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写小说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很多人用着用着就发现 —— 生成的内容总像 “缝合怪”,要么情节老套,要么语言眼熟,投到平台还可能被判定为 “非原创”。其实问题不在 AI 本身,而在你给的 prompt 够不够 “独特”。今天就拆解一套能让 AI 写出原创内容的 prompt 方法论,从底层逻辑到具体技巧,照着用就能避开同质化陷阱。
📝 先搞懂:AI 写小说的 “原创性” 到底指什么?
很多人觉得 “原创” 就是 “没被别人写过”,这其实是个误区。AI 生成内容的核心是 “重组已有信息”,完全 “全新” 的内容几乎不存在 —— 就像人类写小说也会借鉴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真正的原创性,是用独特的视角、细节和表达,把常见元素组合出新鲜感。
比如写 “穿越”,别人写 “主角穿越到古代当太子”,你写 “主角穿越成古代皇子的贴身太监,手里还攥着现代的痔疮药膏”—— 核心元素(穿越、古代)没变,但切入点和细节足够独特,这就是原创。AI 能不能写出这样的内容,全看你给的 prompt 有没有 “独特信息”。
另外要明确:平台判定原创的关键是 “是否有个人创作痕迹”。哪怕用 AI 生成初稿,只要你加入了专属的生活细节、个人化的叙事节奏、独特的价值观,就会被认定为原创。所以别指望 AI 一步到位,它更像 “高级草稿机”,你的加工才是原创的关键。
🔍 写 prompt 前必须做的 3 件事:从源头避免同质化
很多人用 AI 写小说,上来就丢一句 “写一个玄幻小说开头”,这就等于让 AI 在 “最保险的套路库” 里随便挑,能不同质化吗?想让 AI 写出独特内容,动笔前这三步必须做。
先挖 “个人专属素材库”。把你生活里的小众经历、见过的特别场景记下来 —— 比如 “小时候在爷爷的修表铺,闻到的机油混着檀香的味道”“高中时在顶楼看晚霞,发现云朵像被撕开的旧棉絮”。这些细节是 AI 数据库里没有的,写进 prompt 里,AI 生成的内容自然带着你的印记。
再定 “反套路核心冲突”。比如写校园文,别用 “学霸和学渣相爱”,换成 “转学生发现班长总在放学后去废品站拆旧手机,而那些手机里藏着全校人的秘密”;写悬疑文,别用 “侦探查凶案”,换成 “殡仪馆化妆师发现死者的指甲缝里,都画着同一个残缺的符号”。把这个核心冲突写进 prompt 的第一句,AI 就会围绕它展开,避开老套路。
最后加 “具体到细节的场景要求”。别写 “主角在森林里走”,要写 “主角踩着腐叶穿过松树林,阳光从树缝里漏下来,在地上投出像碎玻璃的光斑,空气里有松脂和潮湿泥土的味道,远处传来啄木鸟的声音,但每敲三下就会停两秒 —— 这节奏让他想起奶奶生前敲拐杖的声音”。细节越具体,AI 能 “偷懒” 用套路的空间就越小。
📚 不同类型小说的 prompt 模板:照着填就能用
别再用千篇一律的 prompt 了,不同类型的小说有不同的 “原创密码”。这里给几个现成的模板,替换括号里的内容就能直接用,亲测生成的内容既独特又有画面感。
悬疑小说 prompt 模板:“在(具体地点,比如 2003 年的老百货大楼),(主角身份,比如电梯维修员)发现(反常现象,比如每周三晚 10 点,停运的货梯会自己升到 5 楼,门打开时里面总有半杯没喝完的橘子汽水)。他决定调查,却发现(隐藏线索,比如所有喝过半杯橘子汽水的人,左手虎口都有个月牙形的疤)。写第一章,重点描写(感官细节,比如电梯启动时的铁锈味、黑暗里汽水冒泡的声音、主角摸到疤痕时的触感),节奏要慢,每段结尾留一个小疑问。”
言情小说 prompt 模板:“(主角 A 职业,比如古籍修复师)在修复(具体物品,比如 1987 年的日记本)时,发现夹着一张(小物件,比如电影票根,座位号是 13 排 7 号)。她按地址找到(主角 B 职业,比如老电影院售票员),对方看到票根突然愣住 ——(个人化细节,比如他右手食指有个烫伤的疤,和日记本里写的 “他总用带疤的手指转钢笔” 对上了)。写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重点写(互动细节,比如她递票根时指甲蹭到他的手背、他说话时喉结动了两下才开口),别写直白的情感,用动作和环境暗示。”
玄幻小说 prompt 模板:“在(独特世界观,比如 “人们靠吃掉记忆获得力量” 的雾城),(主角能力,比如能看见别人没吃掉的 “记忆碎片”,形状像透明的鱼)。某天他在菜市场看到(关键事件,比如一个卖豆腐的老太太,摊位下藏着一条巨大的记忆鱼,鱼身上全是同一个男人的脸)。当他伸手去碰,鱼突然炸开 ——(具体效果,比如所有碎片钻进他的眼睛,他从此能听见那些被吃掉的记忆在哭)。写这个场景,重点描述(记忆鱼的质感,比如像冰镇过的果冻、碰到时会发出小孩笑声),以及主角身体的变化(比如眼睛开始发烫,看东西时边缘会泛出淡紫色)。”
这些模板的核心是 “用具体细节挤掉套路空间”。AI 拿到这样的 prompt,想套模板都难 —— 因为你给的元素太独特了。
✍️ 让 AI 内容 “去同质化” 的 5 个微调技巧
就算 prompt 写得不错,有时 AI 生成的内容还是会有点 “AI 味”—— 比如对话太工整,或者场景描写千篇一律。这时候不用重写,几个小调整就能让内容变独特。
给 AI 加 “个人化语言习惯”。比如在 prompt 里加一句 “主角说话时总爱带‘吧’字结尾,比如‘这样行吗吧’‘要不试试吧’”,或者 “描写场景时,多写主角的小动作,比如思考时会捏自己的耳垂,紧张时会踮一下右脚”。这些小习惯是 AI 不会自动生成的,加进去立刻有 “真人感”。
故意留 “不完美的设定”。AI 总喜欢生成 “逻辑完美” 的内容,但现实中的故事往往因为 “不完美” 而独特。比如写 prompt 时加一句 “主角有个矛盾的习惯:他怕黑,却总在深夜去天台坐着,而且每次都忘了带手机”,或者 “这个世界的魔法有个 bug—— 用魔法点火时,头发会掉一根”。这种不完美的设定,会让 AI 生成的情节更有意外感,避免套路。
让 AI “模仿某个小众风格”。别让它 “模仿某某作家”(容易侵权),可以说 “语言风格像你小时候听外婆讲的故事,有点啰嗦,但每个细节都很具体,比如不说‘他很高兴’,说‘他咧着嘴笑,眼角的皱纹里还卡着点早上没擦干净的眼屎’”,或者 “像旧报纸上的连载小说,句子有点短,偶尔有错别字的感觉,比如把‘的’写成‘得’”。这种风格化的要求,能避开 AI 默认的 “标准文风”。
加 “动态的感官变化”。比如在 prompt 里补充 “主角走进房间,一开始只闻到灰尘味,过了三分钟,突然闻到淡淡的桂花味 —— 但房间里没有桂花”,或者 “他听对方说话,一开始觉得声音很闷,像隔着棉花,说到某件事时,声音突然变得尖锐,像指甲刮玻璃”。感官的变化能让场景更有层次,这是 AI 很少自动生成的。
让 AI “留空白”。写完一段后,加一句 “这里不用写太满,比如主角看到那个盒子,不用写盒子里有什么,只写他摸盒子时,手指在某个角落停了一下”。有时候 “没说的内容” 比 “说出来的” 更有味道,也能避免 AI 强行加套路化的解释。
🔄 把 AI 生成内容变成 “你的原创”:3 步加工法
AI 生成的内容再好,也只是 “素材”。想真正变成原创,必须经过你的加工。这三步简单有效,哪怕是写作新手也能上手。
第一步:替换 “AI 式表达”。AI 爱用 “他感到一阵悲伤”“她的心里充满了愤怒” 这种直白的情绪描写,你把它换成具体动作 ——“他盯着桌上的空杯子,手指在杯沿磨了半分钟,突然拿起杯子往墙上砸,却在碰到墙的前一秒停住了”“她转身时带倒了椅子,却没回头扶,走到门口时,鞋跟在地板上蹭出三道白痕”。情绪藏在动作里,立刻有个人风格。
第二步:加入 “私人化联想”。比如 AI 写 “他看到窗外的雨”,你可以加 “这雨下得跟他高考那天一模一样,当时他把准考证揣在裤兜里,走到考场时,纸都泡软了”;AI 写 “她喝了一口咖啡”,你加 “这咖啡的苦味让她想起第一次喝速溶咖啡的晚上,为了赶论文,冲了三包,苦得她直舔糖罐”。这些联想不需要和主线相关,却能让内容带上你的印记。
第三步:调整 “叙事节奏”。AI 生成的内容节奏往往很均匀,你可以刻意改得 “时快时慢”—— 比如紧张的情节用短句快节奏:“门开了。黑影。刀光。他转身就跑。” 抒情的地方放慢:“她坐在老藤椅上,阳光从葡萄架漏下来,在她手背上晃。藤椅咯吱响,像在数时间。一片叶子掉下来,落在她的发梢。她没动,过了好一会儿,才抬手把叶子摘下来,夹进手里的旧书里。” 节奏的变化是区分 “AI 写的” 和 “人写的” 的关键。
💡 灵感不断的秘诀:让 AI 成为 “你的灵感触发器”
最怕的不是写不出原创,而是写着写着没灵感了。这时候别让 AI “帮你想情节”,让它当 “触发器”,用对方法能让灵感像水龙头一样流。
建一个 “私人素材提问库”。平时把想到的碎片记下来:“为什么老人总爱留旧东西?”“如果梦能被别人看见,会发生什么?”“小区里的流浪猫,会不会在深夜变成人?” 没灵感时,挑一个问 AI:“围绕‘流浪猫深夜变成人’,给三个最奇怪的设定,越小众越好”。AI 给的答案哪怕很离谱,也能刺激你想到新方向 —— 比如它说 “变成人后必须倒着走路”,你可以改成 “变成人后,说话的语气和小区里某个独居老人一模一样”。
用 “反向提问” 逼 AI 给新角度。比如写不下去爱情线,问 AI:“这对情侣最不可能因为什么吵架?”AI 可能说 “不会因为‘今天吃什么’吵架”,你就可以写 “他们从不在乎吃什么,却会为‘外卖备注里要不要加一句 “谢谢”’吵到冷战 —— 他觉得多余,她觉得是对骑手的尊重”。这种反常识的角度,往往能挖出独特的情感冲突。
让 AI “生成错误答案”。比如写悬疑线,问 AI:“这个凶手最不可能的作案动机是什么?”AI 说 “不可能是为了保护一只猫”,你就偏要往这个方向想:“凶手其实是兽医,死者偷了他救治的流浪猫去做实验,他跟踪时失手杀了人 —— 现场留下的猫毛不是线索,是他特意放的,想让警察注意到那只猫还活着”。有时候 “错误答案” 比 “正确答案” 更有创意。
积累 “感官细节库”。平时走路、吃饭时多记细节:“下雨天,共享单车的座椅被淋湿后,坐上去会发出‘吱呀’的声音,像老鼠叫”“刚洗过的牛仔裤,口袋里的硬币摸起来是凉的,还带着点洗衣液的香味”。没灵感时,随便抽一个细节,让 AI 围绕它写场景,再用你的方式改写 —— 比如用 “湿座椅的吱呀声” 写一段重逢:“他坐上车时,座椅发出的声音和三年前她坐他车时一模一样,那一刻他突然知道,前面路口等红灯的那个背影,就是她”。
用 AI 写小说,想保证原创性其实不难 —— 核心就是 “用你的独特性喂饱 AI,再用你的风格重塑它”。别把 AI 当成竞争对手,也别当成 “万能工具”,把它当成一个 “需要你引导的助手”。你给的细节越私人,它生成的内容就越独特;你加工得越用心,最终的作品就越有 “你” 的味道。
现在就试试:打开 AI 工具,先写下一个只有你知道的小细节,比如 “奶奶的樟木箱里,总放着一块没绣完的蓝布,针还插在上面”,然后让它围绕这个细节写个开头 —— 你会发现,原创的故事,其实从你写下那个细节时就开始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