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聊聊头条号上 AI 写作的真实处境
现在打开头条号后台,十个创作者里可能有六个在用 AI 写稿。不是夸张,上周我跟三个做头条号矩阵的朋友吃饭,他们手里管着二十多个账号,其中十五个已经把 AI 当成 “主力写手”。但你要说这些账号都做得风生水起?倒也不是。有个朋友坦白,纯靠 AI 写的养生号,三个月就被限流了,原因是 “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原创观点”。
头条号官方其实早就表态了,去年年底更新的社区规范里明确说 “不鼓励纯 AI 生成内容”,但也没一竿子打死。真正被处罚的,大多是那种连标题都懒得改,直接让 AI 写完就发的账号。反过来看,那些把 AI 当辅助工具的账号,数据反而跑得不错。我认识一个做职场内容的博主,AI 写初稿,她自己加案例、改金句,上个月流量分成比纯人工写的时候翻了一倍。
⚡ AI 写作的那几把 “刷子” 确实够硬
最明显的优势就是速度。写一篇 500 字的社会热点短评,人工构思加写作至少要 40 分钟,用 AI 的话,输入关键词、调整一下语气,5 分钟就能出稿。这对做头条号的人来说太重要了 —— 热点这东西,差半小时发出来,阅读量可能差十倍。
成本也是个大亮点。以前雇个兼职写手,一篇原创稿至少 50 块,现在用 AI 工具,就算买会员,一篇稿子成本撑死 5 块钱。我那个做情感号矩阵的朋友,以前养三个写手,现在一个人加 AI,能管五个号,每月成本降了快两万。
批量生产的能力更不用提。头条号想赚大钱,单靠一个号很难,得多做矩阵。AI 能同时生成不同角度的内容,比如写 “夏季减肥”,它能同时出饮食、运动、作息三篇不同的稿子,稍微改改就能分别发到三个账号上,这效率人工根本比不了。
🚫 但这些坎儿,AI 现在还迈不过去
先说原创性。头条号的推荐机制很看重 “首发” 和 “独特观点”。AI 写东西,本质上是把网上已有的信息重组,你用它写 “早餐吃什么好”,出来的内容大概率和别人重复。我见过一个美食号,连续用 AI 发了十篇早餐食谱,结果全被判定为 “低质内容”,推荐量从几万掉到几百。
情感共鸣这块更要命。头条号读者就吃 “真实感” 这一套,比如写亲子内容,妈妈们想看的是带娃的具体烦恼和解决细节,AI 写出来的东西总是飘着,说 “要多陪伴孩子”,但说不出 “孩子哭闹时怎么控制情绪” 这种具体场景。有个母婴号主试过,AI 写的稿平均点赞量只有人工写的三分之一。
深度分析更是短板。像财经、历史这类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AI 很容易出错。上个月有个财经号用 AI 写 “央行降息对楼市的影响”,里面数据错了两个,被读者在评论区骂惨了,不仅删稿道歉,还掉了一千多个粉。这种硬伤,人工写的时候很容易避免,但 AI 识别不出来。
💰 用 AI 写头条号,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能,但得用对方法。纯靠 AI 写稿赚流量分成,现在越来越难了。头条号的流量分成看 “完播率” 和 “互动率”,AI 写的稿子如果太平淡,读者划两下就走,就算阅读量高,分成也上不去。我一个粉丝两万的账号,全 AI 写的时候,单篇分成最多 30 块,后来改成 “AI 写框架 + 人工填案例”,同样阅读量,分成能到 80 块。
接广告的话,商家更看内容质量。有个美妆号用 AI 写产品测评,文字倒是流畅,但说不出 “这款粉底液在夏天出油后的具体表现”,商家看完直接取消合作。反而是那种 AI 写初稿,博主自己加实测视频截图和使用感受的,广告报价涨得很快。
带货这块,AI 的作用更像 “辅助”。写带货文案时,AI 能快速列出产品参数,但 “为什么这个参数对用户重要” 还得人工说清楚。比如卖吹风机,AI 会写 “功率 1800W”,但人工能补上 “这个功率吹长发比普通款快 5 分钟,早上赶时间特别方便”,转化率差太远了。
📈 想靠 AI 在头条号赚钱,这些坑必须绕着走
别信 “一键生成爆款” 的鬼话。所有能赚到钱的账号,背后都有人工在优化。标题得改 ——AI 写的标题太模板化,比如 “这三种食物不能多吃”,改成 “我妈天天给孩子吃这个,医生说再吃就晚了”,打开率能翻三倍。封面图得换,AI 生成的图容易模糊,用自己拍的真实图片,推荐量明显更高。
一定要盯着平台规则调整策略。上个月头条号加强了对 “健康类” AI 内容的审核,很多用 AI 写养生文的账号都遭殃了。但有人反应快,改成 “AI 写知识点 + 人工加个人经历”,比如写 “高血压饮食”,加上自己家人的调理过程,反而没事,流量还涨了。
别贪多求快。有个新手一口气用 AI 做了十个号,结果每个号都没养起来。头条号讲究 “垂直度”,与其用 AI 批量生产低质内容,不如集中精力做一个号,把 AI 省出来的时间用在研究读者评论、优化选题上。我认识的一个教育号主,就一个号,用 AI 辅助写稿,现在每月稳定收入两万多。
🔮 最后说句实在话,AI 替代不了人工,但能淘汰不会用 AI 的人
未来在头条号上赚钱,肯定是 “AI + 人工” 的模式。AI 负责那些重复、耗时的活儿,比如找素材、写初稿、列框架;人工负责那些需要思考和情感的部分,比如选什么题、怎么写能让读者有共鸣、怎么避开平台的坑。
就像以前用电脑写稿替代手写一样,现在的 AI 只是工具升级。真正能赚到钱的,不是那些觉得 AI 能包打天下的人,也不是死守着纯人工不放的人,而是能把这两者捏合好的人。
你要是现在开始做头条号,完全不用怕 AI 抢饭碗。先学怎么用 AI 提高效率,再练怎么用人工弥补 AI 的不足,这才是正道。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