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文章的原创度有多重要,不用我多说吧?平台推荐机制就看这个,读者也更愿意看新鲜有料的内容。但天天憋原创,谁都得头秃。还好现在有 AI 工具能搭把手,不过用不好就容易写成千篇一律的 “AI 味” 文章,被平台判为低质内容。今天就给大家掏掏干货,讲讲怎么把 AI 工具用得恰到好处,写出既省心又高原创度的公众号文章。
🍉 第一步:用 AI 找主题,但得加上 “私人定制” 滤镜
别上来就让 AI 直接写文章,第一步得先把主题定准。AI 能帮你扫遍全网热点,但最终选什么主题,得掺进你自己的判断。
打开 AI 工具,先输入你的公众号定位。比如你是做职场干货的,就告诉 AI“我需要适合职场新人的公众号文章主题,结合 2025 年最新职场趋势”。AI 会给你甩出一堆主题,像 “2025 年职场新人必学的 3 个办公软件”“00 后职场沟通法则,老板都在看” 之类的。这些主题可能有点泛,你得再加点 “私货”。
想想你的核心读者最痛的点是什么。如果你的粉丝多是刚入职的应届生,那 “试用期怎么表现能稳过” 就比 “职场晋升技巧” 更戳他们。把这个需求告诉 AI,让它再细化主题,比如 “试用期 30 天,每天该做什么能让领导记住你?” 这样一来,主题就有了你的独特视角,AI 生成的内容方向也会更精准。
另外,别忘了让 AI 帮你查一下同类主题的文章都写了啥。输入 “搜索近期关于‘试用期表现’的公众号文章,总结他们没提到的点”,AI 会给你列出来。比如别人都在说 “多汇报工作”,但没说 “汇报时怎么避免让领导觉得你在邀功”,这个空白就是你的原创突破口。
✍️ 第二步:让 AI 出初稿,但别当甩手掌柜
主题定好后,就可以让 AI 写初稿了。但直接说 “写一篇关于 XX 的公众号文章” 肯定不行,出来的东西大概率是模板化的。你得给 AI 搭好 “骨架”,让它往里面填肉。
先列个简单的提纲。还是拿 “试用期表现” 举例,你的提纲可以是:1. 试用期第一周:别急着干活,先搞懂这 3 件事;2. 跟领导沟通:别说 “我做完了”,换成这 4 句话;3. 遇到问题:请教同事的 3 个正确姿势。把这个提纲发给 AI,再补充一句 “每部分都要加入具体场景,比如‘领导突然加任务’该怎么应对”。
AI 生成初稿后,你会发现它写的案例都比较通用,比如 “小王在试用期积极向同事请教”。这时候就得把案例换成你自己的经历或者观察到的真实故事。比如你可以改成 “上周我带的实习生小张,领导临时让他改 PPT,他直接说‘我现在手头还有报表没做完’,结果被领导怼了一顿。其实他可以说‘我现在正在做报表,预计下午 3 点弄完,之后马上改 PPT,您看来得及吗?’” 真实的案例自带原创属性,读者一看就觉得 “这作者懂行”。
还有 AI 写的开头结尾,通常都比较生硬。开头可以换成你最近遇到的一件小事,比如 “昨天在电梯里听到两个应届生吐槽,说试用期就像走钢丝,生怕做错事。其实只要抓住这几个关键点,完全能轻松应对”。结尾别光说 “希望对你有帮助”,可以加个互动,比如 “你试用期遇到过最棘手的事是什么?评论区告诉我,我来支招”。
🔍 第三步:用 AI 查资料,但要融入自己的分析
写公众号文章难免要引用数据、政策或者专业观点,这些东西自己查太费时间,AI 能帮你快速搞定。但关键在于,不能直接把 AI 给的数据丢进文章里,得加上你的解读。
比如你写职场相关的文章,想引用 “2025 年应届生试用期通过率” 的数据。让 AI 搜索 “2025 年应届生试用期通过率统计”,它可能会告诉你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5 年应届生试用期通过率为 68%,比去年下降 5%”。你不能就这么写,得分析一下为什么下降。是因为企业招聘标准提高了?还是应届生对职场适应力不够?结合你观察到的情况,写成 “今年应届生试用期通过率降了 5%,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很多新人刚入职就想着‘摸鱼’,领导交代的小事都做不好,比如开会记笔记只记个大概,回头领导问细节都说不上来”。
如果引用专家观点,也别直接照搬。比如 AI 查到 “某职场专家说,试用期要主动承担责任”。你可以改成 “那位帮过 300 多个应届生顺利通过试用期的李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试用期别怕犯错,就怕做错了不敢承认。上次有个姑娘把客户资料弄错了,直接跟领导说 “是我没检查仔细,我现在马上重新弄”,领导反而觉得她靠谱’”。加入你的转述和补充,观点就有了你的印记。
另外,AI 有时候会给一些过时的信息。比如它提到 “某政策从 2024 年开始实施”,但实际上 2025 年已经有了新调整。这时候就得自己再核实一下,或者让 AI 确认 “这个政策在 2025 年有没有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是原创文章的基本要求。
📝 第四步:用 AI 优化语言,但保留 “个人腔调”
很多人用 AI 写文章,最后出来的文字都一个调调,太 “书面化”,读者看着累。其实可以让 AI 帮你调整语言风格,但得让它贴近你的 “说话方式”。
先在 AI 里输入你平时的语言习惯。比如你说话喜欢用 “说白了”“你想想看” 这类词,就告诉它 “我写文章喜欢用口语化表达,多加点生活化的词汇,比如把‘进行沟通’说成‘聊聊’,把‘完成任务’说成‘搞定事’”。AI 会按照这个风格调整文字,但可能还是不够自然。
你自己再通读一遍,把那些生硬的句子改得更像 “你在跟朋友聊天”。比如 AI 写的 “在工作中,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改成 “上班跟同事处好关系,真的太重要了。你想啊,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僵了,干活都别扭”。
还要注意段落长短。AI 经常会写出一长段话,看着眼晕。你可以把长段落拆成短句,每段别超过 3 行。比如把 “领导安排任务时,要记清楚时间节点、具体要求和需要协调的资源,避免因为信息不全导致做无用功,尤其是试用期,一旦出错就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拆成 “领导给你派活的时候,有几个点必须记牢。时间啥时候截止,具体要做成啥样,需要谁帮忙,这些都得问清楚。试用期最怕的就是瞎忙活,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不是领导要的,那可就麻烦了”。
🖌️ 第五步:排版也能让 AI 搭把手,但原创感藏在细节里
排版看着是小事,其实也影响原创度。千篇一律的排版会让读者觉得 “又是一篇复制粘贴的文章”。AI 能帮你生成排版建议,但你得加入自己的小设计。
让 AI 给出排版方案时,别只说 “帮我排个版”,可以说 “我这篇文章是给职场新人看的,排版要简洁明了,重点内容用什么方式突出比较好?分点用数字还是符号?” AI 可能会建议 “用●作为分点符号,重点句子加粗,每部分加个小标题”。
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点改动。比如重点句子不光加粗,还可以在前面加个小图标,像 “❗ 记住,试用期别轻易说‘我不会’”。小标题也别用太普通的,比如把 “跟领导沟通的技巧” 改成 “跟领导说话,这 4 句‘潜台词’得听懂”。
还有开头的引导关注部分,很多人都用 “点击关注”,你可以换成自己的话,比如 “新来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我每周都分享试用期避坑指南,让你少走弯路”。这些小细节虽然不起眼,但能让读者感觉到这篇文章是 “专属” 的,不是批量生产的。
🕵️ 最后一步:用 AI 查原创度,但别全信机器
写完之后,一定要查原创度。现在很多平台都有原创检测工具,AI 也能帮你分析。但别完全依赖检测结果,自己的判断更重要。
把文章发给 AI,让它 “分析这篇文章的原创度,指出可能和其他文章重复的地方”。AI 会标出来哪些句子可能重复,比如 “试用期要主动学习” 这句话可能很多文章都用过。你可以改成 “试用期别等着别人教,自己多盯着同事怎么做,偷偷学两招”。
但有时候 AI 会误判,比如你写的真实案例,它可能也说 “与某文章相似”。这时候就不用改了,真实的东西哪怕情节类似,细节描述也会不一样,这正是原创的价值。
另外,发布前自己再读一遍,感觉一下 “这篇文章有没有我的影子”。如果读起来像是自己在跟朋友聊天,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察,那原创度肯定差不了。
其实用 AI 写公众号文章,就像用计算器算账,机器能帮你省力,但最终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还得靠你自己把关。关键不是让 AI 替你写,而是让它成为你的 “助理”,帮你处理繁琐的工作,留出时间和精力去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经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有 AI 的高效,又有你的独特性,原创度自然就高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