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写小说能不能通过原创检测?这个问题最近在网文圈里讨论得挺火的。不少作者试过用 AI 辅助写作,可一检测就露馅,也有一些人找到了办法让 AI 生成的内容蒙混过关。那到底 AI 写的小说能不能通过原创检测呢?实测数据里藏着答案。
📝 先看看 AI 写的小说有啥特点
AI 写小说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用词习惯比较模式化,它会按照概率高低来选词,像 “我吃了一顿” 后面,AI 大概率会接 “饭”,但人可能会说 “我吃了一顿美味”。这种统计性的选词方式,会让文章显得缺乏创造性。
还有,AI 生成的内容逻辑可能过于规整,缺乏真实思考的痕迹。比如遇到训练数据外的场景,AI 可能会编造出看似合理实则虚构的 “幻觉内容”,就像杜撰一篇不存在的论文。这种内容很容易被检测工具识别出来。
另外,AI 生成的小说在语言表达上可能会过于流畅,缺乏个性。人类写作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用词偏好,AI 却很难模仿得惟妙惟肖。就像有些 AI 生成的散文,虽然语句通顺,但读起来总感觉少了点 “人味”。
🧪 实测数据:不同检测工具表现差异大
为了弄清楚 AI 写的小说能不能通过原创检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做了一个测评,用了 10 款热门的文本、图片 AIGC 检测工具。结果发现,这些工具的表现参差不齐。
比如,检测老舍的经典文学作品《林海》时,有 7 款工具准确检测出 AI 率为 0 或趋近于 0,可茅茅虫却误判为 99.9%,万方也把 1300 余字中的近 500 字标注为 “AI 生成”,误判比例达 35.6%。这说明有些检测工具存在明显的误判问题。
对于 AI 生成的散文《林海》,万方、朱雀准确识别出了 AI 生成内容(判定率 100%),茅茅虫、PaperYY 的判定率也都超过了 95%,可知网、挖错网、团象、PaperPass 却出现漏检,AI 率检测结果分别仅为 0%、0.1%、1%、2%。这表明不同工具对 AI 内容的敏感度不同。
再看看西湖大学研发的 Fast-DetectGPT,对 ChatGPT 生成文本的识别准确率达 96%,检测速度较上一代提升 340 倍。它采用 “以 AI 检测 AI” 的策略,将待检文本进行同义改写后比对相似度,AI 生成内容因统计惯性呈现更高重合度。这种工具的准确性就比较高。
🛠️ 想要通过检测?试试这些方法
既然 AI 写的小说有这么多特征容易被检测到,那有没有办法让它通过原创检测呢?其实是有的。
1. 二次编辑很重要
AI 生成的内容不能直接用,得进行二次编辑。可以调整句子结构,把长句分割成简洁的短句,或者调整语序,让文章更符合人类的表达习惯。比如把 “地铁列车在黑暗的隧道里穿行,发出低沉而单调的嗡鸣,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在肠道内蠕动” 改成 “地铁在隧道里轰隆隆地开着,声音又闷又响,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
AI 生成的内容不能直接用,得进行二次编辑。可以调整句子结构,把长句分割成简洁的短句,或者调整语序,让文章更符合人类的表达习惯。比如把 “地铁列车在黑暗的隧道里穿行,发出低沉而单调的嗡鸣,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在肠道内蠕动” 改成 “地铁在隧道里轰隆隆地开着,声音又闷又响,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
还可以优化开头和结尾,让开头更吸引人,结尾更有力。比如 AI 生成的开头比较平淡,你可以增加一些悬念或者冲突;结尾可以呼应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 增加个人元素
在 AI 生成的内容里加入自己的经验、观点和情感,让文章更有个性。比如 AI 生成了一段环境描写,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补充一些细节,让描写更生动、真实。
在 AI 生成的内容里加入自己的经验、观点和情感,让文章更有个性。比如 AI 生成了一段环境描写,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补充一些细节,让描写更生动、真实。
也可以调整文章的语气和语调,根据目标读者和文章的情感需求,选择正式、亲切、严肃或幽默的语气。这样可以让文章更贴近人类写作的风格。
3. 使用对抗技术
有些工具可以去除文章的 AI 味,比如豆包。把 AI 生成的文章复制到豆包工具中,设置优化需求,比如去重、改写、调整语气等,一键生成全新版本。生成后再检查一下效果,保存满意的内容。
有些工具可以去除文章的 AI 味,比如豆包。把 AI 生成的文章复制到豆包工具中,设置优化需求,比如去重、改写、调整语气等,一键生成全新版本。生成后再检查一下效果,保存满意的内容。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润色指令,比如增强逻辑和说理、丰富细节、展现多角度等,让文章更有深度和说服力。
🔍 网文平台的检测机制
现在很多网文平台都加强了对 AI 生成内容的检测。比如晋江文学城,会由编辑对申请签约的作品进行质量把关,还有技术手段检测提示。如果作品中残留了相关指令,就会被确定为 AI 辅助创作且违反网站原创管理规范。
番茄小说也修改了签约流程,自 5 月 7 日起,发起签约的作品将分别在 2 万字、5 万字、8 万字时获得三次签约机会,还在内容签约环节增加新的审核机制,加大审核力度。对于不符合平台要求的低质内容,会做出拒绝签约、内容下架等处罚。
阅文集团则通过技术手段结合人工评审综合验证,定期内部自查 AI 生成内容,每周多次,并根据技术辨识、编辑评判、读者反馈等环节综合评判、互相验证。
📜 政策影响:标识办法带来新挑战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 9 月 1 日实施。办法要求对 AI 生成合成内容构建显式与隐式双层标识体系,形成可识别、可追溯的 AI 内容标识规范。这意味着,以后 AI 生成的小说可能需要进行标识,否则可能会面临处罚。
这对原创检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检测工具可能会更加注重内容的标识情况,而不仅仅是内容本身的原创性。因此,作者在使用 AI 辅助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内容的原创性,还要遵守相关的标识规定。
💡 总结:AI 写小说通过检测有办法,但需谨慎
从实测数据来看,AI 写的小说直接通过原创检测的可能性不大,但通过二次编辑、增加个人元素、使用对抗技术等方法,可以提高通过检测的概率。不过,不同检测工具的表现差异很大,有些工具很容易误判,有些工具则比较准确。
同时,网文平台也在加强检测机制,政策的实施也对 AI 生成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者在使用 AI 辅助写作时,要谨慎对待,不要完全依赖 AI,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原创性。
如果你想尝试用 AI 辅助写作,不妨先了解一下目标平台的检测机制和政策要求,再结合本文提到的方法,对 AI 生成的内容进行优化。这样既能提高写作效率,又能保证文章的原创性,通过原创检测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