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prompt 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真不简单。你可能试过,明明让 AI 写篇文章,结果出来一看,跟网上搜的内容大同小异,甚至有些句子都一模一样。平台一检测,原创度低得离谱,直接打上 “抄袭” 标签,白忙活一场。
其实问题不在 AI,在你给的指令上。就像你让厨师做菜,只说 “整个肉菜”,他可能给你整个红烧肉,跟隔壁饭馆的没区别;但你说 “用我带来的这块土猪肉,加绍兴黄酒,别放糖,多放姜”,出来的味道肯定独一份。写 prompt,就是给 AI 当 “点菜的人”,得把需求说细了,说活了。
🎯 先搞懂:AI 为啥总写 “撞衫” 内容?
很多人写 prompt,就像给 AI 发命令:“写一篇关于职场沟通的文章”。这种指令,AI 接到手,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调取数据库里最常见的职场沟通框架 ——“倾听重要性”“换位思考”“肢体语言”,翻来覆去就这几点。不是 AI 偷懒,是它没收到更具体的信号。
AI 生成内容的底层逻辑,是 “概率拼接”。你给的指令越模糊,它就越倾向于用训练数据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组合方式输出。就像你问 “今天穿什么”,大多数人会说 “穿 T 恤牛仔裤”,因为这是最常见的答案。但你要是说 “今天要去爬山,气温 35 度,我怕晒”,答案就会变成 “速干衣 + 防晒帽”,独特性自然就出来了。
另一个原因是 “风格趋同”。很多人没在 prompt 里限定表达风格,AI 默认就用 “标准书面语”,这种语气在网上出现过几百万次,生成的内容能不眼熟吗?你让它用 “90 后打工人的吐槽语气” 写职场沟通,它就得调整用词,加 “踩坑”“躺平” 这类词,一下子就和别人的内容区分开了。
✍️ 3 个 “反抄袭” prompt 技巧,亲测有效
技巧 1:给 AI 塞 “个人经历锚点”
写 prompt 时,别光说主题,把你自己的相关经历加进去。比如写 “副业赚钱”,别只说 “写 3 个副业赚钱方法”,改成 “我去年试过摆地摊卖耳环,进了 500 块货,最后剩了一半,你结合我这个踩坑经历,分析 3 个适合新手的低风险副业,得说清楚怎么避开库存坑”。
AI 看到这种带个人经历的指令,会把你的经历当成 “独特变量”。它得先理解你的经历,再围绕这个经历展开分析,生成的内容自然就带上了你的专属印记。就像同样写 “失恋”,有人写 “他走那天,雨下得很大”,有人写 “他留下的那瓶洗衣液,我用了半年还没见底”—— 后者因为有具体细节,很难和别人撞车。
我有个朋友做美食号,以前写 “番茄炒蛋做法”,AI 给的内容跟菜谱网站没区别。后来她改 prompt:“我炒番茄总出汤,蛋也容易老,你结合这个问题,教我一个炒出来蛋嫩、番茄浓汁不流水的做法,得说清楚火候什么时候调”,出来的内容全是针对 “出汤”“蛋老” 的解决方案,原创度直接从 60% 涨到 95%。
技巧 2:给场景 “加 3 层细节滤镜”
模糊的场景描述,是原创度的大敌。比如写 “亲子旅行攻略”,你说 “写一篇带娃去三亚的攻略”,AI 肯定写 “亚龙湾、蜈支洲岛、带防晒霜”。但你加三层细节:“带 3 岁娃去三亚,娃早上 7 点必醒,中午要睡 2 小时,还特别怕晒,推荐 3 个适合这种情况的小众景点,附每天的时间安排”,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层细节是 “人群特征”:3 岁娃、老人、职场新人,不同人群需求不同,AI 的切入点就不同。第二层是 “时间限制”:早上 7 点醒、周末 2 天、下班晚 8 点后,时间框定了,内容就不会泛泛而谈。第三层是 “特殊需求”:怕晒、预算 500 以内、要拍照好看,这些是区分你和别人的关键。
有个做教育号的博主告诉我,她写 “小学生专注力训练”,之前 prompt 写 “怎么训练小学生专注力”,内容全是 “定时写作业”“减少干扰”。后来加了细节:“我家孩子写作业总抠橡皮,10 分钟的作业能磨 1 小时,你结合这个具体行为,给 3 个能在写作业时用的即时训练法”,生成的内容里有 “橡皮收起来换成铅笔头”“用沙漏分段计时”,全是针对性方案,查重率直接降到 10% 以下。
技巧 3:逼 AI “用你的语气说话”
AI 默认的 “标准语气”,是抄袭感的重灾区。解决办法很简单:在 prompt 里明确 “模仿你的表达习惯”。你平时说话爱带 “说实话”“你猜怎么着”,就直接告诉 AI:“写的时候多穿插‘说实话’‘你猜怎么着’,句子别太长,像跟朋友聊天一样”。
怎么让 AI 更像你?你可以先找 3 段自己以前写的文字,提炼出 3 个特点。比如 “爱用反问句”“喜欢举身边人的例子”“结尾总加一句总结性的大白话”,把这些写进 prompt。AI 会分析这些特点,生成的内容就有了你的 “语言 DNA”。
我见过一个美妆博主,她的 prompt 里永远有一句:“写的时候每段结尾加个小吐槽,比如‘反正我是踩过这个坑’‘你们可别学我’”。她的 AI 生成内容,光看语气就知道是她的风格,哪怕说的是常见的护肤步骤,原创度也比别人高一大截。
🚫 这些坑,90% 的人都在踩
别让 AI “自由发挥”
很多人喜欢在 prompt 里加 “你自由发挥就行”,这等于把方向盘交给 AI。AI 的 “自由发挥”,本质上是 “重复它最熟的内容”。你得把框架搭好,比如写 “时间管理”,别说 “自由发挥”,要说 “先讲 1 个我试过没用的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再分析为啥没用,最后给 2 个适合拖延症的替代方法”。
别堆 “高大上” 词汇
有人觉得 prompt 写得越专业越好,其实恰恰相反。你写 “阐述新媒体运营中内容矩阵搭建的方法论”,AI 大概率给你一堆理论。但你写 “我做小红书号,想同时开个抖音号,不知道俩号内容怎么区分,你教我怎么安排,别说术语,就说具体发啥”,内容一下子就落地了,也更独特。
别忽略 “反查重指令”
可以在 prompt 最后加一句:“检查内容,别用‘首先’‘其次’‘综上所述’,避免和网上常见的 XX 文章(比如你知道的那篇爆款‘时间管理 3 招’)重复,多用具体案例代替抽象道理”。AI 看到这个,会主动避开高重复率的表达和内容结构。
📝 实战对比:差的 prompt vs 好的 prompt
差的 prompt:“写一篇关于减肥的文章,要实用”
生成结果(节选):“减肥需要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 1500 大卡,每周运动 3 次以上……”(网上搜 “减肥”,10 篇有 8 篇都有类似句子)
生成结果(节选):“减肥需要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 1500 大卡,每周运动 3 次以上……”(网上搜 “减肥”,10 篇有 8 篇都有类似句子)
好的 prompt:“我 160cm,130 斤,试过节食减肥,饿到头晕也没瘦,后来吃减肥药还反弹了。你结合我这个情况,写一篇适合大基数女生的减肥文,别说空话,告诉我三餐具体吃啥(我不爱吃西兰花),运动选哪种(膝盖不太好)”
生成结果(节选):“像你这样的大基数女生,千万别学小基数节食 —— 我见过好几个 130 斤左右的女生,饿到低血糖,恢复饮食后胖得更快。你不爱吃西兰花,那晚餐可以换成水煮菠菜,加一勺花生碎调味…… 膝盖不好的话,试试椭圆机,比跑步对关节压力小一半……”(全是针对性内容,几乎不可能撞衫)
生成结果(节选):“像你这样的大基数女生,千万别学小基数节食 —— 我见过好几个 130 斤左右的女生,饿到低血糖,恢复饮食后胖得更快。你不爱吃西兰花,那晚餐可以换成水煮菠菜,加一勺花生碎调味…… 膝盖不好的话,试试椭圆机,比跑步对关节压力小一半……”(全是针对性内容,几乎不可能撞衫)
💡 最后说句大实话
提升 AI 内容原创度,核心不是 “骗过检测工具”,而是 “让内容真的有独特价值”。检测工具本质上是通过比对数据库来判断原创度,你的内容越有个人印记、越具体、越解决特定问题,自然就和别人不一样。
写 prompt 的过程,其实是逼你自己想清楚 “我到底想表达什么”。你对自己的需求越清晰,给 AI 的指令就越精准,生成的内容就越独特。试试上面的方法,下次再用 AI,原创度绝对不一样。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