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diwuai.com,你会发现这个平台的 A/B 测试功能对内容创作者来说简直是宝藏。不管你是公众号小编、头条号作者,还是企业文案,都能靠它找到标题和内容的最优解。接下来一步步教你怎么用,保证看完就能上手。
📌 第一步:注册登录,熟悉 A/B 测试模块
先在官网右上角点 “注册”,用手机号或者邮箱都行,注册过程不到 1 分钟。登录后别急着操作,先看看左侧导航栏,找到 “内容优化” 下面的 “A/B 测试” 选项,点进去。
首页会显示测试历史和数据概览,新手可能觉得有点懵。其实很简单,页面中间有个醒目的 “+ 新建测试” 按钮,这就是我们要用的入口。注意看页面底部的 “使用指南” 链接,里面有视频教程,看不懂文字的可以点进去看。
第一次用建议先看 “测试模板”,平台预设了标题测试、开头测试、结尾测试三种常用模板。标题测试模板里自带 5 组常见标题结构,直接套用能省不少事。
📝 第二步:创建标题 A/B 测试,设置变体
点 “新建测试” 后,先选 “标题测试” 类型。然后在 “原始标题” 框里输入你原本打算用的标题,比如 “2025 年护肤攻略:这 3 个误区要避开”。
接下来是关键的 “添加变体”,点 “+ 添加变体” 输入不同版本。比如变体 1:“别再瞎护肤了!2025 年必知的 3 个误区”;变体 2:“2025 护肤新规:3 个误区让你越护越差”。建议至少设置 3 个变体,太少的话测试结果可能不准。
变体设置有个小技巧,每次只改一个变量。比如第一个变体改语气,第二个改关键词,第三个改结构,这样最后才知道到底哪个因素影响最大。输完所有变体后,点 “下一步”。
⚙️ 第三步:配置测试参数,定好规则
这一步决定了测试的科学性。首先选 “测试时长”,如果是公众号标题,建议设 24 小时,因为公众号的流量高峰主要在发布后 24 小时内。头条号之类的可以设 48 小时,流量周期更长。
然后是 “样本量”,平台默认是 500 次曝光,但如果你的内容平时阅读量高,比如每篇都过万,可以调到 1000 次。样本量太小,结果可能受偶然因素影响。
“测试目标” 要选准,标题测试一般选 “点击率”,如果是带转化的内容,也可以选 “转化率” 作为次要目标。设置完点 “开始测试”,系统会自动分配流量给不同变体。
📊 第四步:查看测试结果,锁定最优方案
测试结束后,回到 “A/B 测试” 页面,点 “查看报告”。页面会用柱状图显示每个变体的表现,包括点击率、平均停留时间、分享率等数据。重点看 “置信度” 指标,高于 95% 的结果才靠谱。
比如测试结果显示变体 2 的点击率比原始标题高 37%,置信度 98%,那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变体更好。如果几个变体数据差不多,置信度低于 90%,建议延长测试时间或者增加样本量。
报告里还有个 “用户画像分析”,能看到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的用户对哪个变体更感兴趣。比如发现 30-40 岁女性更喜欢带 “攻略” 字样的标题,下次写同类内容就能针对性调整。
✍️ 第五步:用同样逻辑测试内容,优化文章主体
标题测完了,内容优化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回到新建测试,选 “内容测试”。原始内容填你写好的文章,变体可以改开头、结尾,或者调整段落顺序、替换案例。
比如原始内容开头是 “随着科技发展...”,变体 1 开头改成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用提问式引发兴趣。变体 2 把案例从 A 品牌换成 B 品牌,看哪个更有共鸣。
内容测试建议关注 “完读率” 和 “互动率”(评论、点赞)。如果某个变体完读率高,说明结构更合理;互动率高,可能是观点更有争议性或者案例更贴近读者。
💡 进阶技巧:结合平台特性和热点
不同平台的用户偏好不一样。在diwuai.com里,你可以在创建测试时选择 “投放平台”,比如勾选 “微信公众号” 和 “今日头条”,系统会分别给出数据。发现公众号用户喜欢长标题,头条用户喜欢带数字的标题,就可以针对性优化。
另外,测试时可以结合近期热点。比如某部电影火了,在标题里加相关关键词做变体,看能不能提升效果。但要注意,热点过时快,测试时长别设太长,6-12 小时就够了。
还有个小窍门,把多次测试效果好的标题结构存成 “我的模板”,下次写的时候直接套用,能节省不少时间。比如 “XX 人不知道的 X 个秘密” 这种结构反复测试有效,就可以固定下来。
注意事项:避免常见误区
别同时测试太多变体,一般 3-5 个就行。变体太多会分散流量,导致每个样本量不够,结果不准。而且变量要单一,别同时改标题、封面、内容,不然分不清哪个因素起作用。
测试不是一劳永逸的。同一个标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受众里表现可能不同。建议每周做 1-2 次测试,持续优化。另外,数据只是参考,还要结合自己的内容定位,不能为了点击率牺牲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