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朋友用 AI 写头条文案时都犯了同一个错 —— 光顾着追求爆款数据,把自家品牌的 “说话调调” 给弄丢了。前阵子帮一个美妆品牌做诊断,他们用 AI 生成的文案今天像邻家女孩撒娇,明天突然变成学术专家讲课,粉丝后台问 “你们是不是换运营了”。这可不是小事,品牌调性乱了,用户信任感跟着降,花再多钱做推广也补不回来。
📌 先给 AI 画个 “说话圈”:建品牌调性词库
别指望 AI 天生就懂你的品牌。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一个主打 “复古国潮” 的茶饮品牌,AI 居然写出了 “潮到飞起,yyds” 这种词。问题出在哪?没给 AI 划边界。正确的做法是先搭个 “词库笼子”,把品牌能说的、不能说的全列清楚。
具体怎么建?拿母婴品牌举例,先从三个维度拆解:语气维度(是 “温柔叮嘱” 还是 “专业指导”)、用词偏好(多用 “呵护”“陪伴” 还是 “科学”“精准”)、禁区词汇(像 “吊打”“绝了” 这类可能引起不适的词直接拉黑)。把这些整理成表格,比如 “允许使用的 30 个高频词”“禁止出现的 20 个敏感词”“语气参考句 50 例”,喂给 AI 的时候直接附上。
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客户更绝,他们把品牌创始人的口头禅、客服常用回复、甚至用户好评里反复出现的形容词都扒出来,建成了一个 “品牌语气模仿库”。现在他们用 AI 生成文案,员工都说 “像老板本人在说话”。记住,词库不是死的,每季度得根据用户反馈更新一次,比如发现 “萌宠” 这个词用户反应平淡,就换成更具体的 “毛孩子”。
🎯 给 AI 塞 “历史作业”:投喂品牌优质案例
AI 学东西靠的是模仿,你给它垃圾素材,它就回你垃圾文案。我建议大家搞个 “品牌爆款文案档案库”,把过去一年里数据好、用户反馈佳、且符合调性的文案全存起来。每次让 AI 写新内容时,先丢 3-5 篇同类优质案例给它当参考,告诉它 “就按这个感觉来,换个话题说”。
这里有个小技巧,别只给成品。我给教育品牌做培训时,会让他们把 “修改过程” 也发给 AI。比如某篇文案初稿太严肃,后来加了 “家长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困惑?” 这种互动句才火起来,就把修改前后的版本都附上,注明 “这里加了口语化提问,拉近和用户距离”。AI 虽然不会思考,但它能捕捉到这种修改逻辑。
有个餐饮连锁品牌更聪明,他们把门店服务员的话术录音转成文字,挑出那些顾客爱听的 “来啦,今天想吃点辣的还是清淡的?” 这种句子,当成 AI 的学习素材。现在他们的头条文案读着就像服务员在你耳边推荐菜品,转化率比之前高了 27%。
✍️ 提示词别偷懒:写清楚 “场景 + 身份”
“帮我写一篇促销文案” 这种提示词,等于让 AI 瞎猜。我见过最有效的提示词模板是:“假设你是 [品牌身份],在 [具体场景] 下,用 [语气风格] 给 [目标人群] 说 [核心信息],要提到 [必须包含的词],不能用 [禁忌表达]”。比如运动品牌可以写:“假设你是健身房教练,在用户纠结要不要办卡时,用鼓励但不施压的语气,给 25-35 岁上班族说夏季健身优惠,要提到‘坚持’‘流汗’,别说‘不买后悔’”。
重点是把 “身份” 具象化。别只说 “专业”,要说 “像有 5 年经验的营养师那样专业,会用‘你早餐是不是这么吃的?’这种提问开头”。也别只说 “亲切”,要说 “像小区里热心的邻居阿姨,会用‘我家孩子也这样’拉近距离”。我给一个家居品牌试过,把提示词里的 “亲切” 改成 “像帮朋友布置新家的设计师,说话带点‘这个角落放绿植超美’的小兴奋”,生成的文案点赞量直接翻倍。
还有个反常识的操作,偶尔在提示词里加句 “故意说错一个小细节,我来纠正你”。比如美妆品牌可以说 “提到口红质地时故意说反哑光和滋润,我会指出来”,这样能逼着 AI 更认真地理解你的要求,亲测能减少 30% 的低级错误。
🔍 建个 “红绿灯” 审核表:过三关再发
AI 生成的文案别直接点发送。我见过一个科技品牌,AI 写的文案里出现了竞品的名字,没审核就发出去,被粉丝截图嘲讽 “是不是收了对手钱”。现在我要求合作的客户必须过三关:第一关看 “禁用词”,用 Excel 的查找功能扫一遍,确保没有黑名单里的词;第二关读三遍,感觉不对就标出来,比如 “这里语气太硬了,我们品牌从不这么说话”;第三关找个不了解业务的人看,问他 “这文案给你什么感觉”,如果答案和品牌调性不符,立马回炉。
可以做个简单的评分表,从 “语气符合度”“用词精准度”“用户代入感” 三个维度打分,低于 80 分的直接打回。有个母婴社群更严格,他们让客服团队随机抽 10% 的 AI 文案,用品牌专属的 “语气测试题” 验证 —— 比如把文案混在竞品文案里,让老用户挑 “哪篇是我们的”,正确率低于 90% 就重新训练 AI。
🔄 搞个 “调性错题本”:让 AI 越写越准
别指望一次就能教会 AI。我建议大家准备个 “错题本”,把每次被打回的文案和修改原因记下来。比如 “这里用了‘最便宜’,不符合我们‘性价比高但不强调低价’的调性”“这个感叹号太多,我们品牌文案最多用一个感叹号”。积累到一定数量,就把这些错题整理成新的提示词,告诉 AI“之前这些地方错了,现在改过来”。
有个服装品牌的做法特别值得借鉴,他们每周开一次 “AI 文案复盘会”,运营、设计、客服一起参加。设计说 “这文案风格和我们新季海报不搭”,客服说 “用户觉得这句像推销,我们平时都是说‘这件很适合你’”,这些意见全被放进错题本,现在他们的 AI 文案通过率从最初的 30% 提到了 85%。
其实 AI 就像个新来的实习生,你耐心教它、给它划好边界、帮它总结错误,它就能越来越懂你的品牌。怕就怕图省事,直接丢个任务就不管,最后怪 AI 写得烂。品牌调性这东西,看似虚,实则藏在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里。用 AI 写文案不是让它替你做决定,而是让它成为你调性的 “忠实传声筒”。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