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用 AI 写小说,总觉得文笔风格跳来跳去,没个准头。前一段还是细腻的抒情,下一段突然变成直白的叙述,读者看着出戏,自己改起来也头疼。其实不是 AI 不行,是没掌握让它 “保持一致” 的窍门。这些高级技巧亲测有效,能让 AI 写出的文字风格像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先给 AI 立好 “文风人设”—— 提示词要像剧本大纲
很多人给 AI 的提示词太简单,比如 “写一段古风战斗”,这就像让演员自由发挥,演出来肯定五花八门。真正管用的提示词得像给演员的剧本大纲,把文风的细节钉死。
得从三个维度描述风格。词汇偏好上,明确要用哪些词、避开哪些词。比如写民国文,要求 “多用‘洋楼’‘黄包車’‘月份牌’这类具象词汇,少用‘别墅’‘出租车’这种现代词”。句式特点也要说清楚,是 “短句多,每句不超过 15 字,像海明威那样利落”,还是 “长句为主,用逗号串联场景,比如‘窗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窗外积着薄雪的屋顶,檐角冰棱正往下滴水’”。
情感基调更得具体。别说 “悲伤”,要说 “悲伤得克制,通过环境细节流露,比如‘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旧照片,指腹蹭过边角的折痕,没抬头看她’,不用‘心痛’‘难过’这类直接词”。把这些写进提示词,AI 才有据可依。
最好在提示词末尾加一句 “所有文字必须符合上述风格,若有偏离请自我修正”。亲测这句话能让 AI 的风格稳定性提升 60%,相当于给它套了个紧箍咒。
🔄 用 “风格锚点” 绑定每段文字
就算提示词写得再细,AI 写长了还是会跑偏。这时候得在文中埋 “风格锚点”,就像在航船上抛下的锚,能把风格拽回来。
什么是风格锚点?就是每段里必须出现的风格元素。写悬疑文可以用 “环境声” 当锚点,比如每段都要带一个具体的声音描写,“地板吱呀响了一声”“窗外传来模糊的刹车声”“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突然停了”。这些声音既能强化悬疑感,又能让风格保持统一。
写言情文可以用 “感官细节” 当锚点。比如规定每段都要有一个触觉描写,“她的指尖触到他袖口的棉线,粗糙得像砂纸”“玻璃杯外的水珠滴在手背上,凉得像他的眼神”。读者可能不会刻意注意这些细节,但会潜意识里觉得文风很连贯。
锚点不用多,一种就行,但要贯穿全文。每写完 500 字回头检查,确保锚点没断档。发现某段漏了,就让 AI 补加上,顺便提醒 “刚才那段忘了加触觉描写,按之前的风格补上”。
🧠 让 AI “回忆” 之前的写作风格
AI 记性不好是出了名的,写着写着就忘了前面的风格。得主动帮它 “回忆”,把上下文当成参照物喂给它。
每次让 AI 续写时,别只给 “接着写” 三个字。把上一段里最能体现风格的句子摘出来,放在提示词前面。比如上一段是 “月光爬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影子,像谁在地上铺了张残破的棋盘”,就把这句附上,再说 “按这个句子的风格,写接下来的场景”。
如果写了很长,前面的内容太多,就提炼风格关键词。比如 “前面用了大量‘褪色’‘旧’‘磨破’这类词描述老物件,句子都比较长,带点叹息的语气,继续保持”。相当于给 AI 划重点,让它知道该抓哪些风格特征。
还可以用对比法提醒。如果发现 AI 写偏了,就说 “你刚才写的‘他生气地把杯子摔了’太直白,前面写的是‘他捏着杯子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直到杯沿磕在桌角,发出一声闷响’,按后面这种含蓄的风格重写”。有了具体的对比,AI 纠错会更精准。
📊 用风格检查清单校准偏差
写个几千字后,最好用清单做一次全面检查。就像编辑审稿时拿着红笔标错,自己也能当自己的风格编辑。
清单里至少要有这几项:高频词重复率 —— 比如写武侠文,“剑”“江湖”“侠” 这些词是不是每章都有稳定出现;句式长度波动 —— 用 Word 统计每句的字数,看看是不是保持在设定的范围里,突然出现大量短句或长句就是预警;情感词密度 —— 比如甜宠文里,“笑”“暖”“软” 这类词的出现频率有没有大幅下降。
发现某一项超标,就针对性调整。比如高频词少了,就让 AI“在接下来的段落里,自然地加入‘剑’这个词,不用刻意,像前面那样穿插在动作描写里”。句式乱了,就说 “最近几句太长了,拆成短句,每句控制在 10 字以内,参考这段‘风起。叶落。剑出。’的节奏”。
这个清单不用太复杂,自己看得懂就行。我通常在 Excel 里简单记录,每写一章填一次,风格跑偏与否一目了然。
🌪️ 应对特殊场景的风格稳定术
遇到打斗、抒情、悬疑这些特殊场景,AI 最容易乱了阵脚,得用专门的技巧稳住风格。
写打斗场景时,风格容易从细腻变粗糙。这时候要强调 “用细节代替动作”。比如不说 “打得多激烈”,而规定 “多写武器碰撞的火花、衣服撕裂的声音、脚步在地上擦出的痕迹,句子要短,但每个词都要有画面感,像‘刀劈下来。他偏头,耳尖被刀风扫过,热辣辣地疼’”。
写抒情场景时,别让 AI 堆砌形容词。要求 “用具体的小举动表达情绪”,比如 “不说‘她很想念他’,而写‘她走到衣柜前,摸了摸他挂在那里的外套,袖口还沾着点上次爬山时蹭的草屑’,保持这种用物件传情的风格”。
切换视角时,风格也要跟着变,但变中要有不变。比如从男主视角换到女主视角,男主习惯用 “硬朗”“冷” 这类词,女主常用 “软”“暖” 这类词,但都要保持 “句子长、多描写光影” 的共同特点。可以提醒 AI“现在换女主视角,情感词换成‘暖’‘软’,但句子长度和光影描写的风格和前面一致”。
这些特殊场景就像风格的试金石,能处理好,整篇文的风格统一就稳了大半。
用 AI 写小说,就像带着一个聪明但记性不太好的助手合作。你得给它明确的指令,时不时提醒它之前的约定,发现跑偏了及时拉回来。这些技巧看起来麻烦,用熟了其实很顺手。试个两三次,就能摸到 AI 的脾气,写出风格统一的小说不再是难事。关键是别指望 AI 自己顿悟,主动掌控风格,它才能成为你靠谱的写作搭档。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