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公众号的,谁没被原创内容逼到过墙角?一天一篇甚至几篇的更新频率,灵感早就被榨干了。这时候 AI 跳出来说 “我能帮你写”,换谁都会眼睛一亮。但看看那些因为用 AI 被封号的案例,又忍不住打退堂鼓。其实问题不在 AI 本身,在于你怎么用。用对了是事半功倍的利器,用错了就是加速封号的毒药。
🤖 先搞懂:AI 能帮你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AI 在公众号创作里的角色,更像个超级助理,而不是替代你的 “全自动写作机”。它最擅长的是处理重复性工作和提供基础素材。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 “夏季护肤误区” 的文章,把这个主题丢给 AI,它能在几分钟内给你列出来十条八条常见误区,甚至每条都配上简单解释。这比你自己翻资料快多了,能省下至少一半的前期准备时间。
但你要是指望 AI 直接写出一篇能发的原创文,那就危险了。现在各大平台的检测系统,对 AI 生成内容的识别越来越精准。那些句式雷同、逻辑生硬、没有个人观点的文章,轻则判定为非原创,重则直接警告。更麻烦的是,AI 有时候会 “瞎编” 数据或案例,你不核实就用,很容易出现事实错误,这在公众号运营里是大忌。
还有一点得记牢,AI 没有 “网感”。公众号文章需要贴合平台调性,懂得用户的情绪点在哪里。比如年轻人喜欢的梗、宝妈群体关心的细节,这些都需要你自己根据经验去调整。AI 能给你骨架,但血肉和灵魂必须你来填。
🚫 这些用 AI 的方式,等于在给账号 “判死刑”
最常见的作死操作,就是直接把 AI 生成的内容复制粘贴发出去。我见过一个美妆号,连续三篇推文都是 AI 写的 “口红推荐”,内容大同小异,甚至有两篇连推荐理由都差不多。结果不到一周,就收到了平台的 “内容低质” 警告,粉丝掉了快一半。这种纯搬运式的使用,平台不封你封谁?
还有人喜欢用 AI “洗稿”。找一篇爆款文章,让 AI 换几个词、调整下句式就当成自己的原创。别以为这样能骗过检测系统,现在的算法能识别语义相似度,哪怕字词变了,核心逻辑和内容结构没变,照样会被判定为抄袭。之前有个职场号,就因为用这种方法 “借鉴” 了一篇 10 万 + 的文章,直接被封禁 7 天,好不容易攒的流量池全没了。
滥用 AI 生成的图片和视频也很危险。有些 AI 绘画工具生成的图片,可能涉及版权问题。你拿来就用,万一被原作者投诉,平台肯定会处罚。更有甚者,用 AI 把别人的视频换个脸、改个背景就发布,这已经不是原创的问题了,可能还涉及侵权违法。
✅ 正确打开方式:让 AI 做 “前期工作”,你做 “核心创作”
第一步,用 AI 收集素材但绝不照搬。比如你要写一篇 “儿童早餐食谱”,可以让 AI 先列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营养需求,再给出几十种早餐搭配。但这些只是基础,你得结合自己的经验筛选。比如有些食谱看起来复杂,不适合上班族妈妈,你就可以删掉,换成更简单的版本。还要加入自己试过的真实感受,比如 “这个鸡蛋羹我家孩子超爱吃,秘诀是加一勺温水”,这样一来,AI 的素材就变成了有你个人印记的内容。
第二步,让 AI 搭框架你填细节。写文章前,先确定主题和核心观点,然后让 AI 生成一个写作框架。比如写 “新手养花指南”,你可以告诉 AI“我要分土壤选择、浇水频率、光照控制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要有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AI 给出框架后,你要做的就是往里面填具体案例。比如说到浇水,你可以写 “我上次养绿萝,听信了‘天天浇水’的说法,结果烂根了,后来改成三天一次才救活”。这些个人化的细节,是 AI 写不出来的,也是平台判定原创的关键。
第三步,用 AI 检查但自己把控风格。写完初稿后,可以让 AI 帮忙检查错别字、调整语句通顺度。但千万不要让 AI 帮你改风格。每个公众号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有的活泼跳脱,有的沉稳专业。这些风格是靠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粉丝认可你的原因。比如你的号一直用 “姐妹们”“宝子们” 这样的称呼,AI 可能会改成更正式的 “读者们”,这时候一定要改回来,保持风格的一致性。
🧠 提升原创度的关键:给 AI “加料”,让内容有 “人味儿”
在让 AI 生成内容前,先给它喂足够多的 “个性化信息”。比如你是个职场号主,平时积累了很多自己的职场经历,就可以把这些经历整理成关键词告诉 AI。让它在写相关主题时,有意识地往这些经历上靠。比如写 “职场沟通技巧”,你可以说 “结合我之前跟领导提加薪成功的案例”,AI 生成的内容就会更贴合你的个人经历,改起来也更容易加入真实感受。
学会 “反向提问” 引导 AI。不要直接让 AI “写一篇关于减肥的文章”,而是问 “减肥期间最容易犯的五个错误,每个错误用一个真实案例说明”。再进一步,告诉 AI “这些案例要贴近上班族的生活”。这样 AI 生成的内容就有了具体的场景,你再把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经历套进去,比如 “我同事小王就是因为晚上加班总吃泡面,一个月胖了五斤”,内容就会更生动,原创度也更高。
一定要加入 “时效性” 和 “地域性” 内容。AI 生成的内容往往比较通用,缺乏当下的热点和地域特色。你可以在文章里加入最近发生的相关事件,比如写 “家庭教育” 时,结合刚出台的教育政策;写 “美食推荐” 时,推荐本地新开的几家店。这些内容 AI 很难实时生成,全靠你自己收集和整理,也是提升原创度的好方法。
📝 发布前必做的 “防坑检查”,一个都不能少
先自己通读三遍,感觉一下 “像不像自己写的”。如果读起来觉得生硬、别扭,那就说明 AI 的痕迹太重了。这时候要逐句修改,把长句拆成短句,把书面语换成口语。比如 AI 写 “综上所述,夏季防晒对于皮肤健康至关重要”,你可以改成 “说白了,夏天不做好防晒,皮肤很容易出问题”。
用平台自带的原创检测工具先测一遍。现在很多公众号后台都有原创保护功能,发布前可以先检测一下文章的原创度。如果相似度太高,就针对重复的部分进行修改。比如把案例换成自己的,把观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别嫌麻烦,这一步能帮你避开很多风险。
关注平台规则的变化,及时调整 AI 的使用方式。不同平台对 AI 生成内容的态度一直在变,有的平台明确禁止,有的则相对宽松。你要做的就是紧跟平台的最新规则,比如某平台最近加强了对 AI 图片的检测,那你就减少 AI 图片的使用,多拍一些自己的实拍图。别抱着 “侥幸心理”,平台的算法升级速度远超你的想象。
🌟 最后想说:AI 是工具,不是 “背锅侠”
说到底,公众号的核心竞争力还是 “人”。AI 能帮你提高效率,但不能替你建立和粉丝的情感连接。那些能长期做下去的公众号,靠的都是独特的观点、真实的经历和持续的价值输出。AI 只是让你能在这些核心事情上投入更多精力而已。
别想着走捷径,用 AI “躺平” 做号。任何平台都不喜欢没有灵魂的内容,封号只是早晚的事。相反,把 AI 当成得力助手,用它来处理琐事,自己专注于创作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账号才能越做越好。记住,工具用得好不好,最终还是看用工具的人。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