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prompt 为啥是 AI 的 “遥控器”?
很多人用 AI 时总抱怨 “答非所问”,其实问题不在工具本身。你想想,同样叫 “写一篇推广文案”,有人得到的是干巴巴的几句口号,有人却能拿到带场景、有情绪、甚至分平台版本的完整方案。差别就在 prompt—— 你给的指令越精准,AI 就越能按你的想法干活。
打个比方,AI 就像一个全能实习生,你只说 “去买点菜”,他可能买回一堆你不爱吃的;但你说 “买今晚火锅用的菜,2 个人吃,要肥牛卷、虾滑、茼蒿,预算不超过 100 块”,他带回来的东西大概率合你心意。prompt 就是这样,是你给 AI 的 “工作说明书”,说明书越细,结果越靠谱。
现在市面上的 AI 工具,不管是 ChatGPT、文心一言还是讯飞星火,底层逻辑都是 “理解指令 - 生成内容”。但它们没办法猜你的心思,你没说清楚的信息,它只能靠默认逻辑补全,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输出会偏离预期。所以,与其纠结哪个 AI 更 “聪明”,不如先练会写 prompt—— 这才是让所有 AI 工具为你所用的核心技能。
🔍 万能公式拆解:4 个核心要素让指令效果翻倍
试过很多 prompt 教程,最后发现万变不离其宗,好用的指令都包含这 4 个要素:角色设定 + 任务目标 + 具体要求 + 背景信息。把这四点说清楚,基本能解决 80% 的场景需求。
角色设定:给 AI 一个 “身份”。比如让它当 “10 年经验的电商运营”,而不是泛泛地说 “帮我写东西”。AI 会根据角色调整输出风格和专业度。举个例子,同样问 “怎么卖保温杯”,让它当 “销售顾问” 会给话术,当 “产品经理” 会分析功能卖点,当 “文案” 则直接出宣传语。
任务目标:用 “动词 + 结果” 的形式说清要做什么。避免 “写一篇文章” 这种模糊表述,换成 “写一篇 300 字的保温杯短视频脚本,目的是让 25 - 35 岁女性觉得‘实用又好看’”。越具体的目标,AI 越容易聚焦。
具体要求:包括格式、长度、风格、重点等细节。比如 “用对话体写”“分 3 个小节”“突出性价比”“避免专业术语”。这些限制不是束缚,而是帮 AI 缩小范围。就像你让设计师画图,说 “要简约风” 比 “随便画” 效率高 10 倍。
背景信息:提供必要的上下文。比如写产品文案时,告诉 AI“这款保温杯是新品,主打‘24 小时保温 + 轻量化设计’,竞争对手都在强调容量大”。背景越充分,AI 输出的内容越贴合实际场景,不会说些脱离情况的空话。
把这四个要素拼起来,就是万能公式:“你现在是 [角色],请 [任务目标],要求是 [具体要求],背景信息是 [背景]”。看起来简单,但每个部分的细节处理,直接影响最终效果。
📝 3 类高频场景实操:手把手教你套公式
场景 1:写文案(朋友圈、公众号、短视频脚本)
假设要写一条朋友圈卖复古相机的文案,用公式来套:
角色:“你是擅长用生活化语言打动年轻人的数码产品销售”
任务目标:“写一条不超过 150 字的朋友圈文案,让人看了想咨询购买”
具体要求:“要带点怀旧感,提一句‘拍出来的照片自带滤镜感’,最后加个引导私信的话”
背景信息:“相机是复古胶片款,价格 599 元,适合学生党,最近买送 3 卷胶卷”
组合起来的 prompt:“你是擅长用生活化语言打动年轻人的数码产品销售,请写一条不超过 150 字的朋友圈文案,让人看了想咨询购买。要求带点怀旧感,提一句‘拍出来的照片自带滤镜感’,最后加引导私信的话。背景是这款相机是复古胶片款,价格 599 元,适合学生党,最近买送 3 卷胶卷。”
看看 AI 输出的结果(截取片段):“翻旧相册时总觉得,现在的照片太‘清楚’了 —— 清楚到少了点模糊的温柔。这款复古胶片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像在拆盲盒,洗出来的照片自带奶油滤镜… 学生党 599 就能拿下,现在买还送 3 卷胶卷,想知道实拍效果?私我发你最近拍的晚霞~” 是不是比直接让 “写个卖相机的文案” 强多了?
场景 2:做计划(旅行、学习、工作计划)
比如做一个周末两天的上海亲子游计划,套用公式:
角色:“你是带过 10 次以上亲子游的旅游博主”
任务目标:“做一份上海周末 2 天亲子游计划,适合 3 - 6 岁孩子”
具体要求:“每天安排 3 个景点,包含 1 个室内 1 个室外,中午要留 1.5 小时午休,推荐 2 家儿童友好餐厅”
背景信息:“住在人民广场附近,预算每天不超过 800 元,想兼顾孩子玩和家长拍照”
这样出来的计划会详细到 “上午 9 点出发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室内,适合科普),11 点半去 XX 餐厅(有宝宝椅和儿童餐),下午 2 点回酒店午休,4 点去外滩喂鸽子(室外,家长可拍照)…” 比泛泛的 “推荐上海景点” 实用太多。
场景 3:解决问题(职场困惑、学习难题)
比如 “怎么跟客户解释延期交货”,用公式:
角色:“你是处理过 50 + 客户投诉的售后主管”
任务目标:“写一段跟客户解释交货延期的话术,让对方不生气还能接受”
具体要求:“要诚恳,说明原因,给补偿方案,约下次沟通时间”
背景信息:“原定今天交货,因工厂停电耽误 3 天,客户是合作 3 年的老客户,这次订的是一批定制礼盒”
AI 会帮你把话说得既专业又留余地,比如:“张总,非常抱歉这次礼盒没能按时送到… 工厂突发停电导致生产线停了 3 天,我们已经安排工人加班,预计后天上午能送到。为了弥补,我们额外加印了 20 个同款小礼品,到时一起寄过去。您看下午 3 点我再给您打个电话,详细说下进度?”
⚠️ 避坑指南:90% 的人都踩过的 prompt 陷阱
别以为套了公式就万事大吉,这些细节没注意,照样出问题。
最常见的错误是 “贪多”。一次让 AI 又写文案又做设计又给方案,结果就是每个部分都浅尝辄止。不如拆分任务:先让它写 3 个文案方向,选一个后再让它细化,效果更好。
然后是 “没给参考”。比如让 AI “写得有网感”,但每个人对 “网感” 的理解不一样。不如加上 “参考最近很火的‘XX 品牌’推文风格,多用短句和 emoji”,AI 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力。
还有 “忽略 AI 的局限性”。别问它 “未来 3 年房价会涨吗” 这种没标准答案的问题,也别让它做需要实时数据的事(比如 “今天上海的气温是多少”)。它的强项是处理已有信息,不是预测或获取实时内容。
另外,别害怕 “追问”。如果第一次输出不满意,直接说 “刚才那段太严肃了,改成轻松点的”“再增加 3 个例子”,AI 会根据你的反馈调整。就像跟人沟通一样,多磨合几次才更合拍。
🚀 进阶技巧:让 AI 输出超越预期的 3 个秘诀
当你熟练掌握公式后,试试这几个技巧,能让 AI 的输出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第一个是 “给范例”。比如让 AI 写小红书笔记,直接说 “按照这个格式写:开头用‘谁懂啊!’,中间分 3 点,结尾加‘快去试’”,再附上一段你觉得好的笔记当例子。AI 会模仿范例的结构和语气,比单纯说 “写小红书风格” 更精准。
第二个是 “设定限制”。比如 “写一篇产品介绍,不能出现‘最好’‘第一’这种绝对化词语”“用 300 字讲清楚,多一个字都不行”。限制会倒逼 AI 更精炼,避免废话。
第三个是 “反向提问”。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写 prompt,先问 AI“要让你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我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它会列个清单,你照着填就行,适合新手入门。
其实用 AI 就像开车,prompt 是方向盘。刚开始可能手忙脚乱,但练熟了就能轻松驾驭。重点不是记住多少技巧,而是养成 “把指令说清楚” 的习惯。下次用 AI 前,先在心里过一遍 “角色、任务、要求、背景” 这四个词,慢慢就会发现,它真能变成你的 “超级助手”。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