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AI 写稿在头条圈子里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打开后台,总能刷到 “AI 日更 10 篇,月入过万” 的帖子。但真靠 AI 写头条赚大钱的,到底有多少?作为从 2021 年就开始用 AI 写稿的老玩家,今天就掏心窝子跟你们唠唠,这门生意的收益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以及为什么大多数人根本摸不到顶。
📊 先看现状:AI 写稿的收益基本盘在哪里?
目前头条的收益主要靠 “流量分成”,也就是文章的阅读量越高,广告分成越多。AI 写稿的优势很明显 —— 快。以前人工写一篇 500 字的情感文要 1 小时,现在用 AIprompt 调教好了,3 分钟就能出一篇。
但收益真能跟产量成正比吗?我见过最夸张的账号,用 AI 一天发 20 篇生活小窍门,平均每篇阅读量 5000 左右。按头条现在的单价(千次阅读 1-3 元),一天收益也就 100-300 块。但这种号往往活不过 3 个月,要么被平台判定 “低质内容” 限流,要么读者看腻了直接划走。
真正能稳定赚钱的 AI 账号,其实是 “伪原创” 玩得溜的。比如把知乎的高赞回答,用 AI 改写成头条风格的故事文,再配上热点话题标签。我一个朋友做婆媳关系领域,每天用 AI 改 3 篇,平均每篇阅读量 2 万 +,月收益稳定在 8000-12000。但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因为同一领域的热点就那么多,AI 也编不出新花样。
🔒 第一个天花板:平台规则的 “隐形枷锁”
头条对 AI 内容的态度,这两年变得越来越严。2023 年下半年开始,很多账号发现,纯 AI 生成的文章,即使原创度检测能过,推荐量也上不去。后台数据显示,同样的选题,人工写的文章推荐池能到 10 万级,AI 写的往往卡在 1 万就不动了。
这不是玄学。平台算法现在能通过 “语义重复度”“情感波动值” 这些指标,识别出 AI 稿。比如 AI 写美食文,总会重复 “口感细腻”“香气扑鼻” 这类词,人类作者反而会加 “咬下去咯吱响”“吃完手指都要舔干净” 这种细节。这些细节,就是算法判断 “优质内容” 的关键。
更坑的是 “收益单价”。我测试过,同一账号,连续发 3 篇 AI 稿后,千次阅读收益会从 2.5 元掉到 0.8 元。平台明着不说,但暗地里就是用这种方式倒逼你提高内容质量。所以很多 AI 玩家都是 “人机配合”,AI 写初稿,人工加细节改风格,不然根本赚不到钱。
📉 第二个天花板:内容同质化的 “内卷死循环”
AI 写稿最容易陷入的陷阱,就是跟风。什么话题火就写什么,比如前段时间 “预制菜” 热议,打开头条全是 AI 生成的 “预制菜到底能不能吃”。这些文章结构都一样:先摆数据,再讲危害,最后给建议。读者看两篇就烦了,自然没人愿意点开。
我统计过,AI 生成的文章里,有 60% 的开头都是 “最近,某某话题冲上热搜”,80% 的结尾都是 “对此,你怎么看?”。这种模板化的写作,一开始可能有流量,但越往后越难。因为头条的推荐机制是 “去重”,同一类内容看得人多了,新的就不会再推。
想跳出这个循环,就得做 “细分领域”。我认识一个姑娘,专写 “90 后农村宝妈创业”,用 AI 把自己的经历改编成故事。虽然阅读量不算高,每篇也就 5000 左右,但粉丝黏性特别强,收益反而比泛领域的号稳定。这说明,AI 写稿想赚钱,不能只靠量,得有 “人味儿” 的差异化。
💸 第三个天花板:时间成本的 “投入陷阱”
别以为用了 AI 就能躺赚。我算过一笔账:一个月想靠 AI 在头条赚 2 万,至少需要多少投入?
首先,你得有 3-5 个账号轮着发,因为单个账号日更超过 5 篇,推荐量会断崖式下跌。其次,每篇 AI 稿至少要人工修改 30%,不然过不了平台审核,这个过程一篇大概要 20 分钟。按一天产出 20 篇计算,光修改就要 6-7 小时。
还不算选选题、找素材的时间。现在好用的 AI 工具,比如 GPT-4、豆包会员,一个月下来也要几百块。如果再雇人排版、运营,成本更高。很多人只看到 “月入过万” 的光鲜,没算过背后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见过最极端的,一个团队 3 个人,管 10 个账号,月收益 3 万多,但扣除工具费、人工费,纯利润也就 1 万出头,还不如出去上班。
🚀 突破天花板的 3 个实操方向(亲测有效)
不是说 AI 写头条就没前途了,只是不能再靠 “无脑堆量”。这三个方法,是我这两年试出来能赚钱的路子:
第一,做 “AI + 真人 IP”。把 AI 当成 “秘书”,而不是 “作者”。比如你擅长做饭,就让 AI 帮你整理菜谱,但开头结尾一定要加自己的话,比如 “昨天我儿子吃了三碗饭”。这种带个人特色的内容,平台给的推荐量至少翻一倍。
第二,蹭 “长尾热点”。别追那种火了一两天就凉的话题,比如明星绯闻。去找那些 “持续有讨论度” 的,比如 “孩子叛逆怎么办”“退休后该不该帮儿女带娃”。AI 擅长整合信息,把这些话题拆解成 “案例 + 方法”,反而更容易出爆款。
第三,玩 “矩阵号联动”。一个主号发深度文(人工 + AI),再开两个小号发短平快的段子(纯 AI)。主号涨粉,小号赚流量钱,互相导流。我去年用这个方法,三个号加起来月收益稳定在 1.5 万左右,比单干一个号强多了。
💡 最后说句大实话
AI 写头条文章的收益天花板,其实是 “人的天花板”。同样的工具,有人能做到月入 2 万,有人连 2000 都难,差距不在 AI,而在你会不会用它。
别信那些 “AI 日入千元” 的噱头,真正赚钱的人,都是把 AI 当成辅助,而不是全部。头条的本质还是 “内容为王”,AI 能帮你提高效率,但不能替你思考。想靠这个赚钱,先问自己:你能不能比 AI 更懂读者,能不能比同行更会玩规则?
如果答案是 “能”,那天花板对你来说,可能还没到;如果答案是 “不能”,趁早别碰,免得浪费时间。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