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 AI 仿写公众号软文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写出来的东西总带着一股机器味,读者一眼就能看穿,转化率低得可怜。不是说 AI 不行,是大部分人没掌握正确的方法。今天就掏心窝子跟你们聊聊,怎么用 AI 写出既自然又有说服力的广告文案,全是实操干货,看完就能用。
📌 先搞懂:为什么你用 AI 写的软文没人看?
打开朋友圈或者公众号,刷到那些开头永远是 “你是否还在为... 而烦恼?” 的文案,是不是一眼就觉得 “假”?这就是典型的 AI 仿写失败案例。
很多人用 AI 写软文,就直接丢个主题过去,比如 “卖一款保湿面霜”,然后让 AI 自由发挥。结果呢?AI 为了凑字数,会把 “补水”“保湿”“滋润” 这些关键词翻来覆去地说,甚至段落结构都一模一样 —— 先提问题,再给解决方案,最后加个购买链接。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自然不会往下翻。
还有更糟的,有些 AI 生成的文案会出现常识性错误。之前见过一篇卖防晒霜的软文,AI 写 “即使在阴天,紫外线也会穿透云层,所以需要每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听起来没毛病?但实际情况是,普通防晒霜的防护时效在 2-3 小时,每小时补涂纯属多余,懂行的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瞎写,信任感瞬间崩塌。
最关键的问题是 “没有人情味儿”。好的公众号软文像朋友聊天,会说 “我上周用了这个面膜,第二天上妆服帖到尖叫”,而 AI 写出来的往往是 “本品采用天然成分,经测试可有效改善肌肤状态”。冷冰冰的陈述,怎么可能让人有购买欲?
✍️ 给 AI “喂料”:仿写前必须做的 3 件事
想让 AI 写出自然的软文,第一步不是打开工具就写,而是先准备 “素材包”。就像做饭得先备菜,你给的原料越好,AI 炒出来的菜才越香。
先找 3-5 篇同类爆款软文当参考。比如你要写母婴用品,就去搜那些阅读量 10 万 + 的母婴号软文,把它们复制下来,作为 AI 的学习样本。注意,别找那种硬广,要找 “软” 的 —— 看起来像分享日常,实际在带货的那种。AI 会模仿这些文章的语气、结构甚至 “套路”,比你空口说白话强 10 倍。
把产品卖点转化成 “用户场景”。比如你卖的是一款轻便折叠婴儿车,别直接告诉 AI“卖点是重量轻、易折叠”,而是换成 “宝妈一个人带娃逛超市,单手就能把婴儿车折起来放进购物车”“出差带娃,婴儿车能塞进飞机行李架”。AI 拿到这些场景,写出来的文案会自动带上画面感,比干巴巴的参数介绍强多了。
给 AI 定个 “人设”。是 “精打细算的宝妈” 还是 “用过 100 款护肤品的美妆博主”?不同的人设,说话口气完全不同。比如让 AI 模仿 “宝妈人设”,可以加一句 “我家娃 1 岁半,之前用的那款婴儿车重得要命,每次出门都像打仗……” 有了人设,AI 写出来的话会更有 “人味儿”,读者才会觉得 “这是真人在分享”。
🎯 让文案自然的 5 个实操技巧
素材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调教 AI。记住,AI 是工具,不是全自动写作机,你得学会 “掌舵”,才能让它往你想要的方向走。
用 “口语化指令” 代替书面语。比如你想让 AI 写一段口红试色,别写 “请描述该口红的显色度和滋润度”,换成 “你就像跟闺蜜聊天一样,说说这支口红涂在嘴上的感觉,比如会不会拔干,颜色显不显白”。AI 接收到这种指令,会自动减少书面化表达,多用 “哇塞”“绝了” 这类词,读起来就像真人说话。
故意留 “破绽” 让 AI 模仿。人写东西不会那么规整,可能一句话没说完就换行,或者重复某个词。你可以在给 AI 的参考素材里加一句 “这个面霜啊,我跟你说,真的,真的好用”,AI 会学到这种 “不完美”,写出的文案就不会那么 “机器化”。
分段别太均匀。AI 很喜欢把每段写得差不多长,看起来像豆腐块,读者看着累。你可以在指令里加一句 “第一段写 3 行,第二段写 5 行,第三段写 2 行”,逼着 AI 打破规律。长短句穿插着来,阅读节奏才会舒服,就像平时聊天,有时候说得多,有时候一两句就带过。
加入 “个人化细节”。比如写洗发水软文,让 AI 加一句 “我昨天洗完头没吹干就睡觉了,今天起来头发居然不炸毛,以前用别的牌子早就成金毛狮王了”。这种具体到 “昨天”“以前” 的细节,会让读者觉得 “这不是编的”,信任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写完后手动改 “连接词”。AI 很爱用 “因此”“此外”“综上所述” 这些词,一看就是机器写的。你把这些词换成 “对了”“其实啊”“说到这儿”,瞬间就接地气了。比如把 “因此,建议大家尽快购买” 改成 “对了,这个活动就 3 天,错过可就没了”,是不是自然多了?
💡 提升说服力:让读者 “忍不住下单” 的核心逻辑
自然只是基础,软文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掏钱。很多人用 AI 写文案,光顾着 “说人话”,却忘了 “打动人”,这就本末倒置了。
先戳痛处,再给解药。AI 很容易平铺直叙,所以你得在指令里明确 “先写用户的烦恼,再引出产品”。比如卖防脱洗发水,让 AI 先写 “每次梳头都掉一把头发,洗澡时地漏全是头发丝,看着镜子里的发际线越来越高,晚上都睡不着”,把读者的焦虑勾起来,再接着说 “直到我用了这款洗发水……” 对比之下,产品的价值才会凸显。
用 “具体数据” 代替模糊描述。AI 喜欢写 “效果显著”“深受好评” 这种空话,你得逼着它写具体数字。比如不说 “很多人用了都说好”,而是 “上周上架后,3 天卖了 500 瓶,评论区有 389 人说‘用完头发不油了’”。数字越具体,读者越容易相信 —— 毕竟空口说白话谁都会,拿数据出来才叫有底气。
加入 “反常识” 观点。比如写保温杯软文,别让 AI 说 “这款保温杯保温效果好”,而是说 “我试过把冰块放进去,6 小时后居然没化 —— 夏天用它装冰咖啡,比普通保温杯爽多了”。反常识的用法会让读者觉得 “哎?还能这么用”,好奇心一来,就想点进去看看详情。
制造 “稀缺感” 但别太假。AI 写活动经常说 “最后 10 件”,但读者看了根本没感觉 —— 谁知道你是不是每天都在说 “最后 10 件”?你可以让 AI 写 “这批货是厂家专门给我们公众号粉丝留的,总共就 200 件,现在后台显示还剩 37 件,卖完就只能等下个月补货了”。把稀缺的原因说清楚,读者才会觉得 “再不买就真没了”。
🚨 避坑指南:这些 AI 仿写雷区千万别踩
就算掌握了方法,还是有人会翻车。跟你们说几个我见过的典型错误,帮你们少走弯路。
别让 AI “自由发挥” 超过 3 段。AI 写东西很容易跑偏,写着写着就忘了主题。比如你让它写口红,写着写着就开始聊粉底液。最好的办法是分段指令:先让它写开头,满意了再让它写下一段,每段都盯着,发现不对立刻调整。
慎用 “爆款模板”。很多人图省事,直接让 AI 套用 “开头提问 + 中间讲故事 + 结尾促销” 的模板。但读者看这种模板看得太多了,一眼就识破。不如让 AI 换个开头,比如从 “今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事……” 说起,用小故事引入,反而更吸引人。
别忽略 “平台特性”
。公众号和小红书的文风完全不同 —— 公众号可以写长一点,小红书要多换行、多用表情。你得告诉 AI“这是写给公众号的,开头可以长一点,不用加表情”,不然 AI 可能给你写一篇满是 “✨”“💯” 的文案,放在公众号里就很奇怪。
检查 “重复内容”。AI 很爱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尤其是在写长文的时候。比如前面写了 “这款面霜适合敏感肌”,后面可能又写 “敏感肌也能用这款面霜”。写完后一定要通读一遍,把重复的地方删掉,不然读者会觉得你在凑字数,不耐烦地关掉页面。
📝 案例对比:改前改后差在哪?
光说理论太空泛,给你们看个真实案例。这是某品牌益生菌的软文,左边是 AI 初稿,右边是修改后的版本,你们感受下差别。
AI 初稿:
“你是否经常受到便秘的困扰?本品采用进口益生菌,每袋含有 100 亿活性菌,可有效改善肠道健康。众多用户反馈,使用后排便变得规律。现在购买还有优惠,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
修改后:
“前阵子我跟闺蜜吐槽,说自己三天没上大号,肚子胀得像个皮球。她扔给我一盒益生菌,说‘你试试这个,我哺乳期便秘全靠它’。
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吃了两天,居然真的有反应 —— 不是那种拉肚子的疼,就是很顺畅的感觉。看了下成分表,每袋有 100 亿活性菌,比我之前买的那款多一倍。
现在吃了快一个月,每天早上都准时‘报到’,皮肤都感觉亮了点。对了,他们家现在有活动,买两盒送一盒试用装,我已经囤了三盒,毕竟这种调理肠胃的东西,得坚持吃才管用。”
看出差别了吗?修改后的版本加了个人经历、具体感受,把 “改善肠道健康” 这种抽象的好处,变成了 “肚子不胀了”“皮肤亮了” 这种读者能感知到的变化。而且用 “我闺蜜”“我囤了三盒” 这种细节,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说服力自然更强。
其实用 AI 仿写公众号软文,核心不是 “让 AI 替你写”,而是 “让 AI 帮你把想法落地”。你得先有清晰的思路、具体的场景、明确的人设,再用对方法引导 AI,才能写出既自然又有说服力的文案。
记住,读者买的不是产品,是 “你的推荐”。哪怕用了 AI,也要让读者感觉到 “这是一个真实的人在跟我分享好东西”,做到这一点,你的软文转化率肯定能翻倍。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