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对 AI 工具是基础 —— 别被 “全能” 噱头忽悠现在市面上号称能写小说的 AI 工具一抓一大把,但真要撑得起万字篇幅还能保证质量的,其实没那么多。我前阵子测试了近 10 款主流工具,发现差别真挺大。像 ChatGPT 这类通用大模型,写短篇片段还行,一旦要求写连续剧情,很容易出现人设崩坏或者情节重复 —— 我试过让它写一个悬疑故事,写到第 5000 字的时候,主角突然说出了只有反派才知道的秘密,明显是前面的设定没记住。
反而一些垂直于创作领域的 AI 更靠谱,比如 “文心一格” 的小说创作模式,它有专门的 “剧情记忆库”,能记住前 8000 字的核心设定。还有 “讯飞星火” 的长文本生成功能,生成时会自动标注逻辑节点,比如 “此处为伏笔”“此处需承接上文 XX 情节”,对写万字小说特别友好。另外提醒一句,别迷信 “免费工具”,这类工具要么有字数限制,要么生成内容容易和别人重复,想写出独特性,稍微花点钱用专业版很有必要。
选工具时一定要注意两个点:一是是否支持 “人设锁定” 功能,能固定角色性格、说话方式的工具,写长篇不容易跑偏;二是看 “续写连贯性”,可以先让工具写个 2000 字,再让它续写,要是前后情节接不上,直接 pass。
🔍
先搭骨架再填肉 ——AI 写小说也需要 “施工蓝图”很多人用 AI 写小说,上来就让它 “写一个关于穿越的万字小说”,结果 AI 写出来的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根本没法看。这就跟盖房子不画图纸一样,肯定要塌。正确的做法是先搭大纲,而且这个大纲得细到能 “喂” 给 AI 的程度。
我通常会把万字小说分成 4-5 个大章节,每个章节再拆成 3-4 个小情节。比如写都市言情,第一章可以设定 “初遇 - 误会 - 留悬念”,每个小情节标注清楚核心冲突(比如 “女主撞翻男主文件,发现他是新上司”)和情绪走向(“从尴尬到紧张”)。把这个大纲发给 AI 时,一定要加上 “严格按照情节顺序创作,每个小情节不少于 800 字” 的指令,不然它很容易跳剧情。
还有个小技巧,在大纲里埋 “钩子”。比如在第三章结尾让 AI 写 “男主突然接了个电话,脸色大变”,第四章开头就指定 “从男主打电话的内容写起,揭示他有个生病的妹妹”。这样既能保证剧情连贯,又能避免 AI 写着写着跑题。记住,大纲越具体,AI 生成的内容质量越高,后期修改的工作量能减少一半以上。
✍️
给 AI “喂” 出独特风格 —— 别让你的小说像流水线产品最头疼的就是 AI 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不管写古风还是现代,语言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其实想让小说有独特风格,关键在 “喂料”—— 给 AI 足够多的风格示例。
如果想写带点江湖气的古风小说,我会找两段自己喜欢的风格片段(比如金庸的对话、古龙的环境描写),发给 AI 说 “模仿这种语言风格,多用短句,对话带点方言感”。第一次生成后,要是觉得不够味,就挑出不符合的句子,告诉它 “这里要像刚才给的例子一样,用‘这厮’代替‘这个人’,环境描写别超过 20 字”。反复调教 2-3 次,AI 就能抓住精髓了。
还有个进阶方法,设定 “风格关键词”。写悬疑小说可以指定 “多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感,每段结尾留半个句号(比如‘门开了 ——’)”;写青春校园可以要求 “对话里加些网络热词,但别超过每段 1 个”。风格不是一次性设定好的,要边写边调整。我上次写科幻小说,一开始让 AI 学刘慈欣的硬核风格,后来发现太晦涩,就改成 “保留科技元素,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出来的效果反而更好。
📈
让 AI 把 “骨架” 填成 “肉身”—— 细节决定篇幅和质感万字小说最容易出现 “水字数” 或者 “没内容” 的问题。AI 要么翻来覆去说同一件事,要么写得太简略,凑不够篇幅。这时候就得教 AI “加细节”。
比如写场景时,别让 AI 只说 “客厅很乱”,要指定 “从沙发上的抱枕(歪着放,有咖啡渍)、茶几上的外卖盒(没扔,有汤汁)、墙角的行李箱(没关,露出几件衬衫)这三个角度写客厅,突出‘主人刚回来,还没收拾’的状态”。写人物动作时,不说 “女主很生气”,而是 “女主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描写痛感),盯着男主说‘你别来了’(声音发颤但故意提高声调)”。这些细节既能撑篇幅,又能让人物更立体。
对话也是个大头。AI 写对话容易像背书,可以给它加 “潜台词” 指令。比如 “男主说‘我没空’时,要写出他其实在担心女主,但嘴硬,所以语气要冷,但结尾带个停顿(比如‘我没空…… 你自己小心’)”。这样一来,一段对话能从 200 字扩展到 500 字,还能体现人物性格。记住,细节不是越多越好,要服务于情节和人设,无关的描写只会让读者觉得啰嗦。
🎯
人工收尾是关键 ——AI 搭台,你唱戏千万别觉得 AI 写完就万事大吉了,万字小说想脱颖而出,最后这步 “人工打磨” 必须做。AI 能把故事写完整,但缺少 “灵魂”—— 那些能让读者记住的小细节、小情绪。
我通常会从头到尾读一遍,把 AI 写得生硬的地方改掉。比如它写 “女主哭了”,我会改成 “女主低头擦了擦眼睛,抬头时睫毛还湿着,却笑着说没事”—— 这种反差更能打动人。还有情节衔接处,AI 经常写得很突兀,比如上一段在写办公室,下一段突然到了餐厅,这时候要加一句过渡(“男主看了眼时间,拿起外套‘刚好到饭点,一起?’”)。
更重要的是检查 “人设一致性”。AI 很容易让角色做出不符合性格的事,比如设定 “内向的女主”,结果写她在聚会上主动唱歌。这种地方一定要改,不然读者会觉得 “违和”。最后再整体看一遍节奏,要是某段太拖沓,就删掉些重复描写;某段太紧凑,就加句环境描写缓冲一下。好小说是改出来的,AI 负责 “量”,你负责 “质”,两者结合才能写出既完整又独特的万字小说。
写万字小说本来就不容易,用 AI 是为了提高效率,不是偷懒。选对工具、搭好骨架、定好风格、填足细节、最后人工打磨 —— 这五步走下来,既能保证篇幅,又能让小说有自己的特色。别指望 AI 一步到位,它更像个 “超级助理”,能帮你处理繁琐的文字工作,但真正的创作灵魂,还得靠你自己。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