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写英语论文时都头疼重复率的问题,明明观点是自己的,却因为表述和别人太像被标红。其实不用慌,paraphrase(改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掌握了核心技巧,不用求人,自己就能把重复率降下来。这可不是简单换几个词那么简单,里面有不少门道值得好好琢磨。
🔍 先吃透原文,再谈改写
做 paraphrase 之前,第一步必须把原文读懂读透。不少人急着动手改,连原文的核心意思都没抓住,改出来的东西要么跑偏,要么逻辑混乱,反而弄巧成拙。
怎么才算吃透原文?不是说认识每个单词就行,得搞清楚句子的主干是什么,作者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比如一句话里,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论据,哪些是结论,这些都得心里有数。
可以试试这种方法:读完一句话,合上书,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出来。如果说不出来,就说明没真正理解,得回头再仔细读。等能流畅地用自己的话复述了,再开始改写,这时候就不容易出错。
🔤 同义词替换有讲究,别盲目替换
提到 paraphrase,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换同义词。这确实是个方法,但里面的学问可不小,不是随便找个同义词换上就完事。
首先,要注意同义词的语境适配性。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里,合适的同义词可能不一样。比如 “change”,在表示 “改变计划” 时,用 “alter” 比较合适;在表示 “变化很大” 时,用 “transform” 更贴切。要是不管不顾随便换,很可能会让句子变得不自然,甚至产生歧义。
其次,要注意词性的一致性。把名词换成动词,或者把形容词换成副词,都可能导致句子语法错误。比如 “His decision is significant.” 里的 “significant” 是形容词,换成名词 “significance” 就不行,得换成 “important” 这样的形容词才行。
还有,有些固定搭配不能随便拆。比如 “make a decision” 不能改成 “do a decision”,“conduct research” 不能改成 “carry out research” 虽然意思相近,但 “conduct research” 更符合学术表达习惯。
📝 句子结构大调整,换种说法表达
除了换词,调整句子结构也是 paraphrase 的重要技巧。通过改变句子的句式、语序等,能让句子焕然一新,大大降低重复率。
可以把简单句改成复合句,或者把复合句拆成简单句。比如 “The experiment failed. It made us rethink our approach.” 可以改成 “The failure of the experiment led us to rethink our approach.”;而 “Because he was late, he missed the meeting.” 可以改成 “He was late, so he missed the meeting.”
还可以调整句子的语序,把主动语态改成被动语态,或者把被动语态改成主动语态。比如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a new species.” 可以改成 “A new species has been discovered by scientists.” 不过要注意,在学术论文里,被动语态用得比较多,但也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得根据具体语境来定。
另外,还可以把从句的位置调换一下。比如 “The book which was written by Professor Smith is very popular.” 可以改成 “Very popular is the book written by Professor Smith.” 不过这种语序调整要谨慎,不能影响句子的意思和通顺度。
🔗 逻辑关系再梳理,确保语义连贯
改写句子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时候,原文中句子之间的逻辑连接词可以换一换,或者通过调整句子结构来体现逻辑关系,这样也能达到降重的目的。
比如 “Although it rained, we still went hiking.” 里的 “Although” 可以换成 “Though”,意思不变;“He studied hard, therefore he passed the exam.” 里的 “therefore” 可以换成 “so”。
但要注意,不同的逻辑连接词表达的逻辑强度可能不一样,不能随便换。比如 “because” 表示的原因比较直接,“since” 表示的原因则相对间接一些,换的时候要根据原文的逻辑强度来定。
还有些时候,原文中没有明显的逻辑连接词,但句子之间存在隐含的逻辑关系,改写时可以把这种关系明确表达出来。比如 “She likes reading. She often goes to the library.” 可以改成 “She likes reading, so she often goes to the library.”
📊 结合上下文改写,保持整体一致性
paraphrase 不是孤立地改写某一句话,还得结合上下文,让改写后的内容和整篇文章的风格、语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突兀的情况。
在学术论文里,整体风格通常是严谨、客观、正式的,改写的时候就要注意用词和句式都要符合这种风格,不能用太口语化的表达。比如 “a lot of” 在学术论文里就不太合适,应该换成 “a large number of”“a great deal of” 等更正式的表达。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连贯性。改写某一句话后,要看看它和前后句子的衔接是否自然,逻辑是否顺畅。如果因为改写导致上下文脱节,就得重新调整。
可以在改写完一段内容后,把整段读一遍,感受一下整体的流畅度。如果读起来磕磕绊绊,或者感觉某个地方很别扭,很可能就是改写时没考虑上下文的一致性,得重新修改。
✅ 改写后检查不可少,确保准确无误
改写完成后,一定要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改写后的内容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没有出现错误或偏差,同时也没有引入新的重复内容。
首先,检查意思是否一致。把改写后的句子和原文对比,看看核心意思有没有改变,有没有遗漏重要信息。如果有,就得重新改写。
其次,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有时候为了追求句式变化,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比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这些都要一一纠正。
然后,检查重复率。可以用一些查重工具检查一下改写后的内容,看看重复率是否降到了合格的范围。如果重复率还是偏高,就得针对重复的部分再次进行改写。
最后,大声朗读改写后的内容,感受一下语言的流畅度和自然度。如果读起来很拗口,说明改写得还不够好,需要进一步调整。
掌握了这些 paraphrase 的核心技巧,英语论文降重其实没那么难。关键是要多练习,熟能生巧。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困难,但练得多了,就会越来越熟练,改写起来也会越来越轻松。自己动手改写,不仅能降低重复率,还能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