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生成标题,快是快但有点 “撞衫”
现在打开各种内容创作工具,输入主题关键词,几秒钟就能收到几十甚至上百个标题。对于每天要产出大量内容的运营者来说,这效率确实没话说。尤其像电商平台的商品标题,批量生成起来简直是救星,不用再一个个想破头。
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些 AI 生成的标题,看多了就觉得眼熟。比如写职场类内容,大概率会出现 “3 招教你 XXX”“职场新人必看的 XXX”;聊美食呢,无非是 “好吃到舔盘的 XXX”“在家就能做的 XXX”。不是说这些标题不好,只是太容易 “撞衫” 了。
前段时间帮朋友看他们公众号的标题,用 AI 生成了二十个,挑来挑去没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后来自己改了一个,结合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 “反内卷” 梗,阅读量直接比之前翻了倍。这说明什么?AI 能给你基础框架,但缺了点让人记住的 “魂”。
而且搜索引擎现在也越来越聪明,那些千篇一律的标题很难获得好排名。用户刷到的时候,一眼扫过去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凭什么点你的?所以 AI 生成标题可以当辅助,但不能全指望它。
💡创意才是 “真流量密码”
有个做美妆博主的朋友,之前发视频总用 AI 给的标题,播放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她试着自己琢磨,把产品功效和当下流行的 “沉浸式护肤” 结合起来,标题改成 “凌晨 2 点的护肤 routine,这瓶精华救了我的熬夜脸”,一下子就火了。
这就是创意的力量。创意能让你的标题在信息海洋里 “跳” 出来。用户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没有点新意根本留不住他们的目光。就像逛夜市,大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但那个吆喝方式特别的摊位,总是人最多的。
创意还能帮你精准定位人群。比如同样是卖儿童绘本,AI 可能会生成 “适合 3 - 6 岁宝宝的绘本推荐”,但有创意的标题可以是 “陪娃读了 100 本绘本后,我只推荐这 3 本让他主动放下手机”。后者不仅有创意,还精准抓住了家长的痛点。
更重要的是,创意能传递你的独特价值。同样是讲旅行攻略,AI 生成的标题可能是 “去云南必去的 5 个景点”,但有创意的标题可以是 “在云南待了 1 个月,我发现当地人都不去这些网红景点”。这样的标题一下子就和别人区分开了,让人觉得你有不一样的东西可以分享。
🎯给 AI 喂 “独特素材”,创意才能冒出来
想让 AI 生成有创意的标题,首先你得给它足够独特的素材。就像做饭,食材普通,再厉害的厨师也做不出惊艳的味道。你给 AI 的信息越具体、越特别,它产出的标题才可能有新意。
比如你要写一篇关于宠物猫的文章,别只告诉 AI “写关于猫的标题”。你可以说 “我家猫总在我工作时趴在键盘上,昨天居然帮我敲出了一段代码,写个标题”。这样 AI 就有了具体的场景和细节,生成的标题可能会是 “我家猫成了‘代码助手’?趴在键盘上竟敲出意外惊喜”,比单纯的 “可爱猫咪日常” 有创意多了。
还有,你可以给 AI 一些小众的知识点或者冷门的角度。比如写关于咖啡的文章,别只说 “咖啡的好处”,你可以告诉 AI“咖啡渣居然能用来清洁水垢,效果比清洁剂还好”。AI 可能会生成 “别扔咖啡渣!它清洁水垢的能力,连清洁剂都自愧不如”,这样的标题就很有新鲜感。
另外,把你的个人经历或者独特感受告诉 AI 也很有用。比如你去某个地方旅行,遇到了一件特别的事,就把这件事详细描述给 AI。比如 “在青海湖边露营,半夜被冻醒,却看到了这辈子最美的星空,银河好像就在头顶,伸手就能摸到”,AI 可能会生成 “青海湖边的深夜,冻醒后撞见银河,原来星空可以这么近”,这样的标题带着个人色彩,很容易打动人。
🔄多轮 “追问”,逼出 AI 的创意潜能
AI 第一次生成的标题往往比较常规,这时候你别着急放弃,多跟它 “追问” 几句,逼着它往更有创意的方向走。就像跟人聊天,多问几个 “为什么”“还有别的吗”,可能就会有新的想法冒出来。
比如 AI 给你生成了 “学英语的 5 个小技巧”,你可以问它 “能不能换个更有趣的说法?比如用比喻或者拟人”。AI 可能会改成 “英语学习有‘小帮手’?5 个技巧像朋友一样帮你轻松提升”。如果还不满意,你再问 “能不能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它可能会生成 “学英语别再死磕!这 5 个‘神仙技巧’让你轻松逆袭,卷过同龄人”。
你还可以限定一些特别的风格。比如告诉 AI “用幽默的风格写标题”“用悬疑的语气写标题”。同样是写减肥的文章,幽默风格的标题可能是 “减肥太难?试试这招,让你吃着火锅也能悄悄掉秤”,悬疑风格的标题可能是 “她一个月瘦了 10 斤,没节食没运动,秘诀居然是这个”。不同的风格能带来不一样的创意。
另外,你可以让 AI 把标题和当下的热点结合起来。比如最近某个电视剧很火,你可以问 AI“能不能结合《某某电视剧》里的角色写个标题”。比如写关于职场的文章,结合热门职场剧,标题可能是 “像《某某剧》里的女主一样,在职场这样做,3 年从小白变骨干”,这样的标题能蹭到热点的流量,又有创意。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 AI “反向思考”。比如大家都在说某件事好,你可以让 AI 从反面或者不同的角度来写标题。比如都在说 “早起好”,你可以让 AI 写 “我试过连续一个月不早起,反而效率更高了”,生成的标题可能是 “别再逼自己早起了!我用一个月证明,晚起也能高效一整天”,这样的标题有反差感,很容易引起关注。
📝自己 “再加工”,给标题加 “灵魂”
就算 AI 生成了不错的标题,你也别直接用,自己再加工一下,才能让它更有 “灵魂”。AI 可能会给你一个不错的框架,但细节上还需要你调整,让它更符合你的风格和内容。
比如 AI 生成的标题是 “这种水果吃了能美白,很多人都不知道”,你可以改成 “跟风吃了 3 个月这个水果,同事问我是不是偷偷打了美白针”。后者加入了个人体验和具体的场景,比前者更生动,也更有说服力。
你还可以在标题里加入一些口语化的表达,让它更接地气。比如 AI 生成的标题是 “冬季养生,这几种食物不可错过”,你可以改成 “天冷了想养生?这几种食物我家冰箱里常年都有”。这样的标题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让人感觉更亲切。
另外,调整标题的长度和节奏也很重要。有时候 AI 生成的标题太长,读起来费劲;有时候又太短,信息量不够。你可以根据内容的重点,把标题改得长短适中,读起来有节奏感。比如 “周末去了这个小众景点,人少景美,还不要门票,太值了”,这样的标题长短句结合,读起来很舒服。
最后,一定要确保标题和你的内容高度契合。AI 可能会生成一个很有创意但和内容不太相关的标题,这时候你就得修改,让标题既能吸引人,又能准确反映内容。别为了创意而牺牲了真实性,那样只会让读者觉得被骗了,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