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靠 AI 写小说赚到钱的真实故事
王磊是我认识的第一个靠 AI 写出爆款小说的人。他之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每天下班挤地铁回家后,就在出租屋里捣鼓 AI 写作工具。2023 年夏天,他用 AI 生成的一篇悬疑短篇,在某平台获得了 3000 多的打赏,这让他第一次尝到了甜头。
“刚开始就是瞎试,把自己想到的几个关键词输进去,让 AI 先写个开头。” 王磊说他当时用的是一款免费的写作工具,生成的文字干巴巴的,他得逐句修改,把自己的语言风格揉进去。那篇悬疑小说他前前后后改了 17 遍,光调整人物对话就花了 3 天。
还有个叫林小雨的 95 后姑娘,更绝。她同时运营着三个账号,分别写校园、都市、玄幻三种题材。她的秘诀是用 AI 批量生成章节梗概,再根据梗概自己填充细节。“AI 就像个助理,帮我把骨架搭起来,肉还得我自己填。” 去年她靠这三个账号,月均收入稳定在 8000 - 12000 元,比她做行政的工资还高。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顺利。我邻居张哥跟风买了某付费 AI 写作软件,花了两千多块,结果写了三个月,最高的一篇小说只赚了 58 块钱。“AI 写的东西太套路了,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没人愿意追更。” 他后来把软件转手卖给了别人,自己老老实实回去开网约车了。
🔧 用 AI 写小说赚钱的核心操作步骤
选对题材是第一步。现在各大平台的数据很明显,悬疑、甜宠、末世重生这三类题材用 AI 写更容易出成绩。原因很简单,这类小说套路清晰,AI 更容易把握节奏,读者也更看重情节推进速度,对文字细腻度要求没那么高。
我见过一个专门写末世文的团队,他们有个共享文档,里面存了 500 多个 AI 生成的 “危机场景模板”。每次开新书,就把主角设定输进去,AI 自动匹配场景,团队成员再负责填充人物互动。这种模式下,他们最快 7 天就能写出一本 10 万字的小说上架。
标题和简介得自己来。AI 生成的标题大多千篇一律,比如 “XX 之 XX”“重生 XX 后我 XX”,读者早就看腻了。有个叫 “夜猫子” 的作者,她的秘诀是把 AI 生成的 10 个标题拆开重组,再加上网络热词。比如 AI 给的 “末世中的生存者”,她改成 “末世囤货:我靠空间躺赢到结局”,点击率直接翻了三倍。
发布平台的选择也有讲究。番茄、七猫这类流量大的平台,对 AI 生成内容查得越来越严,但只要修改幅度超过 60%,基本能通过审核。而一些小众平台为了吸引内容,对 AI 文更宽容,甚至会给流量扶持。不过小众平台的弊端也明显,读者付费意愿低,想靠打赏赚钱很难。
⚠️ 别被 “躺赚” 神话忽悠了
那些说 “用 AI 写小说能月入过万” 的课程,多半是割韭菜。我加过一个写作社群,里面有 200 多个人买过 998 元的 AI 写作课,最后真正能稳定出稿赚钱的不到 10 个人。课程里教的无非是怎么用工具,对平台规则、读者心理这些核心东西提都不提。
AI 写小说最容易踩的坑是 “重复率过高”。有个作者用同一套模板写了三本玄幻文,第三本刚上架就被平台判定为 “内容同质化”,不仅稿费被扣,账号还被限流了。后来他才知道,平台有专门检测 AI 生成内容的系统,重复使用相同设定和句式,很容易触发警报。
还有版权问题得当心。现在大部分 AI 工具的用户协议里都写着,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平台和用户共有。这意味着你用 AI 写的小说,平台有权利不经你同意就授权给第三方。去年有个作者的小说被改编成有声书,他去找平台要版权费,结果平台拿出协议说 “AI 生成内容不单独算作者原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想靠这个赚钱,至少得花 30% 的时间改稿。AI 写的对话经常不符合人物性格,比如让一个高冷主角说俏皮话,让市井小贩讲书面语。这些细节得人工调整,不然读者一眼就出戏。有个数据挺有意思,那些声称 “纯 AI 写作” 的作者,其实平均每千字要修改 200 多个字。
🚀 想靠 AI 写小说赚钱,你得这么做
先从短篇练手。写 1000 - 3000 字的短篇,既能快速熟悉 AI 工具的脾气,又能测试市场反应。我认识的一个学生,每周用 AI 写 3 篇短篇投给公众号,虽然单篇稿费只有 200 - 500 元,但三个月下来,也攒了不少经验,知道什么样的情节读者更喜欢。
建立自己的 “素材库”。把 AI 写得好的段落、情节、对话都存起来,按 “情绪”“场景”“人物关系” 分类。下次写类似内容时,直接把素材库里的片段喂给 AI,让它模仿着写,能省不少事。有个作者的素材库存了 8000 多段文字,现在他改 AI 初稿的时间,比一开始减少了一半。
多平台分发能提高成功率。同样一篇 AI 文,在这个平台没人看,换个平台可能就火了。有个技巧是,根据不同平台的读者画像调整内容,比如在女性用户多的平台,多加点情感互动;在男性用户多的平台,强化打斗和升级情节。别嫌麻烦,这步做好了,收入能差好几倍。
要持续关注平台规则变化。上个月某平台刚调整了 AI 内容政策,要求作者在发布时注明 “有 AI 辅助创作”,不注明的一旦发现就扣分。还有的平台悄悄提高了 AI 文的分成门槛,以前点击率达到 3% 就能有分成,现在得达到 5%。不盯着这些变化,很可能辛苦写的文白忙活。
💡 普通人能赚到钱的真实路径
兼职做的话,每月能赚 2000 - 5000 元是比较现实的。每天花 2 - 3 小时,用 AI 生成初稿后修改,一周写 2 - 3 篇短篇,投给公众号或者短篇平台。我认识的一个护士,就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写,上个月光短篇稿费就拿了 3200 元,够她交房租了。
想全职做,得组队。一个人既管写稿又管运营,很难忙过来。有个三人小团队分工很合理:一个人负责用 AI 出初稿和修改,一个人研究平台规则和推广,一个人专门盯着数据优化内容。他们上个月的总收入是 28000 元,去掉工具订阅费和推广成本,三个人平分后每人到手 7000 多。
长期做下去,得形成自己的风格。AI 只是工具,真正能留住读者的还是你的独特表达。有个作者擅长把 AI 生成的悬疑情节,用东北方言改写,形成了独有的 “土味悬疑” 风格,现在在平台上有了 5 万多粉丝,出版社都找过来要出书。
现在 AI 写小说这行,已经过了 “随便写写就能赚钱” 的阶段,但也远没到 “饱和” 的程度。关键是别想着走捷径,把 AI 当成提高效率的工具,而不是代替自己思考的大脑。毕竟读者看小说,看的是故事里的人情冷暖,这些东西,再厉害的 AI 也替代不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