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 AI 小说生成器这事儿,我踩过的坑能编个小故事。刚开始啥也不懂,看哪个界面花哨就用哪个,结果生成的文字要么像白开水,要么驴唇不对马嘴,浪费了大把时间。后来摸出点门道,选工具得先看 “适配性”。
比如你写悬疑小说,就得找逻辑链强的生成器。我试过一款叫 “秘闻” 的,输入 “午夜老宅响起第三声钟鸣”,它能顺着这个引子,把门窗异动、墙角阴影这些细节串得特别顺,还会埋点小伏笔。但要是换去写甜宠文,它就有点转不过弯,男主说情话能带出点阴森感,特违和。
写古风的话,“墨韵” 生成器值得试试。它对诗词典故的运用很自然,不会硬邦邦堆砌。有次我写女主赏花,只给了 “海棠开得正盛”,它能接 “瓣上凝露似鲛珠,风吹过,落了满阶胭脂碎”,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不过它不太擅长现代职场的勾心斗角,写开会场景能冒出 “尔等且退下” 这种话,得手动改半天。
还有些生成器主打 “风格模仿”。如果你喜欢某个作家的调调,输入几段他的文字让 AI 学习,生成的内容能有七八分像。但别抱太高期待,神韵这东西,AI 目前还学不会。我模仿过汪曾祺的散文风写美食,AI 能写出 “炒米里混着桂花的甜香”,但少了那种烟火气里的温吞劲儿。
用 AI 写小说,不是打开软件就开始敲字。我以前就犯过这错,上来就让 AI 写 “一个剑客复仇的故事”,结果它给我整出三卷还没进入正题,人物换了七八个,主线全散了。现在每次动笔前,我至少花两小时做准备,核心是给 AI 画好 “圈”。
先把故事大纲拆成 “关键节点”。比如写穿越文,得明确 “穿越契机”“初遇男主”“发现反派”“揭开身世” 这几个点,每个点标注清楚发生的场景和核心冲突。像 “初遇男主”,我会写 “破庙,女主刚穿越过来衣衫褴褛,男主被追杀受伤,两人互相提防”,AI 就不会写成 “男主在皇宫里给女主递下午茶” 这种离谱情节。
人物设定得细到 “癖好”。别说 “女主很聪明”,要写 “女主擅长观察微表情,说谎时会下意识摸耳垂,喜欢用算卦掩饰真实目的”。AI 拿到这种设定,写对话时就会加入细节,比如 “她摸了摸耳垂,笑着说‘卦象显示你今日有血光之灾’”,人物一下就立起来了。我试过只写 “男主很冷”,AI 直接让他全程不说话,跟个木桩子似的,特尴尬。
还得给 AI “划禁区”。要是不想让故事里出现狗血的误会梗,就明确写 “禁止用‘看到误会场景不解释’推动剧情”;怕 AI 写崩世界观,就列出 “这个世界没有魔法,只有武功”“货币是碎银和铜钱” 这类规则。有次我没说清楚,AI 给古代背景的故事加了 “手机”,删改时差点没气晕。
给 AI 发指令是门技术活,同样的意思,说法不同,生成的内容天差地别。我刚开始只会说 “写一段女主哭的场景”,AI 就写 “她哭了,很伤心”,干巴巴的。现在摸索出些技巧,关键是 “给细节,留空间”。
指令里加 “感官描写要求”。比如想让女主哭,别说 “她很伤心”,要说 “写女主得知真相后哭的样子,重点写她的手和声音,不能用‘伤心’‘难过’这类词”。AI 可能会写 “她攥着信纸的手泛白,指节捏得发响,喉咙里像卡着棉花,发出嗬嗬的声儿,眼泪砸在纸上,晕开一片墨渍”,比单纯说 “哭了” 有冲击力多了。
用 “对比” 给 AI 搭框架。写两人吵架,不说 “他们吵得很凶”,要说 “写男主和女主吵架,男主声音越来越低但眼神变狠,女主声音拔高却往后退”。AI 会顺着这个对比写,比如 “他盯着她,声音压得像磨石子‘你再说一遍’,她梗着脖子‘说就说’,脚却悄悄往后挪了半步”,张力一下就出来了。
别让 AI 写 “大段剧情”,拆成小步骤。比如想写 “女主逃离王府”,分成 “女主发现追兵”“藏进柴房”“遇到神秘人” 三步,每步单独给指令。我试过一次让 AI 写 “女主从王府逃到城外”,它直接让她飞檐走壁一路顺畅,少了多少波折和看点?拆成小步骤,还能随时调整方向,比如在 “藏进柴房” 后,突然想加只狗发现她,就能马上告诉 AI。
AI 生成的内容不是拿来就能用,得学会 “挑骨头”。我见过有人把 AI 写的东西直接发出去,结果读者评论 “这段逻辑不对”“人物性格变了”,自己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修改的关键是 “保核心,删废话,补细节”。
先看 “是否偏离主线”。AI 有时候会突发奇想加些无关剧情,比如写破案,它可能突然让女主去学绣花。遇到这种情况,别犹豫直接删。但有些看似无关的细节能留,比如女主绣花时扎到手,血滴在绣品上,这个可以改成 “血滴形状像案发现场的标记”,反而成了线索。
再把 “口水话” 换成 “个性化表达”。AI 爱写 “他笑了”“她点点头”,太普通。改成符合人物设定的表达,比如剑客可以 “嘴角勾了勾,剑穗在腕间晃了晃”,大家闺秀可以 “眼帘垂了垂,指尖绞着帕子”。我有个习惯,每次改完都读一遍,不顺口的地方肯定有问题。
还要给 AI 的 “半成品” 加 “潜台词”。比如 AI 写 “男主递给女主一件披风”,可以改成 “他解下披风扔过去,别过脸说‘风大’,耳根却有点红”,一下子就有了暧昧的氛围。这步得靠自己对人物的理解,AI 目前还写不出这种藏在动作里的心思。
用 AI 写小说久了,会发现很多 “坑”,避开这些,能省不少事。我总结了几个自己踩过的,都是血的教训。
别完全依赖 AI 的 “灵感”。有时候卡文了,让 AI 给几个点子是好事,但不能照单全收。我曾让 AI 想 “女主怎么逃出密室”,它给了十个方案,有八个是 “突然出现暗道”,一点技术含量没有。后来我结合自己设定的 “密室是女主父亲设计的”,想到 “女主按父亲教的节奏敲墙壁,触动机关”,比 AI 的点子好多了。
别让 AI 替你 “做决定”。故事的关键转折,比如 “男主是否背叛女主”,得自己拿主意。AI 可能会为了制造冲突让男主背叛,但这可能毁了你前面铺垫的深情形象。我有次没注意,让 AI 写转折,结果把男主写成了双面间谍,后面圆都圆不回来,只能重写。
定期 “清空 AI 的记忆”。有些生成器会记住之前的内容,写着写着就重复老梗。我写仙侠文时,AI 总把 “御剑飞行” 写成 “踩着剑像踩滑板”,因为我前面让它写过一个玩世不恭的角色。后来我每隔几章就重新输入设定,情况好多了。
AI 再厉害,也只是工具,最终写出来的小说还是得有 “你的味道”。我见过有人用同样的 AI,写出来的东西千差万别,关键就在怎么把 AI 和自己的风格融合。
把自己的 “口头禅” 塞进对话里。我写的女主总爱说 “可不是嘛”,不管 AI 生成什么对话,合适的地方就加进去,读者一看就知道 “这是她写的”。你也可以找自己常用的表达,比如喜欢用 “罢了”“也好”,让人物带上你的印记。
在 “情感爆发点” 亲自写。AI 写不好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或者突如其来的狂喜。我写 “女主得知亲人去世”,AI 写 “她很伤心”,我改成 “她站在那里,太阳晒得人发晕,可浑身却像泡在冰水里,街坊说的话像蚊子在耳边嗡嗡,她只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下撞得肋骨生疼”,这种感觉得自己琢磨。
还可以把自己的经历 “改头换面” 加进去。我小时候爬树摔下来过,写女主遇险时,就加了 “手心磨得火辣辣,树皮在衣服上蹭出绿痕,风从耳边过,像有人在笑”,这种细节 AI 写不出来,是独属于你的东西。
用 AI 写小说,就像带着个聪明但有点笨的助手。它能帮你处理繁琐的描写,给你提供新的思路,但别指望它能替你完成所有事。关键是摸清它的脾气,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自己上手。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麻烦,改来改去还不如自己写。但熟练之后,效率能提一倍不止。我现在写一部二十万字的小说,用 AI 辅助,三个月就能完成,以前至少得半年。
最重要的是,别让 AI 框住你的想象力。它是工具,是跳板,最终要表达的,还是你心里那些独一无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