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违规词的那些 “坑” 你踩过几个?
做小红书的都知道,平台对内容审核越来越严。有时候明明内容质量不错,互动数据却差得离谱,甚至直接收到违规通知。这很可能是因为你不小心用了违规词。
绝对化用语是重灾区。像 “最”“第一”“顶级” 这类词,平台几乎是零容忍。有个美妆博主分享粉底液,文案里写 “全网最服帖的底妆”,结果笔记发布后两小时就被限流,原本有潜力爆的内容直接凉了。不只是美妆领域,穿搭、家居、美食这些类目里,“最好看”“第一名”“绝对” 等词都容易触发审核机制。
还有虚假宣传类词汇也得小心。“特效”“根治”“100% 有效” 这类词,在护肤品、保健品分享里特别常见。之前看到有个养生博主推荐祛湿茶,说 “喝一周就能根治湿气”,笔记不仅被下架,账号还被禁言了 3 天。平台对这类涉及效果承诺的词卡得很严,毕竟一旦出现纠纷,平台也要担责任。
敏感政治和医疗相关的词更碰不得。像 “神医”“抗癌”“政府推荐” 这类词,哪怕是无心之失,后果都可能很严重。有个母婴博主分享育儿经验,提到 “医生都推荐的育儿法”,这里的 “都推荐” 就属于敏感表述,笔记直接被删除,还影响了账号权重。
🔍几款靠谱的违规词检测工具推荐
“句易网” 算是用得比较多的一款。它不仅能检测小红书的违规词,其他平台的也能查。操作很简单,把写好的文案复制粘贴进去,点击检测,几秒钟就能出结果。它会把违规词标红,还会给出替换建议。比如检测到 “最好”,会推荐换成 “比较好”“很推荐” 这类词。不过它免费版每天有次数限制,要是笔记更新频繁,可能得充个会员,好在价格不算贵。
“零克查词” 也挺实用的。它的特色是能区分不同平台的规则,专门针对小红书做了优化。检测的时候,会把违规词分成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方便根据风险程度来修改。比如 “特效” 属于高风险,“见效快” 属于中风险,这样改的时候能更有针对性。它还有个插件功能,安装在浏览器上,写文案的时候能实时检测,挺方便的。
“新榜编辑器” 里的违规词检测功能也值得一试。它不只是检测工具,还能用来排版,对新手很友好。在编辑器里写完文案,点一下检测按钮,违规词就会被标出来,直接在原文里就能修改,不用来回切换页面。它的数据库更新得比较及时,平台有新的规则调整,它能很快跟上。不过它的检测精度可能比前两款稍弱一些,适合作为辅助工具来用。
✍️内容创作时如何用好检测工具?
写初稿的时候不用太拘谨,先把想表达的内容都写出来。要是一边写一边顾忌违规词,很容易打断思路,写出的文案也会生硬。等初稿完成后,整体复制到检测工具里,一次性排查。比如写一篇口红试色笔记,先尽情描述 “这支口红颜色超美,涂上去特别显白,是我用过最惊艳的”,写完再用工具检测,把 “最惊艳” 换成 “很惊艳”“特别惊艳”。
检测完之后,不要完全依赖工具的结果。有些词在不同语境下性质不一样,工具可能会误判。比如 “这款面膜我用了一次就爱上了”,工具可能会把 “一次就” 标为风险词,但实际上这句话在小红书的语境里很常见,一般不会违规。这时候就得自己判断,结合平台上同类爆款笔记的用词习惯来决定要不要修改。
修改完之后最好再检测一遍。有时候改了这个词,又不小心在修改过程中引入了新的违规词。有次我改一篇穿搭笔记,把 “最显瘦” 换成了 “超显瘦”,结果没注意 “超” 在某些情况下也属于敏感词,第二次检测才发现。所以多检查一遍总没错,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使用违规词检测工具的小技巧
建立自己的违规词库很有必要。把每次检测出来的违规词记录下来,分类整理。比如绝对化用语归一类,虚假宣传词归一类,时间长了就知道哪些词是高频雷区,写文案的时候能下意识避开。我自己就有个表格,里面记了上百个违规词,现在写文案的时候踩坑的概率比以前低多了。
结合平台热点调整检测重点。小红书上不同时期的热点不一样,对应的敏感词也可能有变化。比如电商大促期间,“最低价”“必买” 这类词查得更严,这时候检测就要特别留意这些词。可以多关注小红书的官方公告,了解近期的审核重点,让检测更有针对性。
利用工具的批量检测功能。如果是团队运营多个账号,或者需要同时处理多篇笔记,批量检测能节省不少时间。像 “句易网” 的会员就支持批量上传文案检测,效率很高。不过批量检测后还是要逐篇仔细看结果,不能因为量大就马虎。
📈持续关注平台规则,让爆款更稳
小红书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调整。有时候之前能用的词,过段时间就成了违规词。所以要养成关注平台公告的习惯,官方会不定期发布违规词更新清单和审核标准解读。比如前段时间,平台加强了对 “平替” 一词的审核,很多用了这个词的笔记都受到了影响,提前知道的人就及时做了修改。
多分析爆款笔记的用词。看看那些点赞、收藏量高的笔记都在用什么词,避开它们没用到的敏感词。比如发现近期爆款美妆笔记里很少用 “美白”,更多用 “提亮肤色”,那自己写的时候就可以参考这种表述。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平台的审核倾向。
遇到不确定的词,多做测试。如果对某个词的合规性拿不准,可以先在小号上发一条包含这个词的简单笔记,观察 24 小时内的状态。如果笔记正常展示,没有收到违规通知,那这个词暂时是安全的;如果笔记被限流或删除,就把这个词加入自己的违规词库。这种方法虽然麻烦点,但能有效避免大号踩坑。
做好小红书爆款笔记,内容质量是基础,但合规性是前提。要是因为违规词问题导致好内容被埋没,那就太可惜了。把违规词检测工具当成日常创作的必备环节,再结合对平台规则的持续关注,才能让笔记在获得流量的同时,走得更稳。别等踩了坑才后悔,现在就把这些方法用起来,离爆款笔记就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