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定位:先搞懂 “你的用户到底是谁”
做公众号用户增长,最忌讳上来就闷头发内容、做活动。我见过太多企业,今天追热点明天发鸡汤,粉丝涨了几百,一看后台全是僵尸号。问题出在哪?没搞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
正确的做法是先画用户画像。拿美妆品牌举例,你卖的是百元内平价彩妆,用户可能是 18-25 岁的大学生;如果主打贵妇护肤品,目标群体就是 30 + 的职场女性。怎么画?去翻后台数据,看现有粉丝的年龄、地域、活跃时间;找客服聊,记下高频咨询的问题;甚至可以发个小问卷,用一块钱红包换用户真实想法。
画像越细越好。不只是年龄性别,还要包括消费习惯 —— 比如她更在意性价比还是成分?获取信息的渠道 —— 是刷抖音多还是看小红书多?痛点是什么 —— 是怕买到假货,还是不知道怎么选色号?这些细节会决定你后面的内容方向和引流渠道。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差异化定位。现在公众号同质化太严重了,你发 “10 个护肤小技巧”,别人也发。用户凭什么关注你?得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比如同样是做职场培训的,有的专讲 PPT 技巧,有的聚焦应届生面试,越细分反而越容易被记住。
📣 多渠道引流:别只盯着朋友圈转发
确定了用户是谁,接下来就是去哪找这些人。很多企业觉得引流就是发朋友圈、让员工拉群,这种方法初期可能有效,但很难规模化。真正高效的引流,是让精准用户 “主动找到你”。
先说说微信生态内的引流。视频号现在是个风口,但不是让你天天直播卖货。可以拍点干货短视频,比如教用户怎么用你的产品,结尾加一句 “想领详细教程的,点击主页关注公众号”。我有个客户是做办公软件的,每周发 3 条 “5 分钟学会 Excel 函数” 的视频,三个月公众号涨了 2 万粉,全是精准用户。
公众号和视频号的联动也很重要。视频号主页可以直接挂公众号链接,直播时可以设置 “关注公众号抽奖”。有次帮一个餐饮品牌做活动,直播时说 “关注公众号,回复‘霸王餐’就能参与抽奖”,一场直播下来涨了 500 多粉,到店核销率还挺高。
再说说外部渠道。知乎是个引流的好地方,尤其是针对有决策需求的用户。比如你是做企业服务的,可以在相关问题下回答,结尾引导 “完整解决方案在公众号里,回复关键词就能领”。但要注意,知乎对硬广很敏感,回答得有真东西,不能上来就推销。
小红书更适合女性用户多的品牌。发点图文笔记,比如 “用了 XX 产品一个月,我的皮肤变化”,图片里悄悄露出公众号二维码,配文说 “详细测评在公众号,还有专属优惠”。不过现在小红书对二维码管得严,最好是引导用户搜索公众号名称。
📝 内容转化:让用户 “看完就想关注” 的 3 个技巧
引流来了流量,怎么让他们关注公众号?很多人以为只要把二维码放在那里就行,其实这里面有大学问。我见过一个案例,某教育机构在抖音上有 10 万粉丝,引导关注公众号时,就发了个二维码,结果转化率不到 1%。
问题出在 “关注动机” 上。用户为什么要关注你?得给个明确的理由。可以是福利,比如 “关注就送 XX 资料包”;可以是服务,比如 “关注后能查询订单物流”;也可以是独家内容,比如 “公众号有更多干货,每周更新”。
关注路径要越短越好。有个做电商的朋友,之前引导关注要跳 3 个页面,后来改成 “点击链接直接关注”,转化率一下子提升了 40%。现在微信生态内的跳转越来越方便,视频号、小程序都能直接挂公众号,一定要用好这些功能。
自动回复很关键。用户关注后,第一时间收到的消息会影响留存。别发那种 “感谢关注,敬请期待” 的废话。可以直接给福利,“回复‘福利’领新人优惠券”;或者引导下一步行动,“点击菜单栏‘免费咨询’,获取专属方案”。我建议设置一个 “关注 - 回复 - 引导” 的闭环,让用户进来后有事可做。
菜单栏也要精心设计。很多企业的菜单栏乱七八糟,放一堆没用的链接。其实菜单栏就像实体店的导购,要引导用户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可以分三个板块:“了解我们”(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福利活动”(优惠券、抽奖)、“客服咨询”(联系方式、常见问题)。
🔄 私域运营:从 “粉丝” 到 “客户” 的转化公式
关注了公众号不代表就是你的私域用户,得让他们活跃起来、产生互动。我有个客户,公众号有 5 万粉丝,平时发文章阅读量就几百,后来做了场活动,一下子激活了 30% 的粉丝,还转化了不少订单。
怎么做?建立用户标签体系。根据用户的关注渠道、互动行为、消费记录给他们打标签。比如从视频号来的可以标 “视频号粉丝”,经常看护肤文章的标 “护肤需求”,买过口红的标 “彩妆用户”。有了标签,就能做精准推送。
个性化推送很重要。别再给所有用户发一样的内容了。对 “新关注用户” 发新人福利,对 “沉睡用户” 发唤醒活动,对 “高价值用户” 发专属优惠。我见过一个服装店,给 30 天没互动的用户发 “专属 50 元券”,核销率比群发高 3 倍。
社群运营是私域的重要补充。可以把公众号粉丝导入微信群,但别一进去就发广告。先做价值输出,比如分享行业干货、解答问题,慢慢建立信任。等群活跃起来了,再偶尔发点优惠,效果会好很多。有个做母婴产品的,群里经常请育儿专家分享,后来推荐产品时,妈妈们都很买账。
定期做活动保持活跃度。不一定非要大促,小活动也能效果很好。比如每周三搞个 “粉丝问答日”,用户留言提问,公众号回复解答;每月搞次抽奖,奖品不用太贵,关键是让用户有参与感。有个做文具的品牌,每周发一篇 “粉丝投稿”,让用户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既活跃了粉丝,又获得了优质内容。
📊 数据驱动:用数据优化你的增长策略
做用户增长不能凭感觉,得看数据。很多企业做了一堆活动,花了不少钱,最后问效果怎么样,只能说 “好像还不错”。这其实是在浪费资源。
哪些数据值得关注?首先是关注来源,看看用户是从视频号来的多,还是外部渠道来的多,哪个渠道的粉丝质量高(互动多、转化率高),就重点投入哪个渠道。其次是互动率,包括文章阅读量、在看数、留言数,这些数据能反映内容是否受用户欢迎。还有转化率,比如关注后领福利的比例、从公众号到小程序的购买率等。
A/B 测试是个好工具。比如不知道哪个标题更吸引人,可以同时发两个版本,看哪个打开率高;不知道福利设置多少合适,可以测试不同金额的优惠券,看哪个转化率高。我帮一个食品品牌做测试,发现 “满 50 减 20” 比 “满 100 减 30” 的转化率高 20%,虽然看起来优惠力度小了,但客单价反而提升了。
定期复盘很重要。每周花 1 小时看数据,分析哪些做法有效,哪些无效。有效就加大投入,无效就及时调整。有个做 SaaS 工具的,一开始在知乎引流效果很好,后来发现成本越来越高,就转到了小红书,结果用更低的成本获得了更多精准用户。
⚠️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别再犯了
做公众号用户增长,踩坑是难免的,但有些坑完全可以避开。我总结了几个常见错误,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别买粉。这是最傻的做法,买来的粉丝要么是僵尸号,要么是质量极差的羊毛党,不仅没用,还会影响公众号的权重。有个企业老板为了冲 KPI,花一万块买了 10 万粉,结果发文章阅读量还是个位数,后悔都来不及。
别忽略老用户。很多人一门心思拉新,忘了 existing 用户。其实老用户的价值比新用户高得多,他们已经对品牌有认知,更容易产生复购和推荐。可以给老用户搞点专属福利,比如 “推荐新用户关注,双方都得奖励”,既激活了老用户,又带来了新用户。
别盲目追热点。不是所有热点都适合你的品牌,硬蹭只会让用户觉得你不专业。有个做严肃财经内容的公众号,为了追娱乐热点发了篇八卦文,结果掉了 200 多粉,得不偿失。
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引流渠道要多样化,万一某个渠道政策变了,还有其他渠道能顶上。前两年微信公众号改版,很多依赖订阅号的企业受了影响,但那些同时布局了视频号、小程序的,就平稳过渡了。
做企业公众号用户增长,没有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循。从精准定位到多渠道引流,从内容转化到私域运营,每一步都要围绕 “用户价值” 来做。记住,粉丝数量不重要,有多少能转化为客户、能带来复购才重要。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