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ChatGPT 写东西,不少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把需求说清楚了,出来的东西还是差点意思。要么是方向跑偏,要么是细节不到位,甚至有时候像白开水一样没灵魂。这问题啊,十有八九出在 prompt 上。
prompt 就像给 ChatGPT 画路线图,路画得清楚,它才能顺利到达你想去的地方。今天就掏点真东西 —— 实战过的万能公式和结构化模板,不管你是写文案、做报告还是搞创作,照着用,思路能顺不少,输出质量也能往上提一大截。
📌 prompt 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人写 prompt 就一句话带过,比如 “帮我写篇关于减肥的文章”。这就好比给厨师说 “给我做道菜”,他哪知道你要川菜还是粤菜,要辣的还是淡的?想让 ChatGPT 精准发力,prompt 里这几个要素得说清楚。
角色设定是第一步。你得告诉 ChatGPT “你是谁”。是让它当资深营养师,还是美食博主?是做职场导师,还是历史研究员?角色越具体,它的语气、用词、专业度就越贴合。比如写一篇关于儿童早餐的文章,让它扮演 “有 10 年经验的儿科营养师”,比单纯让它 “写篇文章” 效果好太多。
任务描述要精准到 “做什么” 和 “做到什么程度”。别只说 “写个方案”,要说 “写一份针对大学生的周末兼职方案,包含 3 个适合的兼职类型,每种类型说明优势和注意事项”。越具体的任务,ChatGPT 越不容易摸鱼。
背景信息不能少。就像医生看病得知道病人的情况,ChatGPT 也需要上下文。比如写产品推广文案,得告诉它产品的核心卖点、目标用户是谁、想突出什么优势。背景给得全,它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脱离实际。
输出要求得明确。是要列表还是段落?要 500 字还是 1000 字?要正式的还是活泼的?这些细节不说清楚,很可能得到的东西格式不对、长度不合适,还得返工。
📝 不同写作场景的 prompt 万能公式,直接套用
写干货文章的公式:角色 + 主题 + 核心观点 + 结构要求 + 风格
比如想让 ChatGPT 写一篇关于 “职场新人沟通技巧” 的文章,prompt 可以这么写:“你是有 5 年职场培训经验的讲师,围绕‘职场新人沟通技巧’写一篇干货文章。核心观点是‘沟通前先换位思考,沟通中抓重点,沟通后及时复盘’。文章结构分 3 部分,每部分配 1 个真实案例,风格要接地气,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用这个公式,出来的文章既有专业度,又有具体内容,结构还清晰。试过好几次,读者反馈都不错,说比那些泛泛而谈的文章实用多了。
写创意文案的公式:产品 / 服务特点 + 目标人群 + 情感诉求 + 表达形式
推广一款年轻人喜欢的奶茶,prompt 可以是:“这款奶茶主打‘0 蔗糖、新鲜水果现榨’,目标人群是 18 - 25 岁的大学生。想突出‘喝得放心,喝出新鲜感’的情感诉求,写 3 条适合发朋友圈的文案,每条不超过 20 字,带点俏皮感。”
这样写出来的文案,既突出了产品特点,又能戳中年轻人的点,不会像那种千篇一律的 “好喝到爆” 一样没新意。
写报告 / 方案的公式:用途 + 数据 / 信息来源 + 分析方向 + 结论要求
让 ChatGPT 写一份 “某产品上月销售情况报告”,可以说:“这份报告是给部门领导看的,数据来源于公司后台的销售系统(上月总销量 1000 件,销售额 50 万,环比下降 10%)。分析方向包括销量下降的可能原因(市场竞争、产品问题、推广不足等),最后给出 3 条具体的改进建议,报告用正式书面语,分点列出。”
这种公式写出来的报告,逻辑严谨,重点突出,领导看了也能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 结构化模板,帮你把思路捋得明明白白
有时候就算知道公式,面对复杂的写作任务还是会懵。这时候结构化模板就能派上用场,相当于给你搭好了框架,往里面填东西就行。
通用写作模板:
- 明确目标:我写这个东西是为了什么?(比如让读者买产品、学到知识、产生共鸣)
- 核心信息:最想让读者记住的一句话是什么?
- 支撑内容:用哪些例子、数据、故事来证明核心信息?
- 结构安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比如总分总、问题 - 原因 - 解决办法)
- 语言风格:用什么语气写?(严肃、活泼、亲切、专业)
拿写一篇 “为什么要每天吃早餐” 的文章来说,目标是让读者养成吃早餐的习惯,核心信息是 “吃早餐对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效率很重要”,支撑内容可以是 “不吃早餐容易得胃病”“吃早餐的人上午注意力更集中” 等,结构用 “问题 - 危害 - 好处 - 建议”,语言风格亲切自然。
故事创作模板:
- 主角:谁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年龄、性格、特点)
- 冲突:主角遇到了什么麻烦?(内部冲突:自己的纠结;外部冲突:和别人的矛盾、环境的阻碍)
- 发展:主角为了解决麻烦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得到了谁的帮助)
- 高潮:最关键的时刻,主角怎么选择?
- 结局:冲突解决了吗?主角有什么变化?
用这个模板写出来的故事,不会东拉西扯,情节也更连贯。之前帮一个朋友写童话故事,用这个模板,不到半小时就把故事框架搭好了,比他自己琢磨半天还没头绪强多了。
🔍 实战案例:从 “差强人意” 到 “超出预期” 的转变
有个做电商的朋友,之前让 ChatGPT 写产品描述,prompt 是 “帮我写个连衣裙的介绍”。出来的内容就是 “这款连衣裙面料舒适,款式新颖,适合多种场合”,干巴巴的,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后来用了 “写创意文案的公式”,prompt 改成:“这款连衣裙是棉麻材质,主打‘透气显瘦’,目标人群是 25 - 35 岁的职场女性。想突出‘上班穿显专业,周末穿显休闲’的 versatility,写一段产品描述,语言简洁有质感,让人看了就想买。”
改完之后的描述是:“棉麻混纺的温柔触感,藏得住职场的干练,也装得下周末的慵懒。恰到好处的剪裁,悄悄藏起小赘肉,不管是见客户还是约闺蜜,都能让你美得毫不费力。” 朋友说用这个描述,连衣裙的转化率一下子提高了 20%。
还有个例子,是写工作总结。之前有人的 prompt 是 “总结一下我这个月的工作”,结果出来的就是流水账。用了 “写报告 / 方案的公式” 后,prompt 变成:“这份总结是给团队看的,我这个月完成了 3 个项目,分别是 A 项目(提前 2 天完成,客户满意度 95%)、B 项目(按计划完成,解决了 2 个技术难题)、C 项目(还在进行中,已完成 60%)。分析一下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说下下个月的计划,用口语化的语言,分点写清楚。” 这样的总结,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团队看了也一目了然。
❗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避坑指南在此
用公式和模板的时候,有人会说 “我照着写了,效果还是不好”。这时候可能是这几个地方出了问题。
输出太笼统? 那是因为你给的细节不够。比如写 “职场技巧”,别只说 “职场技巧”,要说 “职场中和同事沟通的技巧”“职场中向上汇报的技巧”。细节越具体,输出越精准。
风格不对味? 大概率是角色设定不够细。想让它写幽默的内容,就说 “扮演一个喜欢说段子的博主”;想让它写专业的内容,就说 “扮演有 10 年经验的行业专家”。多试几次角色,总能找到对的感觉。
结构混乱? 那就是没把 “结构要求” 说清楚。别只说 “分几部分”,要说 “第一部分说什么,第二部分说什么,每部分用什么方式呈现(比如举例子、列数据)”。
另外,要是觉得输出的内容还是差点意思,别着急换公式,试试追问。比如它写完一段后,你可以说 “这里能不能举个更具体的例子”“这个观点再展开说说”,通过追问让内容更丰满。
这些 prompt 万能公式和结构化模板,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规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用得多了就会发现,ChatGPT 就像个聪明的助手,你越会指挥,它干得越漂亮。
别再对着 ChatGPT 发呆了,把这些方法拿去试试。下次写东西,说不定你会惊讶于 ChatGPT 的输出质量,更会惊讶于自己理清思路后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