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 AI 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这本来是件省事儿的事,但麻烦也跟着来了。你辛辛苦苦用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跟别人的撞车,平台审核的时候一眼就看出来,直接给你打回来。这时候,怎么给 AI 写的文章降重、润色,就成了写作者必须跨过的坎。不然的话,写了也是白写,发不出去,一点价值都没有。
📉 降重技巧:让你的 AI 文章避开重复雷区
改变句式结构是降重的基础操作。AI 生成的句子往往有固定的模式,比如喜欢用长句,或者总是 “主谓宾” 的固定顺序。你把长句拆成短句试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医疗行业带来了诸多变革,这些变革体现在诊断效率的提升和治疗方案的优化上”,可以改成 “人工智能技术在发展,医疗行业也因此变了不少。诊断快了,治疗方案也更优了”。这样一来,句子的节奏变了,重复的概率也低了很多。
还能把主动句改成被动句。“AI 可以分析大量数据”,换成 “大量数据可以被 AI 分析”,意思没差,但表达不一样了。不过要注意,别为了改而改,改完得通顺,读着别扭可不行。
替换词语但别丢了原意。AI 常用的一些词,比如 “重要”“关键”“影响”,你可以换成近义词。“重要因素” 换成 “核心要素”,“产生影响” 换成 “造成作用”。但得把握好度,不能换得太偏,要是读者都看不懂了,那就得不偿失。有些专业术语别乱换,换错了反而闹笑话。
还有个办法,就是给句子加修饰。“AI 在教育领域有用”,可以扩展成 “AI 在当下的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加了限定和补充,句子丰富了,重复度自然就降了。
增加原创内容是降重的关键。AI 写的内容是基础,你得在上面加自己的东西。比如结合自己的经历,“我之前用 AI 写过一篇关于 AI 教育的文章,当时加了我们学校用 AI 教学的实际案例,审核一下子就过了”。或者加入自己的观点,“AI 生成的内容说 XX 好,但我觉得其实它在 XX 方面还有不足”。
引用一些独特的数据或者案例也很管用。别用那些大家都在用的公开数据,找一些小众但权威的来源。比如写 AI 在农业的应用,别总说国家统计局的大数据,找找某个农业科技公司的内部研究数据,只要合理合法,用进去原创度肯定高。
✨ 润色技巧:让 AI 文章更像 “人写的”
调整段落逻辑,让文章更流畅。AI 生成的段落有时候逻辑会跳,你读着觉得不连贯。这时候你就得重新梳理一下,把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比如 AI 先写了 AI 在制造业的应用,又跳到 AI 在服务业的影响,接着又回头说制造业的某个细节,你就可以把制造业的内容整合到一块,再讲服务业的,这样读者看着顺。
段落之间加个过渡句也很必要。上一段讲了 AI 在医疗的诊断应用,下一段要讲治疗应用,中间加一句 “诊断只是 AI 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在治疗上它同样有大作为”,这样过渡就自然多了。
让语言更有 “人味儿”。AI 写的东西有时候太生硬,像说明书。你可以加一些口语化的表达,但别太随意。“AI 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事情”,换成 “说真的,AI 一出来,好多事儿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是不是感觉亲切多了?
还能适当用点修辞手法。比喻一下,“AI 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助手,在写作的时候能帮我们不少忙”;拟人一下,“AI 在不断学习,它也在慢慢理解人类的写作习惯”。这样文章读起来就不那么枯燥了。
控制篇幅和节奏。别让一段内容太长,读者看着累。一段话讲清楚一个小观点就行,差不多两三行就换行。长句和短句交替着来,长句详细说事儿,短句强调重点。比如 “在 AI 写作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原创性,还有读者的接受度,这些都得兼顾到”,后面接一句 “这不容易”,节奏就出来了。
🔍 应对 AI 文章审核的小窍门
摸透平台的脾气。不同的平台,审核标准不一样。有的平台对原创度要求特别高,那你就得在原创内容上下功夫;有的平台更看重内容质量,那你就得把重点放在润色上,让文章更有价值。你可以多看看平台上那些受欢迎的文章,分析它们的特点,照着那个方向去调整自己的文章。
比如微信公众号,喜欢有深度、有情感的内容;今日头条,更偏向实用、接地气的东西。了解这些,你在调整文章的时候就有方向了。
检查细节不能少。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有一些小错误,比如错别字、标点符号用错,甚至是事实性错误。发布之前一定要自己通读几遍,或者用校对工具检查一下。别觉得麻烦,一个小错误就可能让审核不通过。
特别是涉及到数据、时间、人名这些信息,一定要核实清楚。AI 有时候会瞎编数据,你要是直接用了,肯定过不了审。
用 “人” 的思维去调整。审核的是人,他们更能接受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内容。你写完之后,站在读者的角度读一读,看看能不能看明白,能不能被吸引。要是你自己都觉得绕,那肯定得改。
想想平时跟人聊天怎么说,就把那种感觉用到文章里。别搞得太学术,太官方,没人愿意看。
🚀 进阶技巧:让 AI 文章更有竞争力
结合热点但别盲从。AI 很容易生成一些跟热点相关的内容,但往往千篇一律。你可以用 AI 生成基础内容,然后加入自己对热点的独特解读。比如某个 AI 相关的新技术出来了,AI 可能会介绍技术本身,你就可以说说这个技术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啥影响,这样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打造自己的风格。别让 AI 牵着鼻子走,你得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是幽默风趣,还是严谨认真,在润色的时候始终保持一致。比如你喜欢用反问句,那就在 AI 生成的内容里适当加一些,“你觉得 AI 真的能完全替代人类写作吗?我看不一定”,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不断积累和总结。每次写文章,降重和润色的时候都记录一下,哪些方法管用,哪些不行。时间长了,你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技巧。也多看看别人的文章,学习他们的优点,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
其实 AI 就是个工具,用好它能省不少事,但最终还是得靠人来把控。降重和润色不是应付审核的权宜之计,而是让文章更有价值的必经之路。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AI 文章审核就不再是难题,你写的东西也能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