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 AI 写作工具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是各平台对 AI 内容的严格管控。不少自媒体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辛苦写的文章因为被判定为 AI 生成而限流,甚至下架。第五 AI(diwuai.com)就是针对这个痛点推出的工具,宣称能降低 AI 味、通过原创检测,还能优化内容提升流量。到底好不好用?我花了两周时间深度测试,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 工具定位与核心功能拆解
第五 AI 的官网设计很直接,打开就是功能介绍和注册入口。从页面信息来看,它的核心定位是 “AI 内容处理全流程工具”,主要解决三个问题:AI 生成内容的检测、AI 味降低、内容优化提升传播力。
核心功能分三大块。一是AI 检测,支持上传文本或直接粘贴,能给出 AI 概率评分,还会标注出最可能被判定为 AI 生成的句子。二是AI 味降低,也就是所谓的 “去 AI 化”,通过算法调整句式、替换词汇,让文本更接近人工写作风格。三是内容优化,结合全网热搜库给出关键词建议,还能适配不同平台的风格要求,比如公众号的口语化、头条号的标题党风格等。
试用下来发现,它的检测引擎和常见的 GPTZero、Originality.ai 不太一样。官方说用的是自主研发的朱雀大模型,专门针对中文语境优化。这点确实能感觉到 —— 检测中文文本时,对网络流行语、方言词汇的识别更准确,不会像某些国外工具那样误判。
✍️ 实际使用体验:从 AI 文本到 “人工感” 的转变
我拿了一篇用 ChatGPT 生成的关于 “夏季护肤” 的文章做测试。原文大概 800 字,结构工整但读起来很生硬,明显是 AI 的调调。
先看检测功能。粘贴文本后,系统 3 秒就给出了结果 ——AI 概率 92%,并标红了 5 处 “高风险” 句子。比如 “夏季紫外线强烈,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和老化” 这句,被判定为 “典型 AI 生成句式”。仔细想想,确实有点像模板化表达,人工写可能会说 “夏天太阳毒,不注意防晒,皮肤很容易晒坏、变老”。
接着用 “AI 味降低” 功能处理。选择 “深度优化” 模式,等待 15 秒左右就生成了新版本。对比原文,变化很明显:长句被拆成了短句,“导致”“因此” 这类连接词少了很多,还加了一些口语化的插入语,比如 “你知道吗”“其实啊”。再检测时,AI 概率降到了 17%,标红的句子只剩 1 处。
最意外的是可读性提升。原文有点像说明书,优化后更像博主聊天。我把两篇文章发给 3 个同事盲测,有 2 个说优化后的版本 “更像真人写的”,另一个觉得 “虽然有点啰嗦,但比原来自然”。
不过也有小问题。优化时偶尔会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比如把 “护肤品成分” 改成 “护肤品里的东西”,虽然更口语化,但不够专业。需要自己再手动调整一下。
🔍 特色功能深挖:不止于 “去 AI 味”
用过不少同类工具,第五 AI 有几个功能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AI 味降低分级处理很实用。它分了 “轻度”“中度”“深度” 三个档位。轻度优化只改明显的 AI 句式,适合本身已经比较自然的文本;深度优化会大幅调整结构,适合完全由 AI 生成的内容。我测试时发现,同样一篇文章,轻度优化后 AI 概率降 30% 左右,深度优化能降 70% 以上,但后者需要更多人工校对。
全网热搜爆文库是个加分项。在内容优化页面,能看到实时更新的各平台热搜关键词,还能根据文章主题推荐相关热点。比如写关于 “AI 写作” 的内容,会推荐 “AI 写作被封号”“如何避免 AI 检测” 等近期热门话题。把这些话题融入文章,确实能提高在平台的曝光率。我用这个功能改了一篇公众号文章,阅读量比之前高了近 40%。
多平台适配也做得不错。针对公众号、头条号、小红书等不同平台,优化策略不一样。小红书版本会加更多表情符号和分段,头条号版本则更注重标题和开头的吸引力。测试时,把同一篇文章分别按不同平台优化后发布,小红书版本的点赞数明显高于其他版本。
但有个功能我不太满意 ——批量处理限制。免费用户一次最多处理 500 字,付费用户也只能一次处理 3000 字。如果是长篇文章,需要分段处理,有点麻烦。希望后续能放开这个限制。
💸 价格体系分析:性价比如何?
第五 AI 的定价分免费版、基础版、专业版、企业版四个档次。
免费版能满足轻度需求:每天可以检测 5 次,AI 味降低 2 次,每次最多 500 字。适合偶尔需要处理短文本的用户。
基础版每月 39 元,检测次数不限,AI 味降低每天 10 次,每次 1500 字,能使用热搜库基础功能。对个人自媒体来说,这个套餐性价比最高。
专业版每月 99 元,增加了批量处理、多平台深度适配、优先客服等功能,适合全职自媒体人或小团队。
企业版需要定制,适合有大量内容处理需求的公司。
对比同类工具,价格不算贵。比如某知名 AI 检测工具,基础版就要 59 元 / 月,还没有 AI 味降低功能。不过第五 AI 的付费套餐都是按月付费,没有按次收费选项,对偶尔需要大量处理的用户不太友好。
我算了一笔账:如果是全职自媒体,每月写 20 篇文章,每篇 3000 字,用专业版刚好够用,99 元能省下去找人工改写的钱(现在市场价至少 50 元 / 篇),确实划算。
🎯 谁该用?谁没必要?
用了这么久,我觉得第五 AI 不是万能的,得看具体需求。
强烈推荐用的人群:
- 自媒体从业者,尤其是经常用 AI 辅助写作的人。能避免内容被平台判定为 AI 生成,保住流量。
- SEO 专员,需要大量产出伪原创内容的。优化后的内容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
- 企业内容团队,要处理大量文案的。批量处理功能能节省不少时间。
不太推荐的人群:
- 纯人工写作的作者。本身 AI 味就低,没必要花这个钱。
- 对文字质量要求极高的专业创作者。工具优化后的内容可能不够精准,反而需要更多时间修改。
- 偶尔写一篇文章的用户。免费版基本够用,没必要付费。
📊 综合评价:值得入手,但有提升空间
整体来说,第五 AI 是一款实用性很强的工具。它解决了当前内容创作中的一个痛点 —— 如何让 AI 生成的内容更像人工创作,从而通过平台检测。
优势很明显:AI 检测准确,去 AI 味效果显著,还有热点推荐等附加功能,性价比高。对自媒体人、内容创作者来说,能实实在在提高工作效率,保住内容流量。
当然也有不足:优化后的内容偶尔会出现不自然的表达,需要人工校对;批量处理限制较多;部分功能(比如企业版的定制服务)还不够完善。
如果满分 10 分,我给 7.5 分。它不是完美的,但在同类工具中已经算佼佼者。特别是对那些严重依赖 AI 写作的用户来说,值得一试。
最后提醒一句:工具只是辅助,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创作。再好的 “去 AI 味” 技术,也比不上真正有观点、有温度的原创内容。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