧:把每一分流量都变现
想让流量主和广告收入再上一个台阶,得学会精打细算,把每一分流量都利用起来。
流量主可以优化广告位置。文中广告别放在开头,用户刚点开文章就看到广告,很容易反感退出。放在文章中间,比如写完一个观点之后,用户有阅读惯性,更容易接受。文末广告可以和文章内容呼应一下,比如写美食文章,文末广告是厨具,提一句 “喜欢做菜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的厨具推荐”,点击率会高很多。
接广告可以打包报价。比如一次性接 3 条广告,给甲方打个 9 折,这样既能保证收入稳定,又能让甲方觉得划算。还可以和甲方谈 “效果分成”,除了固定广告费,按广告带来的成交量再拿提成。有个电商类公众号,接了个零食广告,固定费用 5000 元,再加上销售额 5% 的提成,一个月下来光提成就拿了 3000 元,比固定费用还多。
还有,多平台同步分发。公众号的文章可以同步到头条号、百家号这些平台,虽然这些平台的流量主收入不如公众号,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额外收入。而且多平台分发能增加曝光,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公众号,间接提高公众号的广告报价。
📌 长期运营:流量和变现要平衡,别只顾着赚钱
公众号变现的核心是长期价值,如果只盯着眼前的收入,很容易把号做死。
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内容是吸引粉丝的根本,也是广告主看重的。原创内容比例越高,平台给的流量扶持越多,粉丝粘性也越强。有个历史类公众号,坚持每周发 3 篇原创文章,虽然粉丝增长慢,但都是忠实粉丝,广告报价比同粉丝数的号高 40%。
还要分析数据,及时调整策略。每周看看流量主的后台数据,哪种广告形式收入高,就多优化对应的内容。看看广告的点击高峰时间,在那个时间段发文章,能提高点击率。接广告后,跟踪广告的转化率,告诉甲方你的号能带来多少实际效果,下次报价就更有底气。
最后,维护好粉丝关系。多回复留言,搞点互动活动,让粉丝觉得你重视他们。粉丝信任你,才会信任你推荐的广告,点击量和转化率自然就高。有个宠物号,经常在留言区和粉丝聊养宠物的问题,粉丝都很信任它,接的宠物用品广告,转化率比同类号高 20%,甲方主动把价格提高了 1000 元。
公众号变现不难,难的是算清楚账、避开坑、长期坚持。流量主收入靠细节,接广告定价靠底气,只要把这些都做好,就算粉丝不多,也能有不错的收入。别羡慕那些大 V,他们也是从几千粉丝一点点做起来的,跟着上面的方法做,你也能慢慢把公众号变成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