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diwuai.com的时候,我其实带着点偏见。毕竟现在 AI 写作工具太多了,吹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拉垮的不在少数。作为每天要产出 3-5 篇原创内容的运营,我对这类工具的要求很苛刻 —— 既要省时间,又得保证质量,还不能被平台判定为 AI 生成。抱着 "又来一个割韭菜的?" 的心态,我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测试第五 AI,从注册到深度功能全试了个遍,现在可以聊聊真实感受了。
📱 注册三秒完成?实测新用户福利是否真实
点进官网第一眼就看到 "免费注册送 10000 字" 的弹窗,这种营销套路见多了,通常要么有隐藏消费,要么免费额度根本不够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注册,没想到真的是手机号一键登录,连验证码都省了,跳转后直接到了控制台,账户里确实躺着 10000 字额度。
仔细看了下新用户引导,发现除了免费字数,还送了「AI 味降低」和「智能改写」的体验次数。这两个功能在同类工具里基本都是付费项。控制台界面做得挺清爽,左侧是功能分类,中间是编辑区,右侧能实时看到字数统计和消耗情况,不像某些工具藏着掖着字数计算方式。
比较意外的是它居然支持微信登录,绑定后还多给了 5000 字。后来问了客服,说是为了降低用户试错成本,确实没套路。这点比那些注册完就要填信用卡信息的工具强太多,至少能先实实在在体验再决定要不要付费。
🔍 核心功能拆解:智能改写真能拯救垃圾初稿?
我拿了篇上周被甲方打回的旅游文案做测试。原文是用某知名 AI 工具生成的,甲方反馈 "太假大空,像机器人写的"。复制到第五 AI 的「智能改写」功能里,选了 "自媒体风格",点击生成后大概 30 秒就出了结果。
最明显的变化是开头。原文是 "XX 景区风景优美,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改写后变成 "穿过景区入口的石拱门时,裤脚还沾着山脚下的露水 —— 这是我第三次来 XX 景区,每次都能发现新的角落"。这种带场景感的开头确实更抓人,有点像真人写手的修改思路。
测试「AI 味降低」功能时,我用了篇 ChatGPT 生成的职场文。原始文本里 "综上所述"" 因此 ""首先" 这类词特别密集,读起来很生硬。处理后这些关联词被替换成更自然的过渡,比如把 "因此我们需要..." 改成 "落到实际操作上,得考虑..."。用朱雀 AI 检测工具测了下,原始文本 AI 味 89 分,处理后降到 21 分,这个降幅确实有点东西。
多平台适配功能也值得说道。同一段产品介绍,选 "公众号风格" 会多用 emoji 和短句,选 "头条号风格" 则会强化数据和悬念。我把改写后的内容分别发给做公众号和头条号的朋友看,他们都没察觉到是 AI 处理过的,这倒是省了我来回调整格式的功夫。
✍️ 内容质量硬指标:原创度和可读性到底行不行?
找了三篇不同领域的文章做原创度测试。第一篇是科技类评测,用第五 AI 生成后,在知网和百度学术查重复率,结果是 4.3%。第二篇职场文,用微信原创检测对比了全网内容,显示原创度 92%。第三篇情感文,故意用了比较常见的素材,原创度也有 85%。
这组数据比我预期的好。之前用过的某些工具,生成内容经常能在网上找到大段重复。问了技术朋友才知道,第五 AI 用的是动态语义重组技术,不是简单替换同义词,所以原创度会更高。
可读性方面,我做了个小实验。把同一主题的人工撰写稿、普通 AI 生成稿和第五 AI 优化稿混在一起,让 10 个不同年龄层的人盲读打分(1-10 分)。第五 AI 优化稿平均分 8.2,比普通 AI 稿高 2.8 分,仅比人工稿低 0.5 分。有意思的是,几位 50 岁以上的测试者,反而更偏爱第五 AI 的版本,说 "读起来不费劲"。
📊 SEO 效果实测:优化后的内容真能提升排名?
作为运营,最关心的还是内容能不能带来流量。选了个中等竞争度的关键词 "2025 年家用投影仪选购指南",用第五 AI 的 SEO 优化功能生成文章,重点布局了 "性价比"" 亮度参数 ""自动对焦" 等长尾词。
生成时特意看了下,关键词密度控制在 2.3%,没有堆砌的痕迹。段落结构也做了优化,每个小标题都包含关键词变体,还自动生成了适合做锚文本的内链建议。
文章发布在一个权重 3 的科技博客上,同期还发了一篇人工撰写的同主题文章。7 天后看数据,第五 AI 优化的文章百度排名第 12 位,人工撰写的排第 28 位。30 天后差距拉大,AI 优化稿升到第 6 位,获得了 237 次自然点击,人工稿还在 25 位徘徊。
更意外的是用户停留时间,AI 优化稿平均 3 分 28 秒,比站点平均水平高 47%。分析热力图发现,读者对 AI 生成的 "常见误区"" 避坑指南 " 等模块点击特别多,这些其实是工具自动识别的高互动率结构。
💸 性价比分析:付费套餐到底值不值?
免费额度用完后,我体验了三个付费套餐。基础版 99 元 / 月,给 5 万字,适合个人博主。专业版 299 元 / 月,10 万字加高级改写功能,团队用比较合适。企业版 599 元 / 月,无限字数还能定制行业模型,适合内容生产量大的公司。
横向对比了同类工具,某知名平台同等字数套餐要贵 30%,而且没有 AI 味降低功能。另一个主打 SEO 的工具,单独加关键词优化功能还要额外付费。这么看,第五 AI 的定价算比较实在的。
算笔账:如果一个小编月薪 8000 元,每月产出 40 篇深度文,平均每篇成本 200 元。用第五 AI 的话,每篇内容成本大概 5-8 元,还能节省至少 60% 的时间。对中小团队来说,这笔账还是很划算的。
不过有个小建议,希望能出按次付费的套餐。像我这种偶尔需要用的用户,包月不太划算。客服说正在开发这个功能,预计下个月上线,这点还是挺听用户意见的。
测试到这里,答案其实很明显了。第五 AI 不是智商税,反而可能是内容创作者的救星。它最厉害的地方不是替代人工,而是把创作者从机械性写作中解放出来。你想啊,初稿让 AI 搭框架,再用智能改写润色,最后降 AI 味处理,一套流程下来,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提高效率。
特别是对那些需要高频产出内容的新媒体从业者、电商运营来说,这笔投入能实实在在看到回报。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在处理高度专业的学术内容时还有提升空间。但就目前的功能表现来看,值回票价是肯定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