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现在的创作者都在找 Prompt 生成器?
做内容的都知道,现在写原创文章越来越卷了。不是凑字数就行,得有观点、有逻辑,还得让搜索引擎喜欢。但脑子哪有那么多灵感?有时候对着空白文档坐半天,连个标题都想不出来。这时候 AI 工具就成了救星,可问题是 —— 你得先喂给 AI 准确的指令,它才能产出好东西。
比如你想让 ChatGPT 写一篇关于 “夏季防晒误区” 的科普文,直接说 “写一篇防晒误区的文章”,出来的内容大概率千篇一律。但如果能明确 “目标读者是 25-35 岁女性”“要包含 3 个常见误区 + 对应的科学依据”“语言风格要像闺蜜聊天”,结果就会好很多。这种精准的指令,就是 Prompt。
但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写 Prompt。要么太笼统,要么太复杂,AI 理解起来打折扣。这时候专门的 Prompt 生成器就派上用场了。它能帮你把模糊的需求拆解成结构化的指令,相当于给 AI 装了个 “翻译器”,让你的想法能被准确执行。现在市面上做得比较好的,就是 DeepSeek 和 ChatGPT 自家的生成器,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 DeepSeek 的 Prompt 生成器:细节控的首选
先说说 DeepSeek,这两年在中文场景里口碑涨得很快。它的 Prompt 生成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 ——够细。打开界面,不是让你直接输入需求,而是分步骤引导你填信息。比如 “内容类型”(文章 / 文案 / 脚本)、“目标受众”(年龄 / 职业 / 痛点)、“核心观点”“风格要求”,甚至还有 “禁止出现的内容” 选项。
上次我测试写一篇 “新手做自媒体避坑指南”,它让我选 “受众是否有基础”,我选了 “纯新手”,又填了 “希望突出‘低成本启动’”,生成的 Prompt 直接包含了 “用 3 个真实案例说明设备不必买贵的”“结尾要附上行事清单”。把这个 Prompt 丢给 DeepSeek 的写作模型,出来的文章结构清晰,连案例里的细节(比如 “用手机原相机拍摄即可,后期用剪映免费功能”)都踩中了我的需求。
它还有个隐藏功能,就是 “历史优化”。如果你对某次生成的 Prompt 不满意,可以调出来修改其中某一项,比如把 “风格正式” 改成 “风格活泼”,系统会自动生成新的指令,不用从头填。这点对反复打磨内容的人来说很友好,省了不少时间。
不过它也有缺点。因为太强调细节,填完所有选项差不多要 3-5 分钟,对于赶时间的人来说有点拖沓。而且对中文的适配度明显高于英文,如果是写英文内容,生成的指令偶尔会出现表达生硬的情况。
🤖 ChatGPT 的 Prompt 生成器:灵活度碾压同行
再看 ChatGPT 的生成器,毕竟是行业老大哥,底子确实厚。它走的是另一个路子 ——不设框架,靠对话拆解需求。你不用填表单,直接说 “我想写一篇关于宠物猫应激反应的科普文”,它会反问你 “需要覆盖哪些具体场景?(比如搬家 / 见陌生人)”“希望包含解决办法吗?”“有没有特别想强调的误区?”
这种互动式的生成方式,特别适合那些自己也没想太清楚的需求。比如我上次想写 “职场新人如何快速融入团队”,一开始只知道要 “实用、接地气”,它追问了一句 “是否需要区分不同性格的同事?”,这才让我意识到可以加一段 “对内向 / 外向同事的沟通技巧”,内容一下子就丰满了。
它的优势在于多语言适配,不管是日文、德文还是小语种,生成的 Prompt 都很自然。而且和 ChatGPT 本体的联动性超强,生成的指令可以一键发送到对话框,省去了复制粘贴的步骤。
但问题也很明显 ——太依赖用户的表达能力。如果你说不清自己要什么,它追问的方向可能会跑偏。比如你说 “写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它可能会围绕 “攻略” 展开,而你其实想要 “旅行中的情感故事”,这时候就得反复纠正,反而更费时间。
🆚 核心差异:选 “填空题” 还是 “问答题”?
把两个工具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它们的设计逻辑完全不同。DeepSeek 像一张详细的 “填空题”,你只要按部就班填信息,就能得到标准化的 Prompt;ChatGPT 则像一场 “问答题”,通过互动帮你梳理思路,最终的指令更个性化。
从生成效果看,DeepSeek 的 Prompt 更适合结构化内容,比如产品说明书、行业报告、教程类文章。这些内容对格式和要点的要求明确,填表单的方式能确保不遗漏关键信息。而 ChatGPT 的生成器更适合创意类内容,比如小说片段、广告文案,互动过程中反而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点子。
速度上,ChatGPT 明显更快。平均 1-2 分钟就能生成可用的 Prompt,适合临时赶稿。DeepSeek 虽然慢,但胜在一次成型,很少需要二次修改。我统计过,同样生成 “美食探店文案” 的 Prompt,ChatGPT 需要平均 2 次调整,DeepSeek 基本一次过关。
💡 哪些场景下必须用这两个工具?
别觉得 Prompt 生成器是 “懒人工具”,实际上它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新手创作者,对着 AI 不知道说什么,用 DeepSeek 的表单一步步填,至少能保证输出的内容 “不离题”。我见过一个刚做公众号的朋友,用它生成的 Prompt 写护肤文章,阅读量比之前手动写的翻了 3 倍,因为指令里明确了 “每段结尾加一个互动提问”,提升了留存率。
再比如需要批量产出内容的团队。像电商运营要写几十款产品的详情页,用 ChatGPT 的生成器批量生成指令,再配合它的 API 接口,效率能提上来一大截。之前帮一个服装品牌做内容,用这个方法把写详情页的时间从每天 8 小时压缩到 3 小时,还能保证每篇都有差异化的卖点。
还有一种情况是跨领域创作。比如你平时写科技测评,突然要接一篇母婴用品的稿子,对行业术语不熟悉。用 DeepSeek 的生成器,在 “专业术语要求” 里填 “避免生僻词,用妈妈能听懂的话”,生成的内容就不会闹笑话。
⚠️ 用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这些坑
虽然这两个工具很好用,但也不是万能的。我踩过的第一个坑是过度依赖。有次写行业报告,直接用生成器出的 Prompt,结果内容缺乏深度。后来发现,生成器只能帮你搭框架,核心观点还得自己提炼。毕竟 AI 再聪明,也不如你了解自己的领域。
第二个坑是忽略风格微调。比如你想用 ChatGPT 写一篇 “犀利的吐槽文”,生成器给的指令可能偏温和。这时候就得手动加一句 “用反问句增强批判感,比如‘难道这样做不觉得可笑吗?’”,效果才会到位。
还有就是数据准确性。生成器只能帮你组织语言,不能保证信息正确。比如写健康类文章,涉及到 “每日摄入量” 这种数据,一定要自己再查一遍资料。之前见过有人用生成器写的文章里出现错误数据,被读者指出来,影响了公信力。
📝 最后给个总结
如果让我推荐,细节控选 DeepSeek,适合需要精准输出、中文场景多的人;追求灵活和速度选 ChatGPT,适合创意类内容、多语言需求的场景。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两个都备着,根据具体需求切换。
现在做内容确实不容易,既要原创又要高效。但有了这些工具,至少能让我们从 “想破头写开头” 的困境里解放出来,把精力放在打磨观点和细节上。记住,工具是辅助,真正能打动人的,永远是你的独特思考。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