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AI 工具准备创作,结果生成的内容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调调,跟别人的东西撞车不说,原创性低到一查就能看出问题?这事儿不少人都碰到过。其实问题不在 AI 本身,而在你给的 prompt 上。掌握 prompt 工程的技巧,哪怕是新手,也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带着你的独特印记,原创性蹭蹭往上涨。
📝 先把 prompt 的 “地基” 打牢
别指望一句 “帮我写篇关于 XX 的文章” 就能出好东西。AI 就像个新人,你不说清楚需求,它只能按最常规的模板来。明确核心需求是第一步,得把主题、受众、用途掰扯明白。比如想写一篇关于 “职场新人沟通技巧” 的内容,不能只给个标题,得加上 “读者是刚入职场 3 个月的年轻人,用于公司内部公众号,风格要轻松接地气,多举实习生常犯的错误例子”。信息越具体,AI 跑偏的概率就越小。
光有需求还不够,得给 AI 加点 “料”。塞进个性化元素能让内容一下子活起来。你可以把自己的经历、观察到的细节放进去。还是说职场沟通,你可以在 prompt 里加一句 “我上周看到实习生给领导发消息只说‘文件改好了’,没说清楚版本,结果来回折腾了好几次,这个例子可以重点写”。这些独有的信息,AI 想抄都抄不到,原创性自然就有了保障。
🔍 用 prompt 逼着 AI “动脑子”
AI 有时候写东西像流水账,是因为你没让它深入思考。试试在 prompt 里设置问题链,让它一步步往下挖。比如写 “城市夜跑好处”,别直接要好处清单,改成 “先想想夜跑和晨跑的区别,再分析这些区别对上班族有什么影响,最后总结出 3 个上班族最该选夜跑的理由,每个理由都要结合具体场景”。这样一来,AI 就不能随便凑数,得真的去分析、去关联,出来的内容自然就有了深度,原创性也跟着提高。
还可以让 AI 换个 “身份” 说话。在 prompt 里指定一个特定角色,比如 “假设你是一个开了 10 年社区书店的老板,从你的角度说说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不同,要带点你的个人感受”。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视角和语气,AI 代入角色后,说出来的话就不会那么 “机器化”。这种带有角色印记的内容,跟千篇一律的通用答案比起来,原创性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 别指望一次就搞定,多改几次 prompt
第一次生成的内容不满意很正常,这时候别着急换主题,看看问题出在哪。如果内容太笼统,下次的 prompt 就加细节;如果风格不对,就明确指出要调整的地方。盯着细节改是关键,比如 “刚才写的旅行攻略太官方了,像旅游局发的,改成朋友间聊天的语气,多说说你自己去的时候踩过的坑”。每次修改都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慢慢就能摸到 AI 的 “脾气”,prompt 也会越来越好用。
对比着改效果更好。把两次生成的内容放在一起,看看哪个部分更符合你的预期,然后把好的地方提炼出来,加到下一次的 prompt 里。比如 “上次写的第二段关于露营装备的推荐不错,这次还按那个风格来,但要加上怎么根据天气选装备的内容”。这种有针对性的迭代,能让 prompt 越来越精准,生成的内容也会一次比一次有原创性。
🎯 给新手的几个 “傻瓜式” prompt 模板
怕自己想不出复杂的 prompt?没关系,这几个模板直接套用就行。故事型模板:“用 [某件事] 作为开头,讲一个关于 [主题] 的故事,里面要有 [两个具体人物],最后说出你从这个故事里得到的 [一个感悟]”。比如 “用‘在菜市场看到老奶奶跟摊主讨价还价’作为开头,讲一个关于‘生活智慧’的故事,里面要有卖菜的王阿姨和买菜的小张,最后说出你从这个故事里得到的关于‘沟通’的感悟”。
分析型模板:“先列出 [主题] 的 3 个常见观点,再分别说出这些观点的漏洞,最后提出一个你自己的新观点,并用 [一个例子] 来证明”。就拿 “早起学习效率高” 来说,套用后就是 “先列出‘早起学习效率高’的 3 个常见观点,再分别说出这些观点的漏洞,最后提出一个你自己的新观点,并用‘我朋友每天晚上学习效率更高’的例子来证明”。这些模板把思路都搭好了,新手直接填空就行,门槛低得很。
还有场景型模板:“描述一个 [具体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发生了 [一件事],这件事带来了 [什么影响],最后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比如 “描述一个‘在地铁上有人用手机外放视频’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发生了‘旁边乘客提醒后反而被骂’的事,这件事带来了‘周围人都很不满’的影响,最后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用场景带动内容,不容易写空,原创性也有保证。
🚀 实战中避开这些坑
别把 prompt 写得太长太绕,AI 有时候会抓不住重点。尽量用短句,一句说一个意思。比如 “写一篇关于家庭收纳的文章,读者是小户型业主,要实用,别讲大道理,分客厅、卧室、厨房三个部分来说,每个部分给 2 个具体方法”。简单明了,AI 更容易 get 到你的点。
别害怕 “试错”。第一次不行就改,改的时候多观察 AI 的反应。如果它总是忽略某个要求,下次就把这个要求放在 prompt 的最前面,或者用加粗的方式标出来。比如你一直强调要 “口语化”,但 AI 还是很书面,下次就写成 “必须用口语化的表达,就像跟邻居聊天一样,别用专业术语”。有时候就是一个小调整,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也别让 AI 完全代替你。生成的内容再好用,也要自己读一遍,把里面不符合你想法的地方改改。毕竟 AI 只是个工具,最终的原创性还是要靠你自己来把控。比如 AI 写的某个例子不太贴切,你就换成自己经历过的;某个观点有点偏激,你就调整一下语气。这样一来,内容就真正变成 “你的” 了。
用 prompt 工程提高原创性,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多练、多改、多总结。新手不用怕一开始做得不好,哪怕是从套用模板开始,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很快就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带上你的独特标签。记住,原创性不是凭空来的,是靠精准的 prompt 一点点 “逼” 出来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