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写作工具现在是越来越火了。打开手机,各种 AI 生成文案的软件广告满天飞。不少人说,以后公众号创作者可能要被 AI 取代了。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AI 能帮我们处理很多基础工作,但真正能让公众号站稳脚跟的,还是创作者自身的那些 “AI 替代不了” 的东西。这些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
🌟 对用户需求的 “穿透式” 理解
AI 能分析用户数据,能根据关键词生成内容。但它永远做不到像人一样,钻进用户的脑子里想问题。你试试就知道,AI 给出的用户画像,永远是标签的堆砌 ——“25 - 35 岁女性”“喜欢美妆”“月消费 3000+”。可真实的用户是什么样?可能是一个加班到深夜,想靠一支口红给自己打气的职场妈妈;可能是刚毕业的学生,攥着第一个月工资想买瓶香水奖励自己。
公众号创作者不一样。我们每天翻后台留言,看读者的点赞和在看,甚至会和粉丝私聊。时间长了,你能从一句 “小编写得真好” 里,听出他是真心赞同还是礼貌客气;你能从 “这个问题能再讲讲吗” 里,察觉到他可能没看懂,但不好意思直说。这种对用户需求的 “穿透式” 理解,AI 学不会。
就拿母婴类公众号来说,AI 可能会写 “如何给宝宝选奶粉”,列举一堆成分表。但有经验的创作者会知道,妈妈们真正焦虑的不是成分本身,而是 “选贵的怕交智商税,选便宜的怕没营养”。他们会用自己带娃的经历,说说怎么平衡性价比和安全性,甚至会分享和婆婆在选奶粉上的争执。这种内容,才能戳中用户的痛点。
🎭 不可复制的 “个人 IP 辨识度”
现在打开公众号,刷到 10 篇文章,可能有 8 篇的语气都差不多。为啥?因为很多人在用 AI 写,AI 的语气是模板化的,要么太官方,要么太刻意卖萌。读者看久了,就会觉得 “都一样”,自然不会记住你。
但人不一样。你的说话方式、你的价值观、甚至你的小缺点,都是独特的。有人写职场文,喜欢带点自嘲,说自己 “昨天又被老板怼了,原因是 PPT 里错了个标点”;有人写美食文,会碎碎念 “这家店排队两小时,吃到嘴里第一口,我就知道值了 —— 才怪,其实是为了拍照片发朋友圈”。这些小细节,让读者觉得 “哦,这是个活生生的人”。
个人 IP 的辨识度,不是一天两天能建起来的。它藏在你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藏在你回复留言的语气里,藏在你偶尔发的 “碎碎念” 里。AI 可以模仿你的风格,但它模仿的只是 “形”,模仿不了 “神”。就像有人模仿周杰伦唱歌,声音再像,也没有那种独有的韵味。读者是很敏感的,谁在真心说话,谁在套模板,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 跨界整合信息的 “创造力”
AI 能做信息的搬运工,把 A 文章的观点和 B 文章的数据拼在一起。但它做不到把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捏合起来,产生新的想法。这种跨界整合的创造力,才是公众号内容的 “稀缺品”。
比如写教育类文章,AI 可能会把 “双减政策” 和 “家庭教育” 分开说。但有个创作者却把 “双减” 和 “职场妈妈的时间管理” 结合起来,说 “以前孩子放学要上补习班,我还能在公司多加班两小时;现在孩子放学早,我得琢磨怎么一边陪他写作业,一边处理工作”。这种角度,AI 想不出来,因为它不会把 “教育政策” 和 “职场妈妈的困境” 这两个看似不搭边的话题联系起来。
再举个例子,科技类公众号。AI 会告诉你 “新出的手机像素多高,处理器多强”。但有个作者却从 “手机更新换代速度” 联想到 “现代人的焦虑”,说 “我们总在追最新的手机,就像总在追永远不够用的时间,其实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能好好和家人视频的工具”。这种从科技聊到生活哲学的跨界思考,是 AI 的短板。
创造力不是凭空来的。它需要你多看、多想、多体验。可能是你在看一部电影时,突然想到和自己写的历史文有关;可能是你在和朋友聊天时,听到一个观点,觉得可以用到职场文里。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你脑子里碰撞,就会产生新的火花。AI 没有 “体验”,自然也就没有这种火花。
🤝 长期积累的 “用户信任度”
公众号的本质是连接人和人。读者关注你,不是因为你能写出完美的文章,而是因为信任你。这种信任,就像银行存款,存进去难,取出来容易。AI 可以帮你写一篇 “如何理财” 的文章,但读者不会因为一篇 AI 写的文章,就真的跟着你买基金。
信任是怎么来的?是你写的推荐,读者试过之后觉得 “真不错”;是你说的观点,读者在生活中验证了 “确实有道理”;是你在读者遇到困难时,真诚地说一句 “我理解你”。有个情感类公众号,作者曾经写过自己失恋的经历,说 “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哭,早上起来还要假装没事上班”。很多读者留言说 “我也是这样”,慢慢的,大家有情感问题,都愿意找她聊。
AI 可以模仿真诚,但它不懂什么是 “责任”。比如推荐产品,创作者会考虑 “这个东西真的好吗?读者买了会不会吃亏?” 但 AI 只会根据关键词,说 “这个产品太棒了,大家赶紧买”。时间长了,读者自然会知道,谁在为他们着想,谁在敷衍了事。
📈 快速迭代的 “内容进化能力”
公众号的风向变得快。可能上个月大家还在聊 “躺平”,这个月就开始说 “搞钱” 了。AI 能根据热点生成内容,但它不知道热点背后的逻辑,也不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内容方向。
创作者不一样。你会观察热点的变化,会分析读者口味的转移。可能你之前写职场吐槽很受欢迎,但突然发现,读者开始更关心 “怎么提升技能”,你就会慢慢调整内容,加入更多干货。这种快速迭代的能力,是基于你对行业的理解和对用户的敏感。
就像做餐饮,菜单不能一成不变。今天顾客爱吃辣,明天可能就想吃清淡的。聪明的老板会根据顾客的反馈,慢慢调整菜品。公众号创作者也是一样,要像个 “产品经理”,不断优化自己的内容 “产品”。AI 可以帮你写菜谱,但它不知道顾客今天想吃什么。
AI 写作确实给公众号创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它能帮我们节省时间,处理一些重复劳动。但它替代不了那些 “人的温度”—— 对用户的理解、独特的个性、创造的火花、读者的信任,还有不断进化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是 AI 写作时代,公众号创作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把这些做好了,不管 AI 怎么发展,你都能在公众号的江湖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